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03-22 09:34:39 2280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下载地址:我爱这土地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大堰河甘甜的乳汁滋润(  )了艾青的童年,故乡秀美的山水蕴育了他的才情。他在《少年行》中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双尖山保佑你们平安无恙,/等我也老了,我再回来和你们一起。”他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说:“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小的乡村——/bēi(  )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它像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乡村。/它存在于我的心里,像母亲存在儿子心里。”

    ②土地、阳光、lí(  )明,艾青“用嘶哑的喉咙”为黑暗中的祖国呼唤“火把”,“常含泪水”把赞美诗呈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之一。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第①段第一个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4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3.下列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4.第2节与第1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2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土  地

    大地

    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

    连绵起伏,波涛汹涌

     

    祖辈们和树木花草

    一起扎根

    草木春茂冬枯

    人在一代接一代

    繁衍

     

    父母,是一段

    枯老的树干

    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

    站在父母的肩上

    以向上的姿势飞翔

     

    风,从远古吹来

    我用嫩叶为帆远航

    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

    土地的深处

    5.第1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6.从第1、2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

     

     

     

    7.诗歌第3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8.从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

     

     

    表达交流

    9.下面是我国有关“土地”的诗歌和故事,阅读后从文化层面说说土地的象征意义。

    材料一 艾青《我爱这土地》

    材料二 (重耳)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史记·晋世家》)

    故事大意:晋公子重耳在逃亡途中,经过五鹿时疲饿交加,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把泥土盛在器皿中进献给他。重耳大怒,随从赵衰说:“送给您土,是说您拥有土地的意思,您跪拜接受吧。”

    材料三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答案:

    1.(1)rùn 卑 黎

    (2)“蕴”改为“孕”。

    (3)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之一。(或:他的诗在世界诗坛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2.D 解析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诗人自己。

    3.C 解析 这只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诗人借鸟抒发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而不是“可怜”“唤起人们的同情”。

    4.如果说第1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2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2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升华。

    5.不矛盾。“静止”说明大地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则描写了大地的外在形态。

    6.大地有着连绵起伏的外形,繁衍着树木花草和生生不息的人类。

    7.比喻。把“父母”比喻成“枯老的树干”,形象地刻画出父母辛苦过后老去的容颜,蕴含着儿女对父母深深的爱;把“我”比喻成“新枝”,表现出“我”作为新生力量的蓬勃生机。

    8.大地象征着祖国;诗中“父母”不仅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也可作为故乡的象征。

    9.祖国 王权(权力) 人民

    10.C 解析 根据前半句中的喻体选择与之对应的短语。如“雄鸡”“唤醒沉默”,“骏马”“挣脱羁绊”,“巨龙”“叱咤风云”。


    下载地址:我爱这土地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同步训练(含答案)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