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jiaoxi.com/banner/article_img.png)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导学案
下载地址: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导学案
课题:我与社会
课型: 新 课时: 1
前置测评:
试一试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样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导学目标: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一、预习新知
1.人们在( ) 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个人是( ) 的有机组成部分。
3.人的身份在( ) 中确定。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 的身份。
二、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鲁滨逊漂流记》情景视频。思考:鲁滨逊与世隔绝了吗?
三、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3.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
6.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
四、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感受社会生活
探究一:晒晒你的暑假生活。
1、看一看:暑期生活照片(照相的背景),有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说一说:暑假里,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这些事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探究二:小组讨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18年7月份,平邑一中文化路校区初一年级同学,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活动,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研学旅行活动
思考:通过参与研学旅行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想一想:学校举行的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知识模块二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探究三:名言欣赏。
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雷锋
人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思考: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探究四:
1.图片展示:社会关系网,说说我的社会关系
2.思考:我们该如何理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探究五:情景探究
我是消费者 我是大哥哥
问题思考:
(1)在社会关系中,一个人的身份是确定的吗?
提示:不是。
(2)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提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想想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探究六:小组讨论。
古时候,有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今,也有许多人足不出户,待在家里,大家把这些称为“宅男”“宅女”。
思考:他们是否真正的脱离社会生活呢?说明理由。
五、展示提升、精讲点拨
六、总结升华
七、【后置测评】
A层 练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识点一 感受社会生活
1. 下列属于初中生小华一家参与社会生活行为的是
①小华在家做作业 ②小华爸爸在有机蔬菜大棚基地做科研 ③小华哥哥观看上映的国产电影《湄公河行动》 ④小华妈妈在纺织品工厂上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以下属于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暑假回老家看爷爷奶奶种菜园子 ②去公园看别人跳广场舞
③看动画片 ④陪妈妈去商场购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有人说:“现在,我们比以前‘吃’得更好、更有营养;‘穿’得比以前更美、更有个性;‘住’得比以前更宽敞、更舒心;‘行’得比以前更快捷、更方便;‘用’得比以前更多、更讲究。新的时尚生活更是充满阳光。”对此下面理解不恰当的是( )
A.社会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B社会生活是复杂的
C.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D.社会生活是美好的
知识点二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4.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A. 越来越单一 B. 越来越封闭
C. 越来越紧密 D. 越来越分离
5、.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6、人的身份是在________中确定的( )
A.血缘关系 B.生活关系C.地缘关系 D.社会关系
7、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要孝敬父母;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要好好学习;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要遵守小区的规定,与邻居和睦相处……这说明( )
①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②社会生活中的每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③作为学生,孝敬父母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④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层 练提能(百尺竿头 更近一步)
8、 下列四幅图片中,与其他三幅图片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9、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主要说明
A. 社会关系是指固有的具体的人
B. 对于人来说,抽象物是不存在的
C.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我们的社会身份是由抽象物决定的
10、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患儿是一群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他们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现代医学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闭症。如果对自闭症孩子进行合适的干预治疗,可以大大改善他们的症状。自闭症患儿如不及时治疗会
①不能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 ②交往范围狭窄 ③排除外界干扰,发展自己潜能 ④无法独立适应社会生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1、你我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你我他。这是因为 (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
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③社会离不开个人
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以下材料是张乐在暑假的日记,据此回答问题:
(1)在三则日记中,张乐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据此完成下列表格。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融入社会生活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
(2)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C层 练中考 感受中考 挑战自我
13.(2018.湖北黄冈)黄冈市红安县觅儿寺镇的小伙郑松,是湖北省首位无偿献血超过100次的捐髓志愿者,为了捐献骨髓救人,毅然“违约”放弃了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因耽误了公司报到时间被解聘。他说,工作可以再找,但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下列对郑松的言行评价正确的是( )
①他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②他自觉履行了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③他弘扬了以助人为乐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传递了正能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2018.山东临沂)2018年1月4日,一张“托举哥”照片火爆网络。照片显示,暴雪中一名交通协警站在公交车项,用手托举着下垂的电缆线,让拥挤的车流陆续通过,成为暴雪中一道暖人的风景。“托举哥”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绝不做平凡的小事 ④承担危及自己生命的责任是不值得的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D层 练素养 探究创新发展素养
15.(2018.山东济宁)学习身边榜样
韩效伟,曲阜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山东省第23批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当时他克服千难万险,无私救治上千名坦桑尼亚病人,并多次为非洲朋友捐款捐物,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国后,韩效伟主动报名加入了曲阜团市委主办的“团团教你来带娃”微信群,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总会为群里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们解疑释惑。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让韩效伟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的喜爱,成了宝宝妈妈们最信赖的“守护神”。2018年4月,韩效伟被评为“济宁好人之星”。
韩效伟的先进事迹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答案】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与奉献,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干好本职工作;②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③做负责任的公民,赢得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赞成。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友善,争做道德模范;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从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方面作答也可适当得分。)
16、“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高中哲学知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2、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人生观、价值观
(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拓展阅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使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是说人只能消极地依赖于社会,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耶鲁”村官——秦玥飞
秦玥飞,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的高材生,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4年服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设乡村。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2016年,吸引了30名来自北大、清华、耶鲁、加州等名校的“乡村创客”,服务于15个国家级贫困村。
秦玥飞说,“我必须得了解我自己国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拓展活动:教材P6拓展空间
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提示: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示:
(1)父母通过血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同学、老师通过业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通过地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
(2)父母给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老师教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同学让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公交车司机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
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八、思维火花:
九、教师反思:
下载地址: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导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