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题
4 孙权劝学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的字注音。
卿(qīng) 岂(qǐ) 邪(yé)
涉(shè) 孰(shú) 遂(suì)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东汉末(朝代)孙权手下的将领。
【基础提升】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谓:对……说,告诉
(2)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
(3)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以:用 务:事务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5)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6)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罢了
(7)孰若孤 孰:谁,哪一个 若:比得上
(8)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9)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过:经过
(10)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11)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
(12)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知晓
(14)肃遂拜蒙母 遂:于是,就
4.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2)但当涉猎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
6.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吴下阿蒙)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相待)
02 课内精读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
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这样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9.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
“三日”是概数,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10.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
读书可以丰富学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等。(意思对即可)
11.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12.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①有才华,有学识(爱学习)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③位高者应该敬才、爱才。
03 拓展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
(2)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3)然今遣汝者(派)
(4)力改故习(旧的,原来的)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吕蒙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责备;三是在家没有朋友一起探讨,不能增长见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
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从写法看,【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附【乙】文参考译文:
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外出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如果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就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不务正业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及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早起晚睡,勤奋学习,不要辱没、愧对了你的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04 综合性学习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遵义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7.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18.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1)向校长提建议: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2)向同学提建议: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19.学校将在4月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请你代他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
请假条
陈老师:
我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25日学校开展的读书分享会,特向您请假一天,请批准。
请假人:张伟
2018年4月24日
4 孙权劝学
1.选择对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C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B )
A.立即 B.就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A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C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
A. B.
C. 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参考答案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参考答案长兄为什么知道这事这么晚呢!
4.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该书是北宋 (朝代)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1 362年间的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 》《书 》《礼 》《易 》《春秋 》等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
(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
(4)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
6.写出关于文中的两个成语。
(1)刮目相待/刮目相看 (2)吴下阿蒙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参考答案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参考答案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而去。
8.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9.请结合本文与下面的两句名言,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答案示例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将来才能有所成就。
10.(2016·河南孟津期末)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A )
A.刮目相待(睁大眼睛) 仰之弥高(更加)
B.锲而不舍(刻)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迥乎不同(差得远) 锋芒毕露(完全)
D.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平沙无垠(边际)
11.(2016·山东潍坊单元练)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示反问语气,后写作“耶”,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12.(2016·湖北黄冈月考)指出下面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单独 。
博士 古义:古代官职,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
13.导学号81034002(2016·浙江杭州单元练)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C )
A.“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一句是环境描写,描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的气候条件,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对表现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起到了烘托作用。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C.“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从这个细节描写中,我们体会到鲁迅的生活很拮据,经常吃不饱。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导学号81034003(2017·天津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16题。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故能得人心
故:所以,因此
(2)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
兵:军队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译文: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16.“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
参考答案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
17.(2016·新疆中考)综合性学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桥梁。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活动一:经典诵读(好书伴我行)
活动二:书目推荐(读书交流会、小百家讲堂等)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示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普希金曾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要想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下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悠悠书香伴我行”之旅。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