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圆中国梦》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8.2共圆中国梦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中国楼……一个个重大工程的诞生,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引领世界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体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发扬创造精神,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用共同奋斗迎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事实雄辩有力地向世人宣告( )
A.创新助推中国梦,科技强国已建成
B.日新月异奇迹显,创造精神助发展
C.科研人员齐攻关,创新中国定实现
D.科技创新大发展,人才支撑是关键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有( )
①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②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④应当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孙中山先生说过:“一盘散沙,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只有这样,56个民族、13亿多中国人民才能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团结奋斗,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人民力量的原因有(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④人民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现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做自信中国人就应当(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传承了5000年的中国文化,今天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底蕴和底气。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主要表现在( )
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展现中国风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一桥越沧海,港珠澳大桥正是改革开放40年国家发展繁荣的缩影,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展现了“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光明前景,更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引领我们齐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中国精神和中国梦,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
A.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中国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中国精神薪火相传,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D.弘扬中国精神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其中的自信指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①道路自信
②文化自信
③理论自信
④制度自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诗句能够体现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感的有( )
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 )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
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③坚持党的领导
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7年,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城乡新增就业1 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又有1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这告诉我们( )
A.神州大地处处变,全面小康已实现
B.党的领导真伟大,民族复兴需要它
C.科技创新大发展,世界科技我最先
D.国家责任勇担当,军事力量我最强
11.习近平主席曾提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话语启示我们
A.有梦想就能成功
B.梦想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
C.只有多做梦,才能实现梦想
D.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12.自信,这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留给世界的极为突出的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中国未来前景的乐观判断,展示了对中国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自信。下列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自信”来自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②中国已经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跃升为“世界性强国”
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正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3.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就是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
14.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你认为这里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分别是
A.改革开放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二、简答题
15.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万众一心向前进。
(1)“四个自信”指的是什么?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精神?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材料二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自信才会有勇气和力量,有毅力和动力;有自信才会有执着坚守、自觉践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再强调自信问题,包括强调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1)请根据习主席的讲话,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每条不超过10个字)
(2)怎样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3)请指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分别指什么?
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的依据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国梦?
三、辨析题
1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参考答案
1.B2.A3.D4.D5.D6.C7.D8.C9.D10.B11.D12.A13.C14.C
15.(1)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6.(1)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7.(1)①必须走中国道路。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④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3)理论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道路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8.(1)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9.①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就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④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圆中国梦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 )
A. 社会主义道路 B. 生态文明道路
C. 可持续发展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BD中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D。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 )
①民族精神
②时代精神
③奥运精神
④雷锋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①②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③④中的奥运精神和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这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A。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 )
A.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 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国家的经济实力 D. 国家的国防实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BCD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A。
4.实现中国梦最终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扎实奋斗。因为( )
①理想是靠奋斗才能实现的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
③十三亿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因此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①③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②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说明每个人都有梦想这个观点。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5.当今的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极大增强了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①②③④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故该题选D。
6.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对自己没信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①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④的说法错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A。
7.下列诗句能够体现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感的有(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表现在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①②④中的诗句体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符合题意应入选。③中的诗句说明的是多读书对写文章的重要意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C。
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应该( )
①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
②具有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③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
④能够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表现在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①②③④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故该题选D。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据此回答下题。
9.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A.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10. 实现中国梦必须( )
①走中国道路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实现四个现代化 ④凝聚中国力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C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BD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C。
【10题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③中的“实现四个现代化”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A。
11.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 )
①道路自信 ②理论自信
③制度自信 ④文化自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①②③④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故该题选A。
12.《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有( )
①意韵悠扬的琴棋书画
②振奋人心的中国武术
③美轮美奂的芭蕾舞蹈
④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灿烂的中华文化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①②④中的琴棋书画、中国武术、四大发明都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内容,符合题意应入选。③中的芭蕾舞蹈是西方文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B。
13.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所具有的( )
A. 道路自信 B. 文化自觉
C. 血肉联系 D. 最大优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所具有的道路自信。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BCD中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A。
14.实现中国梦,自信中国人,要求我们( )
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
②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核心价值观
④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①②③④分别从对发展有信心、对文化有底气的角度说明自信的中国人的做法,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故该题选D。
15.中国人民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⑤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①②③⑤中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④中的“中国已是发达国家”的说法错误,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16.做一个有自信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要有底气。下列事件中不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是( )
A.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B. “二十四节气”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 中国维和士兵再现中国军魂
D. 共享单车成为城市的“牛皮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能体现文化自信的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对文化有自信表现在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ABC中的事件都体现了文化自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中的事件没有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风貌,但符合题意,应入选。故该题选D。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要读清题目要求。
17.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下列关于自信的中国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
B. 圣诞节比春节更有意义,应该在我国推崇圣诞节
C. FAST项目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前景
D. 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在对待外来文化时应该不卑不亢,拥有一颗开放包容的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对自信的中国人说法错误的一项。根据所学知识,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A中的说法体现了对国家的认同、C中的事例说明了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D中的观点体现了对文化有底气,这三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中的说法错误,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推崇圣诞节没有体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但该项符合题意,应入选。故该题选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要读清题目要求。
18.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一信心( )
①是我国实现伟大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②来源于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③提升了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④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要求说明进入新时代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说法,根据所学知识,②③④分别说明了这一信心的来源和意义,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①的说法错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信心不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9.习近平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请问: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分别指什么?
【答案】①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解答此题,必须严格依照所学知识作答,不允许自由发挥。
20.【梦想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好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梦”实现后,我们伟大的祖国将成为怎样的国家? (用一句话概括)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请就如何实现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谈谈你的看法。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及你的梦想,你会有什么样的实际行动?
【答案】(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上: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社会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生态文明上: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②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等。
【解析】
【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后,我国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只要学生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角度说明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根据所学知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文化上文明、社会生活和谐、生态建设美丽五个方面。因此只要学生从这五个方面说明党和国家的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问题,一般要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的角度进行说明。从思想意识的角度看,要实现中国梦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实际行动的角度看,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等。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1)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洋溢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自信。请问:我们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2)作为一个自信的中国人,我们的自信体现在哪些方面?
(3)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你认为我们每个人该以怎样的姿态实现伟大梦想?
【答案】(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3)我们每个人既要做梦想家又要做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用实干成就梦想,用辛勤劳动开创美好生活。
【解析】
【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解答此问,必须严格依照所学知识作答,不允许自由发挥。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作为一个自信的中国人,我们的自信体现在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解答此问,必须严格依照所学知识作答,不允许自由发挥。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自信的中国人既要做梦想家又要做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用实干成就梦想,用辛勤劳动开创美好生活。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