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同步练习题
鸿门宴
下载地址: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6)《鸿门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意。
③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嫌怨。
⑥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②“故”,应为“交情”;④“谢”,应为“道歉”。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加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鲰(zōu)生 美姬(jī) 飨(xiǎng)士卒 要(yāo)项伯
B.玉玦(qué) 瞋(chēng)目 目眦(cī)尽裂 孰与君少长(cháng)
C.戮(lù)力 刀俎(zǔ) 与臣有郤(xì) 按剑而跽(jì)
D.樊哙(kuài) 姓靳(jìn) 置车骑(jì) 奉 卮(zhī)酒为寿
.答案:B
解析:玦jué 瞋 chēn 眦zī 长zháng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解析①③④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⑤名词作状语,⑥使动用法。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樊哙 市刽 烩饼 脍炙人口
B.细谨 饥馑 木槿 怀瑾握瑜
C.刀俎 徂徕 沮击 含英咀华
D.揣度 渡假 度过 置之肚外
答案:B
解析:A项,刽一侩;C项,沮一狙;D项,渡一度, 肚一度。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项,“而”,①表修饰,不译;②连词,转折关系,却。B项,“因”,①副词,于是;②介词,趁机。C项,“以”,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D项,“者”,①助词,补足音节;②代词,代指人。
答案C
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台湾人民普遍感到,大陆游客来台旅游,谈吐十分得体,行为相当文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表现出良好的素质。
B.这时杨广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一天连斩十二人,只留一人,据说因其劳苦功高,发配到三千里外,不得进入中原。
C.他在这篇文章中严肃指出,中国必须强大,决不能被人牵扯着鼻子走,寄人篱下的结局,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美国移兵朝鲜,表面上是针对朝鲜核开发加强威慑力量,实际上是在加强东北亚地区的军备力量,大有项庄舞剑之嫌。
答案:A
解析:A“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此处用于大陆游客,张冠李戴。
B“劳苦功高”形容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使用正确。
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正确。
D“项庄舞剑”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使用正确。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解析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B项,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C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D项,古今义相同。
答案D
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B.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坐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帝王与臣下落座时,帝王面北,臣下面南;宾主之间落座,宾东向,主西向。
C.“参乘”也作“骖乘”,古代乘车,指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指四匹马拉的车。
D.“拜”是表示敬意的礼节,又叫拜手,后来指屈膝,两手着地,或叩头到地面。
答案:B
解析:“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解说不当,应为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帝王面北,臣下面南”解说不当,应为“帝王面南,臣下面北”。
9.仿照横线前句子的形式,另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 ,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解析横线前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偏正短语,由修饰语“位卑未敢忘忧国”和中心语“爱国情怀”组成,因此,横线处所填语句也应该是偏正短语,且修饰语是古诗文名句,中心语是后文所说的“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的“精神元素”。明确了这些,选取自己熟知的“精神元素”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古诗文名句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敬业精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
10..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所评选出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请仿照示例,结合人物的生平事迹,为项羽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他将一腔热血溅洒在秦廷;图穷匕见,他将忠义保留到倒下的那一刻。刺秦夺走了他的生命,却赋予了他传奇的一生,当历史记下了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记住了你——一位气壮山河的爱国斗士。
答案:示例:惊沉舟破釜,叹鸿门赦邦。沙场带兵可谓有勇有谋,分疆裂土敢称无愧无悔。英雄有情,那是霸王别姬的无奈;英雄重义,那是乌江共死的执着。战能破竹,败肯拱手,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① 。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体现了这一特征。对很多人来说,微阅读就是浅阅读,就是浪费时间消费段子。② ,因为即便是微小,它也有自己存在的逻辑,不仅如此,微小,也能见证大千世界。一些阅读达人号召不要迷恋微阅读,说那是“伤不起的快餐文化”,这样的态度,不是对阅读文化的不同理解,③ 。
解析第①处,根据后句“体现了这一特征”和前句微阅读的阅读方式,应填微阅读的特点;第②处,依据后面的“因为……”,应填与常人理解不同的转折句;第③处,前句有“不是……”,该处应填“而是……”,是对前句的否定,见解上要有所升华。
参考答案①它所表现的形式是短小、迅捷 ②但其内涵却包罗万象,也有深度 ③而是对这个文化消费时代缺乏应有的见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鸿门宴》中,樊哙借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的先例劝项羽不要诛有功之人。
2.司马迁《鸿门宴》中,樊哙“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表达了要讲究大礼节,不计较小礼节的观点。
3.司马迁《鸿门宴》中,沛公“__________”一句话说明了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答案:1.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2.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辞也 辞:辞谢。
B.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排。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
解析B项,“置”的意思是“放弃”。
答案B
2.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解析D项,“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意思。
答案D
3.下列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了项羽的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解析A项,“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理解错误,这是刘邦与张良、樊哙预定的计谋。
答案A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至”,到达;“不过”,不超过;“度”,估量;“乃”,副词;“督过”,责备;“去”,离开。
参考答案(1)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你再进去。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书不成,去 去:离去。
B.又不肯竟学 竟:完成。
C.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D.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亡:灭亡。
2.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B.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C.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D.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项籍小时候,学文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高力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几十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卫,收取属县的丁壮,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译文:__________
(2)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__________
.答案:1.D; 2.A; 3.D; 4.(1)项梁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里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
(2)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解析:1.亡:逃亡。
2.正确标点为: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3.应为项梁带领项籍起事,也不是立即起事。
4.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杀害的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抵挡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为这个缘故,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里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可以拿过来替他做。”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几十上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下载地址: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6)《鸿门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