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百合花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2022-09-15 10:39:33 2145次浏览 作者:高中语文统编版

    3 百合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识记、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复述课文。(重点) 

    2. 理解小说的主题;体会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 培养纯洁美好的心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投影仪显示白色百合花的图片。(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这样符合文章的内容和寓意。)  请学生谈看图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丼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提示:这是个开放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  我们今天将学习茹志鹃的文章《百合花》。 

    二、自主学习——预习提示

    1.   生字注音   

    2.   生词注解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鹿砦:一种军用障碍物,形似鹿角,用树木的大枝杈钉成,用以阻挡步兵或军用车辆。  劈手:形容手的动作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  珠烁晶莹:像珍珠那样闪亮,像水晶那样明净。  张皇:恐慌,慌张。  憨憨:傻气,难为情。 

    1.   作家作品茹志鹃(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当代女作家。上海人。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等。 

    2.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小说集《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于是,这象征着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的:匣匣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

    三、合作学习——探究讨论 

    (一)整体感悟  复习关于小说的内容。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有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名师指引】主要人物:、小通讯员、新媳妇。  事情:小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为救人牺牲,新媳妇献被子。  是线索人物,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 

    (二)深层理解  分析情节结构,即理清作者的思路,按情节的展开  在文中划分出来,并要求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概括后要求与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师生一起分析。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第一部分(第1~23段),开端,带路。

     第二部分(第24~45段),发展,借被。 

    第三部分(第46~60段),高潮,牺牲、献被。 

    第四部分(第61~62段),结局、盖被。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献身和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小通讯员、新媳妇和三个人物形象。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再去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任务剖析  语文活动设计:掌声送给可敬的人

    1.   多媒体展示:你的掌声送给谁?请选读课文,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鼓掌的理由。 

    2.   学生阅读,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教师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内容,依据课文内容对文中的人物作出评价。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精美的语言,深人领悟文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及时点评并把握阅读的重点和方向。

    教师点拨:1)掌声送给新媳妇,因为她美丽、善良、纯洁、高尚。 在情节中,她的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条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小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  (2)掌声送给小通讯员,因为他耿直、单纯、淳朴、真挚、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皇”“这两个动词: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  教师总结  新媳妇:美丽娴静、淳朴善良,对革命队伍怀着诚挚的爱心、觉悟不断提高的农村妇女形象。  通讯员:腼腆、羞涩、耿直、单纯、淳朴、真挚、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1.   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第一次见面,小说没有直接描写,请展开想象,描写两人见面的情景,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不少于300字。

    ()              语言欣赏  通过刚才的活动,新媳妇”“小通讯员这两个人物形象已经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两个人物的。

     教师点拨:1)细节描写  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独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举其显著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  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多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回团部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第三次是看见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  通过这种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回去时给留下两个馒头,说是给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无意中摸到他给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托物思人,物存人亡,怎不让人心痛? 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另外,小说还通过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来塑造人物。  (2)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描写使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的特征,更富于生动性和真实感。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写作中多多学习借鉴,  写出令人满意、令人感动的文学作品来。  (三)写法技巧 

    1. 选材上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2. 对比手法富有诗意。如: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医生与的态度之不同。

    3. 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中心意旨

    1.       百合花在文中有什么寓意?

    教师点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具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2讨论分析本课主题。

    教师点拨: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献身和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有它独特的风格。新媳妇和通讯员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我们倍感亲切动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三、知识拓展

       了解作者,深人理解文章主题。 

    茹志鹃少时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之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担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她的文笔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新、俊逸中隐含锋芒。

    阅读全文

    精品成套资料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