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荡秋千教学设计
展开《荡秋千》教学设计
教师:高梦涵
年级:四年级(上)
课题:《荡秋千》
教材版本:人音版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在成长中逐渐增强。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如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学生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储备和音乐素养,因此,可以增强节奏游戏、编创活动、识别相同乐句等教学方式的分量,通过电子白板交互,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教材分析: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的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他两个乐句完全一致。旋律的调式音阶为“1 2 3 5 6 1”,五声宫调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聆听、演唱、表演中,感受仡佬族民歌的特色,理解民族音乐多样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节拍训练、小组编创,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荡秋千》 ,并体会仡佬族儿歌的情感。
3、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演唱歌曲《荡秋千》,准确演唱大跳旋律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够合作为歌曲编创简单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
理解并正确演唱含有大跳音程、八分休止符的旋律。
教学难点:
以探究或师生合作的方法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题是童心,这首仡佬族儿歌《荡秋千》反映了仡佬族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四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创设下去仡佬族游玩、和仡佬族儿童交朋友、做游戏的情境,贯穿整个音乐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童心、提高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在导入环节,设置节奏通关游戏、和打招呼游戏,既是学唱歌曲的热身,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唱环节,通过荡秋千的特点辐射到歌曲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编创舞蹈,在少数民族这一情境中载歌载舞。通过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到课堂结束时情感升华,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本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 走进课堂
1、师生问好歌。
2、聆听音乐《爱我中华》,带着问题走进音乐课堂。
设问: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生集体回答五十六个民族,并举手回答分享知道的少数民族。)
3、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请同学们观察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民族?”
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老师揭晓答案并板书:仡佬族。
二、走进仡佬族
1、节奏桥
师:“看来想要进入仡佬族没有那么容易,必须得踏过这座节奏桥,老师想请四位小勇士来帮助同学们解决这四段节奏桥。”
课件出示节奏桥节奏。
学生分别举手回答;全班完整读出节奏桥节奏。
2、打招呼
师:“我们汉族的小朋友来到仡佬族,首先应该打个招呼。”
课件出示汉族小朋友打招呼旋律。
教师范唱旋律,设问: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节奏和刚刚走过的节奏桥是一样的。)
学生跟琴演唱旋律并填词演唱。
师:“让我们来看看仡佬族小朋友是怎么回复我们的?”
课件出示仡佬族小朋友打招呼旋律。
学生跟琴演唱旋律并填词演唱。
师:“同学们,仡佬族的小朋友喊我们去做什么?”
学生集体回答荡秋千,引出课题。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荡秋千》
设问:1、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回答)
2、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欢快地)
2、复听歌曲
多媒体播放音乐《荡秋千》
设问:你能为歌曲划分乐句吗?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为歌曲划分乐句)
3、教师范唱
设问:1、你发现了似曾相识的乐句吗?
(生回答第一乐句和打招呼的乐句很相似)
教师解读第二小节的不同之处。
2、你能找出重复的旋律吗?
(生在电子白板上用同样颜色的笔标出相同的旋律)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旋律
(1)师:荡秋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上上下下、高高低低
演唱旋律,设问:歌曲中哪一个乐句最能表现出荡秋千上上下下的特点?
(学生回答第二乐句)
演唱旋律并画旋律线,感受哪一个乐句旋律起伏最大?
师解释第二乐句起伏最大,因此最能表现出荡秋千上上下下的特点。
多媒体出示图形谱,师生画旋律线演唱。
(2)师:荡秋千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轻快、利落
师:“那么歌曲中什么地方能体现出荡秋千轻快、利落的特点?”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八分休止符。
教师范唱有无八分休止符版本,引导学生体会八分休止符短而轻。
跟琴完整演唱旋律。
2、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生复习四二拍强弱,引导学生按强弱规律读歌词。
3、学生自主填词演唱,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单句教唱。
4、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4、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荡秋千》
四、编创活动:去仡佬族载歌载舞
1、师:“少数民族人是怎样歌唱的?”
学生自主回答:载歌载舞
2、讨论: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为歌曲设计舞蹈。
小组展示。
3、师生合作表演歌舞
4、完整表演歌曲《荡秋千》
五、拓展延伸:仡佬族相关知识
1、出示课件,师讲解仡佬族的地理位置、语言、食物、特殊文化、传统音乐等。
2、布置作业:找一找仡佬族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小结
1、师:“今天我们在仡佬族游玩,你们都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
2、师总结:“老师相信同学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和仡佬族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我们和仡佬族小朋友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多样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反思: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创设了“去仡佬族游玩”的情境,学生在和仡佬族小朋友交朋友、做游戏中学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情感升华(理解民族文化多样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结束课堂。本节课的情感体验是贯穿始终的,学生能够在整个课堂上感受体验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通过荡秋千的两大特点,延伸到课堂的两大重难点。通过荡秋千上上下下的特点探索含有大跳的难点旋律;通过荡秋千轻快利落的特点体验八分休止符节奏的处理。学唱前利用节奏桥、打招呼等音乐小游戏,学生能够初步体验感受歌曲。学唱后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学生能自主编创舞蹈,并将汉族的拍手游戏与仡佬族荡秋千游戏结合,说明学生已经在课堂中理解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重要性。这首歌曲本身极具童趣,蒙上仡佬族神秘的面纱后,学生更加渴望去探索、感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总结到,他们在情境中、游戏中学会了歌唱、编创舞蹈、仡佬族的相关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感。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大家来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声部学唱,两声部合唱,课外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大雁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大雁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学习,聆听歌曲,学唱歌曲,拓展活动,编创歌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 水上的歌小螺号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 水上的歌小螺号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初步感知歌曲,探究表演,展现自我,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