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jiaoxi.com/banner/article_img.png)
力的概念及单位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8题;共0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C.马拉车向前运动,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一个物体受力,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答案】 B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此选项正确;
B、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的同时受到车向后的拉力.此选项正确;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是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此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②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③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特点和重力的作用.注意把力的相互性与平衡力区别.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只能使物体运动或静止
B.不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D.运动员踢球时,只有人的脚对球施了力
【答案】 C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力不但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选项A错误;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选项B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选项C正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踢球时,人的脚对球施了力,球也对人的脚施加了力,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掌握理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 D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下列知识: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只有在相互挤压或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才有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A、带电体对轻小物体有一个吸引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轻小物体对带电体也有一个吸引力,故A说法不对;
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磁力作用,其施力物体地磁场,故B说法不对;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静止在墙角的篮球,虽然和墙壁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故C说法不对;
D、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物体形状改变时,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辨析.
4.从运动员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 )
A.只受到手的推力
B.受到重力和推力
C.只受到重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答案】 C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所以推出去的足球不再受推力的作用。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重力和力的概念,知道有力存在的时候必须有两个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
5.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B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故C错误;
D、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效果;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在惯性;
(4)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体没有惯性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静止的物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B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故C错误;
D、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效果;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在惯性;
(4)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B.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存在力
【答案】 D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此选项正确;
B、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此选项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
D、两个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只受重力,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C.弹簧测力计只能沿竖直方向使用,不能倾斜使用
D.地球附近的物体如果只受一个力,那肯定就是重力
【答案】 D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教室并排放着的桌子,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磁铁,没有接触,但有相互作用力,故A选项错误;
B、通过实例说明,比如抛出去的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而铅球运动的路线是抛物线形状,故B选项错误;
C、弹簧测力计可以沿任何方向使用,关键是所用的拉力的方向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故C选项错误;
D、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如果地球附近的物体只受一个力,那么这个力一定是重力,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力的概念和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比如教室里挨着的桌子,没有接触的磁铁;
B、通过实例进行验证,比如抛出去的物体,不考虑阻力作用,只受重力作用,但运动路线是抛物线的形状;
C、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重力的概念进行分析;
9.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施力
B.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C.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 D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
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力的作用.此选项正确;
B、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此选项正确;
C、力的三要素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此选项正确;
D、没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分析】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弹簧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
③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合称力的三要素;
④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没有直接接触.
10.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答案】 A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物体从光滑的斜面向上滑,所以不受摩擦力.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在向上滑的同时,受到重力作用.同时物体会受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力.并且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1.从井中用绳提上一桶水时,手感到向下的拉力,这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
C.水和桶
D.绳子
【答案】 D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用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 D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
12.( 2013•贺州)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两个物体只有互相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 B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A、力不但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必定受到这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C、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铁吸引铁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4)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13.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水桶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桶
B.地球
C.绳子
D.手
【答案】 C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水桶与绳子相连,水桶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绳子是施力物体.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物体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1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答案】 A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所以不受摩擦力. 任何物体都受重力,物体下滑的原因就是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不存在摩擦力.
同时物体会受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下滑力是由于重力在斜面上的一个分力,其根源还是重力,则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力.并且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5.钦州公共自行车于2016年已启动“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运营,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对于人、自行车和道路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面受到人的压力
B.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D.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
【答案】 C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路面受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故A错误; B、人受到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故B错误;
C、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故C正确;
D、人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彼此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16.(2016•宜昌)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答案】 A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解: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C、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C正确;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此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效果.要明白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7.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D.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答案】 A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不接触的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可以不接触,A符合题意;
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C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知道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都受到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不一定成对出现
【答案】 B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B符合题意;
C、发生力的作用时,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3)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不产生力.
二、填空题(共1题;共0分)
19.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答案】 作用|相互的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打击、排斥、吸引等叫做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也就是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分别填:作用;相互的.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三、解答题(共1题;共0分)
20.“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出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出力”的说法对吗?
【答案】 解:不对.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主动实施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给予它的反作用力,而另一个物体也经常会是“无生命或无动力的”.比如,人推墙时,墙也会推人,便是如此.
【考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是在两个物体之间进行的,而且这种力的作用永远都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