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同步训练含答案
26
课后作业-《忆读书》
1.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这本他煞(shā shà)费苦心创作的小说终于煞(shā shà)尾了。
(2)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chuán zhuàn)》是一本传(chuán zhuàn)世名作。
(3)老师卷(juǎn juàn)起桌上的试卷(juǎn juàn)走出了教室。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斩段 哭哭啼啼 B.幸酸 一知半解
C.烦琐 自作多情 D.刑物 兴亡盛哀
3.“生津止渴”中“津”的意思和“遍体生津”中“津”的意思分别是( )。
A.唾液 汗 B.汗 唾液 C.润泽 唾液 D.汗 润泽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小明雕刻了一匹在草原上驰骋的马,像真的一样。下列可以用来形容这匹马的词语是( )
①绘声绘色 ②栩栩如生 ③形态万千 ④姿态各异
(2)把上题中的词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
刘明是一位雕刻家,他雕刻的马( ),像真的一样。有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四蹄腾空;有的高昂着骄傲的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鬓毛……真是( )、( )。他给客人讲起他雕刻的马来也真是( ),听得客人们是如痴如醉。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①从加点词中我可以体会到 。
②我会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眼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这句话是对“我”的 和 描写,表现了“我”
的心情。
6.课文综合回顾。
这是冰心奶奶以“ ”的形式叙述自己 的一篇文章,前半部分以“ ”为主,表达了作者 ;后半部分以“ ”为主,告诉读者 。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用简短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从选文可知,作者喜欢什么书?不喜欢什么书?
。
。
(3)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能表达选文中心意思的关键句
B.选文先写自己有选择有比较地读书的经历,再讲读书体会,最后写对儿童的寄语
C.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作者读的书多
D.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读书要有选择
8.小练笔。(选做题)
读书要有比较,有选择,你认为哪本书对你是最有益的?用简短的几句话把这本书带给你的收获写一写吧。
。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选做题)
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十几年过去了,杭州市图书馆的全面开放从未停止。这一举措自实施起,便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1)对于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我的意见是:
理由是:
(2)你想对那些对杭州市图书馆的举措表示不满的读者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1) shà shā (2)zhuàn chuán (3)juǎn juàn
2.C
3.A
4.(1)②
(2)② ④ ③ ①
5.(1)①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喜爱之情 ②示例:我读书时,不是看一遍就算了,而是反复读,直到弄明白为止。
(2)心理 动作 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6. 回忆 小时候读书的经历 忆 对书的热爱 议 应该多读好书
7.(1)作者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体会到书也怕比,要有选择地读书,所以对儿童的寄语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喜欢看精彩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语言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书;不喜欢看烦琐的,索然无味的,写得朦朦胧胧、堆砌华丽词句、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
(3)C
8.示例:《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写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学生日记的形式写的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我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书中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小学生形象,他们虽然各有缺点,但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读了这本书,我感到书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善良,他们充满了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读完之后我的心里也充满了爱,我觉得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我周围的人们也都是这么爱我的,我感到无比幸福!
9.(1)示例:认同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 知识的大门向任何人敞开,喜欢读书的人是受人尊敬的,无论他是富豪、乞丐,还是拾荒者。图书馆是乞丐、拾荒者了解世界和获取精神慰籍的一个“窗口”,所以我很赞成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因为公共图书馆就应该为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提供服务。
(2)示例: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无论他是富豪还是流浪汉因为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现代人很少能把jīn jīn yǒu wèi( )地阅读shū kān( )上的piān zhāng( )作为自己唯一的消遣。
2.《红楼梦》以贾府的日常suǒ shì( )为中心,记录了贾家的xīng shuāi( )故事,读起来总会使人有wú xiàn( )的思考。
二、选一选,填一填。
chuán zhuàn
传说( ) 传记( ) 传神( )
shā shà
地煞( ) 煞费苦心( ) 煞尾( )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 )( )有味 ②一( )半( )
③栩栩( )( ) ④( )( )无味
1.写出两个与词语①、③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______和______(填序号)是一对反义词。写出与词语②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这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奶奶认为好书的标准是( )。
①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②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无病而呻的文字。
③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2.起初《红楼梦》对我的兴趣并不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__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2.“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读的书中,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读书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多选)
A.读到了很多中外文艺作品。
B.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C.明白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应当因人而异。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 )能钻进去,( )能跳出来。( )这样,(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列举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法,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鲁迅 “乐趣”读书法
爱因斯坦 “跳读法”
毛姆 “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4.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文中指( )
A.全部相信书本上写的就不如没有书。
B.书只是一种工具,不要盲目迷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法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5.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哪种读书方法呢?把你喜欢的读书方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
1.___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2.__________________,其义自见。
3.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读之可以医愚。
5.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津津有味 书刊 篇章 2.琐事 兴衰 无限
二、chuán zhuàn chuán shà shà shā
三、①津津 ②知 解 ③如生 ④索然 1.亭亭玉立 夸夸其谈 2.① ④ 融会贯通
四、1.(1)①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 ②尽量多读一些书 ③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 (2)B 2.起初我对《红楼梦》的兴趣并不大。 3.我不得不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4.一进校门,我就看见同学们正在搞卫生。
五、(一)1.总的来说 总结、概括 2.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3.BC 4.这句话是冰心老人读了大量书后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说明她十分热爱读书,并从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读书让她获得多种美的享受,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知识,孜孜不倦地读书让她从中获得许多快乐。(意思对即可)
(二)1.(1)这里形容读书方法非常多。 (2)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2.无论 都 既 又 只有 才
3.鲁迅 “乐趣”读书法
爱因斯坦 “跳读法”
毛姆 “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4.B 5.读书要讲究方法,要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6.问题法: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决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最后达到读懂书的内容的目的。(勾画法: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有不懂的地方要先标注出来,再细细品味或请教他人。 摘录法:一边读书,一边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六、1.读书破万卷 2.读书百遍 3.行万里路 4.书犹药也 5.心到 眼到 口到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