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上渔者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2023-02-23 11:23:58 3303次浏览 作者:小学语文教研组
    99%的老师看了都会下载的成套备课资料: 2024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多套)
    前往下载

    图片

    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展开想象,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体会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展开想象,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江上捕鱼时的视频或图片。

    2.讲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3.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感受较深,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岳阳楼记》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二、熟读古诗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学好古诗有哪些方法呢?(解诗题、知作者、解诗意、悟诗情

    2.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读出情感。

    (3)指名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班组评议。

    (4)教师范读。

    (5)师生对读。

    三、明诗意

    1.默读古诗,圈出不明白的字词。

    2.全班交流重点字词的解释。(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鲈鱼:一种头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

    3.出示古诗,看图读诗,思考: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4.学生交流反馈。(打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5.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知道打鱼人和吃鱼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1)学习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出示图片)你们看,每天江上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指导理解“但”,在这里的意思是“只”

    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出示图片)教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捕鱼人的船是一条小船。想象:这只小舟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就像什么?(一片漂荡在江面上的小树叶;一片随时都会被风浪卷走的小木片……

    6.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明确: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江中那可怜的打鱼人吧,他们驾着小船在风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四、读诗悟情

    初读《江上渔者》,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打鱼人的深切同情。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由此创作出这首诗。

    1.当我们读着这首诗时,能否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形?“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客人很多,来来往往,鲈鱼味道鲜美)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

    2.如果你是酒楼的客人,吃着美味的鲈鱼,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打鱼人乘着的小船像一片树叶一样在风浪里漂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捕鱼人随时都有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请同学们朗读第三、四句,读出自己的感情。

    3.播放相关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相关联想,体会劳动者的艰辛。

    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点拨: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想到渔民可能随时会遭受强风雷暴的袭击;想到一叶小舟行驶的危险,随时可能翻船……

    小结:李绅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每一条鱼得来也不易呀。

    五、总结梳理,朗读全诗

    1.教师小结:面对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大家无比感慨。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作者将“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进行对比,描绘出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而又意境深远。

    2.请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5江上渔者

    江上对风波

    往来比出没

    [教学反思]

    教学《江上渔者》这首诗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渔者的艰辛,从而明白作者的意图,体会到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得很好。

    阅读全文

    精品成套资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