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密度》课堂同步练习题
第2节 密度
课时1 密度
课前预习
-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关系;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
- 密度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_______的________。
(2) 公式:ρ=________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g/cm3=________kg/m3
随堂练习
- 单位换算
(1)0.5m3=__________dm3=___
_______cm3;
(2)2.5L=___
________dm3=__________mL;
(3)1.29kg/m3=_______________g/cm3;
- 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铝块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甲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g/cm3.
-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物体所处得状态无关
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正含义是( )
A.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 木头比铁轻
D. 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达标练习
- 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质量为100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
cm3,由此你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体积较大的是______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质量较小的是_______球(ρ木<ρ铁)
- 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图中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
是 _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
- 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 )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以上都正确
分别用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他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a物质的密度最大
B. b物质的密度是
1.0×103kg/m3
C. c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 b、c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有关
- 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 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 密闭容器内
的冰熔化成水
- 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 被“神七”从地面
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 李明同学阅读了
下表后,得出了一些
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1
水 | 1.0×103 | 水银 | 13.6×103 |
冰 | 0.9×103 | 干松木 | 0.5×103 |
煤油 | 0.8×103 | 铜 | 8.9×103 |
酒精 | 0.8×103 | 铅 | 11.3×103 |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蜡块 | 干松木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① | 10 | 9 | 10 | 5 |
② | 20 | 18 | 20 | 10 |
③ | 30 | 27 | 30 | 15 |
④ | 40 | 36 | 40 | 20 |
(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7×10-3m3,这个铅球是纯铅制成的吗?(已知ρ铅= 11.3×103kg/m3)
-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
(1) 该瓶子的容积;
(2) 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ρ水=1.0×103kg/m3, ρ油=0.9×103kg/m3)
第2节 密度
课时1 密度
课前预习
1. 相同 正比 不同 2. (1)质量 体积 体积 质量 (2)m/V (3)kg/m3 g/cm3 103
随堂练习
1. (1)500 5×105 (2)2.5 2500 (3)1.29×10-3 2. 1立方米铝的质量是2.7×103千克 变小 变小 不变 3. 甲 1.5 4. B 5. A
达标练习
6. 100 111.1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7. 木 木 8. C A 9. B 10. B 11. D 12. C 13. (1)图略 (2)相同 不同 速度(3) 避免偶然性,便于得出普遍规律 14. 解:已知ρ铅=11.3×103kg/m3;此铅球的密度为:ρ=m/V= 4kg/0.00057m3= 7×103kg/m3<ρ铅;故这个铅球不是用纯铅制成 15. 解:(1)∵ρ=m/V ∴瓶子装满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2kg/1.0×103kg/m3 =2×10-3m3,瓶子的容积: V容=V水=2×10-3m3;(2)装满油油的体积:
V油=V容=2×10-3m3,最多装满油的质量: m油=ρ油V油= 0.9×l03kg/m3×2×10-3m3 =1.8k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时训练:6.2密度(附答案)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公式ρ=告诉我们,物质的密度等于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与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1.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例如冰和水;密度相同的也不一定是同种物质,例如煤油和酒精、冰与蜡.
下列对公式ρ=m/V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提示】 公式ρ=m/V反映了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但对于状态和温度一定的某种物质来说,其密度是一定的,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因此,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答案】 D
知识点1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______.
知识点2 密度
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3.密度的公式为:ρ=,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密度的另一个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 g/cm3=________kg/m3.
4.学生奶的密度为1.03×103 kg/m3,含义是_____________.它还可以等于________g/cm3.
1. (呼和浩特中考)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 )
2. (邵阳中考)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
3. (南充中考)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某种物质的特性,小明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次数 | 物体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体积g/cm3 |
1 | 铝块1 | 54 | 20 | ______ |
2 | 铝块2 | 108 | 40 | 2.7 |
3 | 铁块1 | 158 | 20 | ______ |
4 | 铁块2 | 316 | 40 | 7.9 |
(1)将表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2)比较1、2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1、3这两组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温州中考)小明将试剂瓶中的部分蒸馏水和量筒中的蒸馏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重力 D.密度
6. (长春中考)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7. (宜昌中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 kg/m3
8.小明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明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的体积比铝大 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 D.铜的质量比铝大
9.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0. (龙东中考)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______ρB(填“>”“<”“=”).
11. (青岛中考)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
表格图像:
实验次数 | 物体 | m/g | V/cm3 | /(g/cm3) |
1 | 铝块1 | 27 | 10 | 2.7 |
2 | 铝块2 | 54 | 20 | 2.7 |
3 | 铁块1 | 79 | 10 | 7.9 |
4 | 铁块2 | 158 | 20 | 7.9 |
结论方法: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的.
②上述实验图像如图所示,图线______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
③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像格式,运用了____________法.
④由上述试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质量.
新题快递
12. (南京中考)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g.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
1.解物理计算题的步骤:(1)写出公式;(2)代入物理量;(3)计算求解.
2.比值类计算题的解题步骤:(1)写出要求物理量的比值;(2)用相应的公式将要求的物理量展开;(3)代入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比值;(4)计算求解.
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应注意:量与量间要对应,密度单位须注明;体积换算勿遗忘,立方厘米对毫升.
(娄底中考)新化白溪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如图所示,体积约为10 cm3,则其密度约为________kg/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提示】 由图可知腐乳的质量为12 g,利用公式ρ=可以计算腐乳的密度,计算完成后切记换算单位;若吃掉一半,腐乳的质量减小,但是腐乳的密度不变.
【答案】 1.2×103 不变
1.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可利用公式ρ=________算出物质的密度.
2.已知物体的密度ρ和体积V,可利用公式m=________算出物体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密度ρ和质量m,可利用公式V=________算出物体的体积.
4.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质量:1 t=______kg=______g=______mg,体积:1 m3=______dm3=______cm3,密度:1 g/cm3=______kg/m3.
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已知所装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
A.甲液体密度最大
B.乙液体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密度最大
D.三种液体密度相等
2.有一长方体游泳池(池底是水平的),长25 m,宽12 m,水深1.3 m.则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为( )
A.390 g B.390 kg
C.390 t D.3.9×105 t
3.近期黄金价格见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某银行发行了纯金制造的纪念币,每枚质量为38.6 g,则每枚纪念币的体积为________m3.(ρ金=19.3×103 kg/m3)
4. (邵阳中考)2013年2月,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密度仅0.16 kg/m3,则体积为2 m3的这种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kg.
5.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是______g.
6.1 cm3的水质量为______g,1 cm3的水结成冰的体积为______ cm3,可见水结冰体积会膨胀.(水的密度为1 g/cm3,冰的密度为0.9 g/cm3)
7.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人体密度接近水的密度),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30 dm3 B.60 dm3
C.100 dm3 D.120 dm3
8.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2 kg水的瓶子装满酒精,则瓶中酒精的质量( )
A.大于2 kg B.等于2 kg
C.小于2 kg D.无法判断
9. (聊城中考)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10.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11. (荆州中考)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
12.马岭黄酒是我市特产.某种产品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2.5 L(ρ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13.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 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 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 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挑战自我
14.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 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 g.已知ρ玉=3 g/cm3,ρ金=19 g/cm3,ρ银=10 g/cm3.问:
(1)一枚金牌约需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
参考答案
第2节 密度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课前预习
1.一定 不同 2.密度 ρ 3.kg/m3 千克每立方米 g/cm3 克每立方厘米 1×103 4.1 m3的学生奶的质量为1.03×103 kg 1.03
当堂训练
1.B 2.D 3.不变 1 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 kg 4.(1)2.7 7.9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课后作业
5.D 6.B 7.A 8.B 9.变小 不变 10.正比 > 11.①不同 ②b ③等价变换 ④单位体积 12.(1)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2)①相同 1.2×103 ②37.4 45.4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
课前预习
1. 2.ρV 3. 4.103 106 109 103 106 103
当堂训练
1.B 2.C 3.2×10-6 4.0.32 5.2 40 6.1 1.1
课后作业
7.B 8.C 9.C 10.C 11.B 12.2.25 0.9×103 13.(1)柑橘排水质量:m排=m总-m剩=360 g-240 g=120 g;(2)由ρ=m/V可得柑橘的体积:V橘=V排=m排/ρ水=120 g/(1.0 g/cm3)=120 cm3,柑橘的密度:ρ橘=m橘/V橘=114 g/120 cm3=0.95 g/cm3;(3)偏小. 14.(1)金牌中玉石的质量m玉=ρ玉V玉=3 g/cm3×5 cm3=15 g;(2)金牌中金的体积V金=m金/ρ金=6 g/(19 g/cm3)=0.3 cm3,金牌中银的体积V银=V总-V玉-V金=23 cm3-5 cm3-0.3 cm3=17.7 cm3,金牌中银的质量m银=ρ银V银=10 g/cm3×17.7 cm3=177 g.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