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册电子版

    2023-11-10 10:35:51 1606次浏览 作者:初中语文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册作为辅助学习材料,发挥着重要的训练作用。这种训练册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提高语文水平。同步训练册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成绩提升的关键。同步训练册通常涵盖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大量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牢固记忆、理解相关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课件(1-5课时) 【大单元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统编版02

    同步训练册能够强化语法技能。语法是语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语法掌握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训练册中设计的语法练习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语法规则,提高语法应用的准确性。

    同步训练册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中的一项关键能力,不仅对应试有着重要作用,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训练册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涉及多种文体和题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步训练册通过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促使他们形成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语文学科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步训练册对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取决于学生的使用方式和学习态度。如果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同步训练册,有目的地进行练习,那么通常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同步训练册有助于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从而可能对语文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如果只是机械性地完成练习而不理解其中的原理,效果可能不如预期。

    总体而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册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语法技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拓展思维,同步训练册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朗读宝拼写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guàn) 担者三夫()

    B.无穷(kuì)  朔东(cuò)

    C.军士吏(bèi)  将军亚夫持兵()

    D.可得而犯()  沉沙铁未销()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C.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D.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面四个句子中有两个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

    (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6.结合语境仿写句子,使之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气节是冬雪中绽放的红梅,气节是海浪中坚守的礁石_                ,             

    7.根据要求默写。

    (1)        ,恨别鸟惊心。 

    (2)我报路长嗟日暮,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的诗句是        ,          

    (5)《春望》中写出了作者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得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指通豫南达于汉(     )

    (2)曾不能魁父之丘(     )

    (3)寒暑始一反焉(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  不思则罔

    B.置土石  始一反

    C.相许  吴广以为

    D.君之力  固国不山溪之险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3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14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

    丁用晦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有删改)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当官的人。③赆(jìn):赠送的路费或财物。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棋侣吕必不顾局矣

    (2)因易一子以自胜

    (3)吕请棋处士他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17.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困于心,于虑  衡:                              _

    (2)四夷俱  服:                           

    2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21.乙文开头运用比喻有什么作用?

     

     

    22.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三、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

    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答案

    1、C   2.D  3.B  4.D  5.(1)①把“无时无刻”改成“每时每刻”或“时刻”;②把“忘”改成“记得”。(3)去掉“非常”,去掉“完全”。 

    1. 气节是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气节是荒漠中挺拔的胡杨。 

    7.(1)感时花溅泪 (2)学诗谩有惊人句

    (3)折戟沉沙铁未销 (4)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5)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8.构筑房舍;傍晚。9.A

    10、(1)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  削减   (3)更替

    11.D

    12、(1)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_

    (2)我和你们尽力挖平这两座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_

    13、(1)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2)以孀妻之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14.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15.(1)认为,以为 (2)私下,暗地里

    (3)到……去,往,去到

    16.答案: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联系《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分析,可知“易”译为“更替”。联系《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分析,可知“未足”译为“不值得”。

    17.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18.示例: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处士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19.(1)通“横”,梗塞,堵塞,不顺

    (2) 臣服,服从

    20.(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21.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22.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23、略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