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在社会中成长
课标要求
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养成亲社会行为,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
应用: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亲社会行为。
2.教学难点: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法指导
1.体验法:由学生展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图片资料或故事、经历,感受社会实践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2.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分享故事,交流收获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人的故事: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第二节 在社会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讲授新课
活动二:探究分享,感悟成长
多媒体展示图片情景
1.阅读图片,分析我们从社会中获得了哪些需要的东西。
通过图片,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粮食,获得书籍、购买衣服、乘坐公交车等。
2.观察P7教材图片
(1)结合上图,说明学习用品、食物、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谈一谈我们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为什么?
提示: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从社会上获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们是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所以我们要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背诵】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学生讨论发言: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教师点评、引导:我们要从小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活动三:学习模范,激励进步
多媒体播放视频——白芳礼的故事。
1.分析: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提示: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奉献社会、关爱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你赞成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提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的互帮互助中,向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感受到快乐,体会到社会温暖。我们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在多方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团结同学、互相谦让、彼此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2.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应用)【背诵默写】
谦让、分享、助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活动四:探究分享,培养美德
多媒体出示背景材料: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提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应用)【背诵默写】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课本P8“探究与分享”插图,讨论交流: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点评、归纳: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应用)【背诵默写】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巩固新课
课堂总结: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活动五:课堂演练,巩固提升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 )
①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交往、做人
②等长大了,成熟了,再参与社会活动
③要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④只要用心观察,就意味着开始走向成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就必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增强本领,其重要途径是( )
A.参加社会实践 B.加强锻炼 C.理论学习 D.体验生活
3.2017年9月,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在中国厦门市举行,不少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这些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学生( )
①可以不用在教室里伤脑筋了 ②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
③获得了向亲友炫耀的“本钱” ④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根据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全国将在2017年执行高考新方案,教育部称:“方案确定后,我们一定会及时发布,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对此,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 )
①目前与我们没关系,不必操心
②通过媒体,及时了解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长知识技能
③这是社会的发展要求,与我们的发展息息相关
④只有通过高考融入社会,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社会中成长》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