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堂训练(含答案)
课时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蒙乃始就学( )
(4)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5)蒙辞以军中多务( )
(6)孰若孤( )
答案:(1)当道,当权 (2)研究 (3)从事 (4)擦拭眼睛 (5)事务
(6)哪一个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选C。“见”均解释为“动词,了解”;A项“当”分别解释为“动词,掌管/能愿动词,应当”;B项“以”分别解释为“介词,用/动词,认为”;D项“大”分别解释为“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的”。
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罢了。(3)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
【方法指导】
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①“留”,即专用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器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及专业术语等,照录不译。
②“补”,即翻译时补出翻译成分。
③“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
④“换”,即把古词包括一些特殊的习惯用语(如“谪”“迁”等)换成现代词。
⑤“调”,即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及/鲁肃过寻阳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解析】选C。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5.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解析】选A。“卿”指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夫妇之间表示亲切的爱称。
6.(2017·湘潭模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治经为博士邪 ( )
②但当涉猎 ( )
③蒙乃始就学 ( )
④鲁肃过寻阳 ( )
答案:①成,当 ②只,只是 ③于是,就④经过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托。(或:吕蒙借口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
(3)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4)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指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用新眼光去看待他。
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7.阅读下文,完成(1)~(5)题。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过( ) ②诣( )
③就( ) ④悉( )
答案:①到,到达 ②拜访 ③走近 ④全,都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蒙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答案: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您)将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
②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样的高度。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勤奋好学;②勇敢有谋略,识军计。
附【译文】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喝酒喝到尽情时,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邻居,您将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鲁肃轻率地回答:“到时候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孩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兵,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地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他们的孩子虽然很小,但不能废除不管。接连上书多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又找到了数位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的操心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孙权劝学》测试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是 _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2.司马光,_ ________(朝代)__________家、__ _________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涉猎( )孰( )
遂( )邪( )即更( )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
3、治经( )
4、但当涉猎( )( )
5、见往事/耳( )( )
6、蒙乃始就学( )
7、及鲁肃过寻阳( )( )
8、卿今者才略( )
9、即更/刮目相待( )( )
10、与蒙论议( )
11、孰若( )
12、非复( )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六、一词多义
就 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但当涉猎
当 卿今当涂掌事
可 不可不学
皆有可观者
辞 旦辞爷娘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
见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八、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回答问题:
1、文章写两件事是 和 。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 ,但起初吕蒙以 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7、写出本文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 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 的态度。采用了 的手法来证明。
9、本文主要写 。采用 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
12、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
《孙权劝学》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此书是司马光_ 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 体通史。
2.司马光,__北宋________(朝代)___政治________家、__史学_________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qīng ) 涉猎( shè )孰( shú )遂(suì )邪(yé )即更( jí gēng )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孤独
博士 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称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权、当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用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
4、但当涉猎(只∕粗略地阅读 ) 5、见往事耳(历史∕罢了 )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 到)
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
9、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擦擦眼 )10、与蒙论议(讨论、议事)
11、孰若:与……相比怎么样 12、非复:不再是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 耶 语气词
六、一词多义
蒙乃始就学 从事 但当涉猎 应当
就 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当 卿今当涂掌事 掌管
不可不学 可以,能够 辞 旦辞爷娘去 辞别、告别
可 皆有可观者 值得 蒙乃始就学 从事
见 见往事耳 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识别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可以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了。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你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八、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孙权劝学 和吕蒙学有所成 。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起初吕蒙以军中多务 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表现鲁肃敬才爱才,和吕蒙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2)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3)鲁肃:敬才爱才
7、写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心的眼光看待。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 对部下要求严格 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 惊叹赞美 的态度。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9、本文主要写 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 对话 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读书学习很重要。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11、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开卷有益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