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小螺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中,《小螺号》这个教案为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亮点和学习成果。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学生们在音乐领域不仅仅是学到了演奏小螺号的技能,更是在音乐的世界里收获了无穷的乐趣和体验。
教案首先通过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环节引导学生们进入音乐的氛围,以轻松的方式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学生们可以通过模仿小螺号的声音,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融入音乐学习。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如何正确吹奏小螺号,更通过学习乐曲的演奏,培养了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通过演奏小螺号,学生们锻炼了手部协调能力,培养了音乐感知的敏感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乐曲,教案设计了歌曲的分析环节。通过讨论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情感表达,学生们在课堂中形成了对音乐语言的初步认识,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小组合作演奏环节,学生们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协作演奏小螺号。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了音乐的力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小螺号》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欢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歌中活泼欢快的情绪和在海边生活的情趣。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用轻快、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2、学生能够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海螺图片。
教师提示:学生认识螺号是用大海螺做成的号角,在海边的人常常用螺号传递信息。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的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分成几部分?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说出这首歌曲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复。
3、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难点练唱。
(1)练习大跳音程。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大跳音程的音准,请学生注意听,听完以后再开口演唱。先听琴,老师弹奏音程后学生再开口演唱。
(2)练习长音。
教师指导:学生唱准每一个乐句最后一个音的时值,包括第一乐段“回啰”这两个字要唱得轻快。
5、学生跟琴声练唱。
教师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6、歌曲处理。
第一乐段(1—16小节)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指导学生用舒展优美、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的。
三、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播放《小螺号》动画,学生观看。
3、播放《小螺号》伴奏,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四、分组演唱
学生分小组唱,互相进行评价。
五、《小螺号》创编表演
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六、课堂小结
海边的生活非常的有趣,这首欢快活泼的《小螺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海边,最后,让我们在歌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小螺号》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乐句4小节,曲调规整。第一乐句的节奏型 贯穿于四个乐句之中,紧凑的节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于弹性,情绪欢快跳跃。第三、四乐句采用了旋律的重复变化,尤其是第三乐句句中的七度大跳,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盼望阿爸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乐段节奏拉宽,每句的尾音音调拉长,使人感到旋律舒展而又优美,波音的运用更营造了沙滩的宽阔和湛蓝的海水这一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然后曲调从“6-5-3-2”逐渐下移。最后结束在“1”音上。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欢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歌中活泼欢快的情绪和在海边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用轻快、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2.学生能够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海螺图片。
学生认识螺号是用大海螺做成的号角,在海边的人常常用螺号传递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做好学习准备,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的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分成几部分?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说出这首歌曲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复。
3.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难点练唱。
(1)练习大跳音程。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大跳音程的音准,请学生注意听,听完以后再开口演唱。先听琴,老师弹奏音程后学生再开口演唱。
(2)练习长音。
教师指导:学生唱准每一个乐句最后一个音的时值,包括第一乐段“回啰”这两个字要唱得轻快。
5.学生跟琴声练唱。
教师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6.歌曲处理。
第一乐段(1~16小节)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指导学生用舒展优美、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的。
7.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8.播放《小螺号》动画,学生观看。
9.播放《小螺号》伴奏,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10.学生分小组唱,互相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唱歌,并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
三、《小螺号》创编表演
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海边的生活非常有趣,这首欢快活泼的《小螺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海边,最后让我们在歌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对歌曲意境和主题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发现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小螺号》教学设计
课题 | 11.小螺号 | |
教学目标 | 学唱歌曲小螺号,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热爱家乡的水之源,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学习用上滑音、波音等装饰音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 |
教学重难点 | 1、感受和表现欢快活泼的情趣。 2、掌握波音上滑音在歌曲中的表现力。 3、掌握多变的节奏,准确的演唱歌曲。 | |
学情分析 | 学生掌握波音上滑音较难
| |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 分组学习 一课时
| |
教学准备 | 课件 电子琴 | |
学法指导 | 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归纳法等 | |
教学过程 | ||
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 蔚蓝的大海边、有金黄色的沙滩,在沙滩上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贝壳,它们静静地躺在那儿,沙滩上的沙子软绵绵的,踩上去就像在被子上一样,十分舒服。还有那海风吹拂过脸庞,为你轻轻擦去汗水,那感觉真叫一个爽。同学们你们够受到了吗?跟着老师的音乐一起去海边走上一圈吧! 2、图片导入《浪花一朵朵》边弹吉他,调动学生气氛! 3、同学们你们去这么美丽的沙滩上玩耍高兴吗?看看生活在海边勤劳的渔民们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呀?(捡贝壳) 勤劳的人民把贝壳捡来制作出了很多偏亮的手工艺品,(出示贝壳制作的手工艺品图片) 4、在这些工艺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有海螺,(出示海螺) 你们听,海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wu……) 5、模唱练习(跟琴模唱) 同学们你的小螺号吹的真棒,吹的让人陶醉。 6、今天啊老师要带你们学习一首有关于“螺号”的歌曲 初听《小螺号》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设问:请同学们静听歌曲,听完之后请你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海鸥在飞,浪花在笑,唤船归来,阿爸快回来。) 7、(模仿唤船的声音)师生互动(为表现好的组发一“小贝壳”) 这首歌好听吗?老师都认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唱一唱了, 8、聆听学唱第一部分(播放课件) (1)学习上滑音 6 3 3 | 6 3 3 小 螺 号 小螺 号 师:小螺号是活泼的、俏皮的,请同学们听听螺号俏皮在哪里? 教师范唱带上滑音和不带上滑音的乐句。 学唱解决上滑音,(用手指画上滑音)感受上滑音的感觉 师:对啦!这个符号有一个好听名字,叫上滑音,找一找哪些地方有上滑音。有上滑音让这首歌更好听,上滑音在演唱的时候要自然的向上滑动,有甩出去的感觉,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生齐唱有上滑音的地方)如: 9、完整演唱第一部分(加上手指画的动作)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在小螺号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海滩哪里又有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 10、学唱第二部分(出示图片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啊,(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吹起了螺号,心里美也) 教师范唱,有波音记号和没有波音记号的两段旋律让学生感受哪个好听。 11、学习波音记号 解释波音记号的效果 = 跟着钢琴学唱波音的效果。 12、重点解决本乐句的连音线三拍半的节奏掌握, 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是不是一望无际的,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仿佛看的远,唱的也要长些,教师示范,(唱足三拍半) 跟琴唱,请个别学生唱,(完成后奖一个小贝壳) 13、完整演唱第二部分。可适当加入动作表演,准确的演唱。 14、完整演唱全曲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前半部分伴奏。 2/4 ОΧ ОΧ|ОΧ ОΧ|ОΧ ОΧ|ОΧΧ ΧΧ| 五、小结 今天我们用“螺号”吹出了动听的歌儿,同学们开心吗? 大海是无数江河汇聚而成的,那里生活着无数的鱼类,保护蔚蓝的大海就要从保护江河开始,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护水源,保护江河还有大海,让我们再次唱出,我们心中的小螺号。 六、教师宣布下课。 | ||
板书 设计 | 11.小螺号 2/4 ОΧ ОΧ|ОΧ ОΧ|ОΧ ОΧ|ОΧΧ ΧΧ| | |
作业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对于学生们都很熟悉的歌曲,如何能够更好的开展新颖的拓展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从更多的前辈身上吸取经验,弥补不足。 | |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