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人教版达标测试:《烛之武退秦师》达标测试

    2022-03-21 11:58:05 562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99%的老师看了都会下载的成套备课资料: 2025年人教版 (新课标)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题(全套)
    前往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达标测试


    基础考查

    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南(Fàn)                            失其所(yù)

    亡郑以邻(péi)                          郑(shě)

    B.(zhuì)                            之狐(yì)

    焦、(xiá)                            秦伯(yuè)

    C.其乏困(ɡōnɡ)                         晋(fú)

    朝济(zhāo jì)                                    子(qǐ)

    D.孙(pánɡ)                                 远(bǐ)

    秦(quē)                                     其西封(sì)

    2.下列加点字的词释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队)函陵                (这是)寡人之过也

    (共同)其乏困                   (渡河)而夕设版(修工事)焉

    B.(从属二主)于楚             (推辞)曰

    (扩张)其西封                  (使……成为缰界)郑

    C.郑(既然)知亡矣            (答应)之

    (依靠)人之力                  (损害)之              行李(出门所带包裹)之往来

    D.(跨越)国   (以……为边邑)远      (哪里)用 

    (增加)邻                                 (讨厌)之有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

    B.宋有富人,天墙坏

    C.殚其地之

    D.晋函陵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孝公伐我北鄙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下列各句中与何厌之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吾谁与归       B.忌不自信

    C.客之美我者  D.何罪之有

    7.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亡郑对秦有害无益。

    B.舍郑对秦有益无害。

    C.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将损害秦。

    D.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勇武。

    四、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 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怼(duì):怨恨。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泌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田:祭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效之,罪又甚焉                  尤:指责

    B.亦求之                              盍:何不

    C.以志吾过,且善人                    旌:表彰

    D.下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

    9.下列对介之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

    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用创新

    11.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毛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智慧是基于经验的直觉,是十分严谨的逻辑游戏,是大量实践经验与丰富知识信息的厚积薄发和

    浓缩。智慧与遗传有关,与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有关,与学习有关,更与思考和总结有关。它是一门严密而深沉的思维艺术,是属于少数精英的专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经典篇章将许多古人写得栩栩如生,请从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概括其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罗董事长的一位朋友过七十大寿。假定你是董事长的秘书,请代董事长送一副寿联。

    上联:室有芝兰春自永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为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选A。读yǔ

    2.解析:选B。A项,军:驻扎;是:这;共:同;版:筑土墙用的夹板。C项,既:已经;行李:出使的人。D项,厌:同,满足。

    3.解析:选C。动词作名词。A、B、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4.解析:选A。例句与A项的边疆,边远的地方的意思;B项,意为……当做边境;C项,意为浅陋;D项,意为见识短浅

    5.解析:选B。B项,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有利于;A项,行李,古义为出行的人,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以为,古义为……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夫人,古义为那人,今义为一般人的妻子

    6.解析:选C。例句何厌之有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都属于宾语前置句。C项,无倒装,属正常句式。

    7.解析:选D。D项,为晋文公撤兵的理由。

    8.解析:选D。此处为动词,把……当作正义。

    9.解析:选B。B项从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来看,介之推隐居而死,并没有接受赏赐。

    10.答案:(1)介之推从来不提及应得的俸禄,而赏赐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2)偷人家的财物,尚且叫作盗;何况贪上天的功劳认为是自己的力量呢?

    参考译文:

     晋文公赏赐曾经跟随他流亡国外的人。介之推从来不提及(自己跟着逃走)应得的俸禄,而赏赐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个,现在只有文公一个人在世。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外、国内都厌弃他们。上天不绝晋国,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文公又是谁呢?这实在是上天要立他为君,那些跟随他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欺骗吗?偷人家的财物,尚且叫作盗;何况贪上天的功劳认为是自己的力量呢?居于下位的人把这种罪过当成合理,处于上位的人对欺骗者给予赏赐,上下互相蒙蔽,我难以跟他们相处了!

    他母亲说:何不也去求赏?就这样而死,又怨谁呢?

    介之推回答道:明知道错误而又去仿效,罪就更大了。况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再享用他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也应当让他知道一下,怎样?

    介之推答道:言语是自身的文饰。我本身将要隐居,哪里用得着文饰?这是企求显达啊。

    他母亲说:你真能这样吗?那我同你一起去隐居。就隐居山林,直到死去。

    晋文公寻找他们,但一直没有找到,就把锦上作为介之推的封田,说: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光明磊落的人。

    11.答案:②“严谨应为严密③“丰富删去;第句调至第句后,且句前加字;第句删去;第句的严密应为严谨

    12.答案:(示例1)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说退秦军。

    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但一旦被召便不顾老迈毅然赴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

    (示例2)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劝齐王除弊。

    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忠心一片实在难得。

    13.解析:对联讲究严格的对仗,要求结构一致,词性、字数相同,又因为是寿联,要求有祝愿、恭贺之意。

    答案:人如松柏寿长新

    14.答案:(示例)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全文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