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25 古人谈读书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可耻(cǐ chǐ) 教诲(huì huǐ)
岂止(qí qǐ) 往矣(yǐ yì)
默而知之(zhī zh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kuī shì quē shǎo héng xīn
sòng dú rén rén jiē zhī
三、同音字,填一填。
【chǐ】 无______ ______度 ______轮
【qǐ】 ______求 ______敢 ______示
四、根据语境选解释。(填序号)
敏:①聪敏。 ②有智慧,反应迅速,灵活。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叔叔敏捷的身手让人为之赞叹。( )
急:①要紧,重要。 ②焦躁。
3.他一急,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
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
句子模块
五、先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句意。
1.敏而好学,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七、(一)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①【有志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③【有恒者则__________________】。此三者缺一不可。
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2.曾国藩认为,读书要“三有”,即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的“志”是指“志向”,“识”是指“知识”,“恒”是指“恒心”。( )
(2)“学问无尽”可以用现代成语“学无止境”来形容。( )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 】”中的句子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郭沫若的“四为”读书法
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是知识分子学习和工作的有益方法。
为学习而读书。郭沫若说,一个人自从启蒙以来,到学成一种技艺、养成一种习惯为止,所受的部分教育,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各级学校的课程,大体上都是带着强迫性的,非学不可。他当年在日本学医时,除了攻读专业课,还自修文史哲和社会经济学等,涉猎极其广泛,后来才成为历史学家。
为研究而读书。只有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为研究而读书,是任何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绕过的。有些学术问题是在不同的见解、声音的碰撞中逐渐水落石出的。而肯于钻研的郭沫若最终也成为研究甲骨文的专家。
为创造而读书。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生命体验来为我们创造文学艺术世界的。文学艺术世界的诞生不是凭空虚拟出来的,有些灵感就是作家在读某一本书时产生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也是读书人的创作的艰辛,锤炼语言的难度。
为教育而读书。身为教育者不读书,实在是令人不齿的。学生的求知欲和日益飞速发展的社会,不断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换代,也促使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既得的知识,不断迫使我们时刻去读书。
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方式,这也是让每一颗心灵休憩、灵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们不要做书奴,而要科学而优雅地驾驭书本,用心读书,学会读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
1.用“____”在文中画出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
2.抄出文中集中体现读书人创作的艰辛和锤炼语言的难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读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B.读书只有下苦功,才能把书读活。
C.人读书,可以科学地驾驭书本,可以以书为基础,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得出新的观点;而书读人,是说人死板地、机械地去读书,做了书奴,被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左右,结果会导致人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4.郭沫若认为:“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对于读书,你有何看法?请说一说,至少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图是某小组对全班42位同学使用工具书情况的调查统计。
1.仔细观察与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种用书情况你有何建议?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hǐ huì qǐ yǐ zhì
二、窥视 缺少 恒心 诵读 人人皆知
三、耻 尺 齿 乞 岂 启
四、1.① 2.② 3.② 4.①
五、1.不耻下问 勤奋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2.心到 眼到 口到 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用口多诵读,心、眼、口都到位。
六、1.心既然到了,眼和口哪有不到的呢? 2.反问 心到最重要 3.心既到矣,眼口亦到。
七、(一)1.断不甘为下流 知学问无尽 不敢以一得自足 断无不成之事 2.志 识 恒 3.(1)× (2)√ 4.①有志向的人一定不会屈居人下。 ②有见识的人知道学问没有尽头,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 ③有恒心的人则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二)1.为学习而读书。 为研究而读书。 为创造而读书。 为教育而读书。 2.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3.C 4.读书不只限于课本,要博览群书。因为不同种类的书会让我们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八、1.大多数同学不经常使用工具书。或:很少同学经常使用工具书。
2.建议大家都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因为使用工具书能比较及时准确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我们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答案不唯一)
课后作业-《古人谈读书》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经典sòng dú( )活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观看。
2.一个人有了xiū chǐ( )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3.做事贵在chí zhī yǐ héng( ),三天打鱼,两天画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4.教室里安静极了,张明透过门缝kuī jiàn( )几个同学正在给老师准备生日礼物。
二、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晦 悔 梅 悔
1.老师对我们的教 ,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
2.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 涩之感。
3.他不听劝告,结果上当受骗,如今后 莫及。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花扑鼻香。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好: 耻:
句子意思: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 厌: 诲:
句子意思:
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
句子意思:
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断: 下流:
句子意思: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是知也。
2.心不在此,则 , ,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朱熹认为,读书需要 到, 到, 到。其中最重要的是 到。正所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曾国潘指出,士人读书要具备三个要点,即有 ,有 有 ,这三者缺一不可。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劝学诗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④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
一、1.诵读 2.羞耻 3.持之以恒 4.窥见
二、1.诲 2.晦 3.悔 4.梅
三、1.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勤勉并且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2.记住 满足 教诲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
3.关键,重要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4.决然,绝对 下等,劣等 有志向的人则自己绝对不甘心为下等。
四、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3.心 眼 口 心
4.志 识 恒
五、1.每天半夜三更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没有勤奋学习。
2.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尽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3.课文中的语段从读书的态度、读书的方法谈读书,而这首诗是从读书的时间这一角度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应该在年少时期就努力奋进,好好学习,免得到老的时候后悔。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