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同步练习(含解析)
下载地址:合理利用网络
《合理利用网络》同步练习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共8题)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了“不移动”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4岁至6岁的城市儿童有一半会上网,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易产生“屏幕依赖”,成为“屏奴”。面对“屏奴”低龄化,我们应当( )
A. 想方设法限制孩子上网和游戏 B. 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玩耍需求
C. 正确引导让孩子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因势利导让儿童成为电脑高手
2.小华看到身边不少人都在玩各种小视频,于是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热门视频APP,每天都花大量时间随手拍,沉迷其中。你对小华的评价是( ) 21教育网
①盲目从众的表现 ②庸俗的生活情趣 ③没能合理利用现代媒介 ④缺乏法律意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网上购物准备付款时,电脑屏幕弹出一个窗口,大意是只要点击窗口提供的链接购买,就可便宜一半。这时怎么办?下列四种想法,最正确的是( )
A. 好消息,分享到QQ群 B. 赶快下手,真划算
C. 先放到收藏夹,以后再买 D. 这是陷阱,要警惕
4.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抖音用户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本应用于学习的时间在无限刷屏状态下被消耗殆尽。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明辨是非,正确对待新生事物②提高自控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
③防微杜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④远离互联网,避免不良影响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5.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
①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远离网络,远离是非
③增强抵刺不良诱惑的能力 ④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中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现象日益普遍,同时手机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中学生中传播,对此,未成年人应( )
①尽量远离不良诱惑,培养高雅情趣 ②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坚决拒绝不良网站,以免受到侵害 ④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克服好奇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网络交友、求职、购物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微信也成为了“危信”。为此,青少年应该(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远离微信,过没有网络的日子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④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2019年春节集五福的活动将于1月25日开启,一直持续到2月4日。九年级张晓受同学邀请拿着手机,天天早起扫福,还在同学群里求沾福卡,借机玩游戏,结果沉迷其中,这段时间几乎没看书学习。这警示我们( ) 21·世纪*教育网
①要合理利用现代媒介,服务于学习与生活 ②正确把握好奇心,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③沉迷网络游戏危害大,远离网络 ④克服盲目从众,提高自控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共7题)
9.下列使用网络的做法,属于遵守道德和法律的有( )
①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 ②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④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下图漫画中的内容要求中学生应该(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有人说,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默。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除了靠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外,更需要广大网民对正能量加以褒扬,用点赞的方式给予肯定。这启示我们( )
①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不做沉默的网民,尽情行使言论自由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做有正义感的网民 ④以实际行动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2.传播网络正能里,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
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4.安徽向日葵青年志愿者团队,于今年5月在网络上发起了一场名为“众筹爱心饭盒——让孩子们不再饿着肚子上课”的爱心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网络爱心筹集,筹得了近2000个饭盒。此外,志愿者们用募集到的爱心善款为孩子们买了价值5000元的文体用品。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利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注重传播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 提高媒介素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B.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利用网络平台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D.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立刻转发
三、材料探究(共4题)
16.某中学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围绕“抵制网上不正之风”进行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相关内容。 21cnjy.com
(1)【确定主题】请你为此探究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深度分析】网络谣言危害社会稳定,我们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3)【自觉行动】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不健康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八年级二班班委会打算以“合理利用网络”为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一份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17.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终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客缓。
2018年2月,中宣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开展针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的集中专项行动。2018年4月,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速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2-1-c-n-j-y
(1)根据材料,请你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怎样正确利用新媒体?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路大环境亦被污染。【来源:21cnj*y.co*m】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9.材料: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一例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行为。
(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部分答案解析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答案: C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面对“屏奴”低龄化,我们应当教育未成年人要善用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提高媒介批评能力,理性参与网络生活,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限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是正确引导;B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危害;D说法错误,让儿童成为电脑高手的说法不现实。 版权所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网络的相关知识的认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题干中的内容可知,是在阐述网络的消极影响,因此,告诉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网络,让孩子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答案: A
解析:小华跟随身边的人玩热门视频APP,说明他充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但是每天都花大量时间随手拍,沉迷于其中,他没有正确对待好奇心,盲目从众,是庸俗的生活情趣,没能合理利用现代媒介的表现,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处:21教育名师】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我们要避免盲从,要合理利用网络,避免沾染不良的生活情趣,增强法治观念等,据此进行选择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3.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应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对于网络上的诱惑我们要警惕,D符合题意,正确。
ABC是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表现,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中抖音用户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说明一部分未成年没有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合理利用网络,这警示我们要 明辨是非,正确对待新生事物,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自控能力, ①③符合题意,正确。
②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观点错误,是不关心社会的体现。
④错误,网络有利有弊,不应远离网络,而应合理利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下载地址:合理利用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