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26题;共0分)
1.填空。
①有一种水果外面有很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甜酸好吃,它是________。
②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它是________。
【答案】 菠萝;兰花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菠萝的外面有很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甜酸好吃。兰花在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
2.将下列词语进行分类。
松柏 庄稼 杨柳 秧苗 竹篮 箩筐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 松柏、杨柳;庄稼、秧苗;竹篮、箩筐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应正确归类。松柏、杨柳都属于树木。庄稼、秧苗都属于田地里种植的作物。竹篮、箩筐都是竹子编织的。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归类的掌握,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理解生词。
3.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排球 足球 地球 篮球 ________
②裤子 衬衫 衣服 裙子 ________
③狮子 猴子 动物 鹦鹉 ________
④腰 身体 头 腿 ________
【答案】 地球;衣服;动物;身体
【考点】文化常识,词义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排球、足球、篮球都是运动器械。裤子、衬衫、裙子都是衣服。狮子、猴子、鹦鹉都是动物。腰、头、腿都是身体的部位。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应掌握。
4.词语巧分类。
猴子 狮子 月季 表妹 猩猩 柳树 斑马 荷花 姑姑 柏树 爷爷 叔叔
动物: ________
植物:________
人物:________
【答案】 狮子、猴子、猩猩、斑马;月季、柳树、荷花、柏树;表妹、姑姑、爷爷、叔叔
【考点】文化常识,词义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狮子、猴子、猩猩、斑马是动物。月季、柳树、荷花、柏树是植物。表妹、姑姑、爷爷、叔叔是人物。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难度不大。
5.读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李清照,号________,汉族,山东省济南________人。________(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答案】 易安居士;章丘;宋代
【考点】文化常识,夏日绝句
【解析】【分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6.填空。
《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都是我国古代一本神话集________中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表达了人们自强不息、努力进取、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答案】 《山海经·水经注》;《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考点】夸父追日,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点评】这个题是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情况。
7.读课文《狐假虎威》,完成文化常识填空。
《狐假虎威》这篇文章是一篇________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大多采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讲述带有劝诫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答案】 寓言;战国策;寓言
【考点】文化常识,狐假虎威
【解析】【分析】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大多采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讲述带有劝诫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言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动物,也可以是人、植物或者没有生命的事物,如《亡羊补牢》《天鹅、大虾和梭鱼》《坐井观天》。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需要注意积累文化知识。
8.按要求将下列书籍分类
《古文观止》 《安徒生童话》 《朝花夕拾》 《施公案》
《三侠五义》 《水浒传》 《格林童话》 《三国演义》
小说:________
散文:________
童话:________
【答案】 《施公案》《三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古文观止》《朝花夕拾》;《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考点】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着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
9.写出下列四句各用了哪种语气。
①红豆生南国 ________
②春来发几枝 ________
③愿君多采撷 ________
④此物最相思 ________
【答案】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考点】文化常识,桥
【解析】【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式的理。这几句选自《红豆》,红豆生南国是陈述口气,“几支”是疑问口气,“愿”字体现了祈使口气。“此物最相思”是感叹口气,只有红豆才最能表现相思啊!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式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认真辨析每一句的用法并学会辨析不同句式的差别。
10.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①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________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②按时间顺序:________
【答案】 桃花 荷花 桂花 梅花;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考点】桂花雨,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这个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第一题是考查了学生对花开放的时间顺序的掌握情况,这个题必须要看清楚是“开花的先后顺序”,所以要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第二题的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时间的掌握情况,这些节日一定要按时间顺序来填,要么就是由早到晚,要么就是由晚到早。但是一定不要弄混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但是要注意第二题,没有说按什么样的时间顺序来排,所以我们可以正着排,也可以倒着排。
11.拓展积累。
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以画动物而闻名,戴嵩:唐代画家,画作《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三幅名画,都是传世之作。许多画家都喜欢画动物,并以画动物栩栩如生而闻名,你知道吗?
齐白石________
徐悲(bēi)鸿(hóng)________
李苦禅(chán)________
戴(dòi)嵩(sōng)________
黄胄(zhòu) ________
张大千________
【答案】 虾;马;鹰;牛;驴;虎
【考点】文化常识,画家和牧童
【解析】【分析】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喜欢画的动物是虾;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擅shàn长画马。李苦禅 (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中国画家。擅画花鸟,阔笔写意,笔墨雄阔,酣畅淋漓,画风以质朴,喜欢画的动物是鹰;戴(dòi)嵩(sōng)戴嵩:唐代画家,画作《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三幅名画,都是传世之作。文中著名画家遭到牧童的批评,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黄胄(zhòu) 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喜欢画的动物是驴。张大千最早本名张正权,后改名张爰、张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中国画家。
【点评】这道题主要是考擦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化常识类题,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多听多记。
12.文学常识填空。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 宋;叶绍翁;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考点】文化常识,游园不值
【解析】【分析】《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题目的意思是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3.文学常识填空。
《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试着为下面的绰号找主人。
时迁 晁盖 宋江 吴用 鲁智深 花荣 史进 张青 顾大嫂
菜园子:________ 母大虫:________
九纹龙:________ 及时雨:________
花和尚:________ 智多星:________
小李广:________ 托搭天王:________
鼓上蚤:________
【答案】 张青;顾大嫂;史进;宋江;鲁智深;吴用;花荣;晁盖;时迁
【考点】文化常识,景阳冈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熟悉程度。《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著名的有菜园子——张青,母大虫——顾大嫂。九纹龙——史进,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托搭天王——晁盖,鼓上蚤——时迁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积累。
14.巧填关联词。
①大象________在公路边上能看到,________树林也能遇到。
②大象身躯________庞大,________舞姿优美。
③________困难有多大,我们________能克服。
【答案】 不仅;而且;虽然;但是;不管;都
【考点】文化常识,与象共舞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熟悉程度。不仅,而且表示连接,两者都。大象不仅在公路边上能看到,而且树林也能遇到。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大象身躯虽然庞大,但是舞姿优美。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克服。表示让步。
【点评】考查学生对关联词使用的识记,需要重点去掌握这一类题目的做法。
15.查一查,填一填。
中国是白天的时候,朝鲜也是白天。
中国是白天的时候,________也是白天。
中国是白天的时候,________是夜晚。
中国是白天的时候,________也是夜晚。
【答案】 新加坡;美国;加拿大
【考点】太阳是大家的,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亚欧大陆、非洲大陆都与中国有白天重合的时间段。与我们大致一起进入白天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大部、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西部、帕劳、关岛、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新加坡、缅甸、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部分地区、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蒙古 。一般来说,在中国附近的国家基本和我们是差不多的. 这个题涉及到中学的地理知识,不必要刻意的给学生解释,这也要看他们平时的阅读及积累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点评】这个题是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积累,了解国家的位置及当时的昼夜情况。主要是看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情况。
16.文化常识。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你接触过的童话故事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至少写三个,越多越好)
【答案】 《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
【考点】文化常识,蒲公英
【解析】【分析】童话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故事生动,形象鲜明,道理深刻,儿童最喜欢阅读。
【点评】设计此题就是扩展学生文学常识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热爱文学,热爱童话。
17.填一填。
高山上敲鼓------________
狗咬吕洞宾------ ________
【答案】 四面闻名(鸣) ; 不识好人心
【考点】文化常识,再见了,亲人
【解析】【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在山上打鼓哪都听到呀,四面闻名就是名声很响。狗咬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用来骂人不识好歹。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点评】学生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18.我能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词语。
手枪 步枪 机枪 枪手________
大炮 坦克 司令 装甲车________
哨所 蓝天 沙漠 大海________
老虎 大象 狮子 蛐蛐 ________
【答案】 枪手;司令;哨所;蛐蛐
【考点】文化常识,词义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手枪、步枪、机枪是武器设备。大炮、坦克、装甲车是用于军事战斗的。蓝天、沙漠、大海是自然景观。老虎、大象、狮子是巨型动物。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应掌握。
19.文学常识填空
《清平乐·村居》中,“________ ”是词牌名,“村居”是________ ,词的作者是________ 代词人________ 。
【答案】 清平乐;这首词的题目;宋;辛弃疾
【考点】文化常识,清平乐·村居
【解析】【分析】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作者是清代著名词人辛弃疾。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0.我会填。
《石灰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是钱塘人。他是一位民族________,也是一位政治家。
【答案】 明;于谦;英雄
【考点】文化常识,石灰吟
【解析】【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他是钱塘人。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政治家。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1.读诗文《泊船瓜洲》,我知作者
王安石,字________号________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________之一。
【答案】 介甫;半山;唐宋八大家
【考点】文化常识,泊船瓜洲
【解析】【分析】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2.读诗文《菊花》,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元稹(779—831),________字,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________”。
【答案】 微之;元轻白俗
【考点】文化常识,菊花
【解析】【分析】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3.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知作者
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答案】 太白;青莲居士;唐朝
【考点】文化常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分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4.根据课文《春晓》填空。
《春晓》的作者是________,字浩然,号孟山人,其生于________(填朝代),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答案】 孟浩然;盛唐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春晓,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春晓》的作者是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其生于盛唐(填朝代),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作者文化常识与诗歌内容的理解。
25.读古诗《咏柳》,了解作者
贺知章,字________,号________,汉族,诗文以________见长。
【答案】 季真;四明狂客;绝句
【考点】文化常识,咏柳
【解析】【分析】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诗文以绝句见长。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6.了解作者
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________三原人。
【答案】 伯循;诱人;陕西
【考点】望大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二、问答题(共3题;共0分)
27.写出十大元帅的名字。
【答案】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考点】文化常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解析】【分析】十大元帅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点评】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掌握,了解和彭德怀相关的十大元帅。
28.你还听说过有关月亮的哪些传说、故事呢?请你写下来(写的越多越好)。
【答案】 示例:嫦娥奔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玉兔捣药等。
【考点】文化常识,月球之谜
【解析】【分析】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如嫦娥奔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玉兔捣药等。示例: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于月亮传说的积累,让学生在古代文学故事中对月亮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9.能力拓展。你还知道关于月球的其他知识吗?收集一下,与同学互相交流。
【答案】 关于月球的知识示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间: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关于月球的来源: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圆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等。
【考点】月球之谜,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关于月球的知识示例:月球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月球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人造月亮:模仿月球反光的特点在地球制造出很大的镜子反射光线。月球和地球相距:384401公里。朔望各是什么现象: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从地球看去月球黑暗的一面正朝我们,这时月球完全看不见叫做朔。当地球在中间也就是月球亮面整个朝向地球我们就会看到满月,这时叫望。朔发生在初一,望发生在十五、十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月球知识的积累,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有关探索宇宙的书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0分)
30.《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作者在不止一次联想到写柳的诗句。你知道这些诗词吗?
【答案】 示例:《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考点】青海高原一株柳,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示例:《凉州词》唐代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积累的多了,就能随手拈来,为文章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