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春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春习题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知能优化测验,综合技能提升,核心素养专练,百草丰茂,随君直到夜郎西,江春入旧年,小桥流水人家,深秋晚景图,对友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dàn 竦峙 (2)藤 鸦 (3)luò tí (4)kuò 悬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词。(1)水何澹( )澹,山岛sǒng zhì( )( ) 。(2)枯téng( )老树昏yā( ) 。(3)杨花落( )尽子规啼( )。(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xuán(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或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到达,登上。B. 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C. 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D. 次北固山下:游玩。
【点拨】“次”意为停宿。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是曹操,他是西汉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B. 马致远,号东篱,清代戏曲作家、散曲家。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题目中的“龙标”和诗句中的“龙标”都是指唐代县名。D.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点拨】A项曹操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B项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C项题目中的“龙标”指唐代县名,诗句中的“龙标”指王昌龄。
4. 默写。(1)树木丛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长江的辽阔宽广、波平浪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5.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1)这首诗中“观”有什么表达效果?
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秋风阵阵,树林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 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点拨】本题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
6.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1)诗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是哪一句?
【点拨】本题要准确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情感。“小桥流水人家”本为温馨之图景,但这种温馨与作者无关,作者此时羁旅远游,思乡之情郁结于心不得排解,别人的温馨更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悲苦,所以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正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点拨】本题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7.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的词句的锤炼上,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请从炼字的角度,尝试分析《天净沙•秋思》这一写景之妙。
“枯,老,昏,古,瘦”,每一个字都让人感觉愁重十分,每一句都让人情不能自已,整篇更让人泣不成声。最绝处在马之前用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人之瘦,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深究此文,不由得让人深受感动潸然泪下。
8.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3页第8-9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这两首诗都是写离愁别绪的,但抒情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直抒胸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郑谷的诗则偏重间接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品味诗歌情感。李白的诗结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知,作者此时不在友人的身边,于是作者把自己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伴着友人一起去那夜郎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关心、思念。郑谷的诗结合“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的翻译“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要奔向西秦”可知,此时作者和友人面对面告别,一个奔向西秦,一个南下潇湘,故表达的是一种分离的愁苦之情。
(2)李白的诗以描写“杨花”“子规”起笔,除了点明时令外,还有什么用意?
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牵挂和担忧。
9. 以下两首诗同是写“秋”,但两位作者的心境不同,试说明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 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示例一:我更喜欢《天净沙•秋思》,这首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阳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动静相衬,借景言情,从中透出哀愁的情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示例二:我更喜欢《秋词》,这首诗写出了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与由此引发的诗人的豪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美妙的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拨】《秋词》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独特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豪迈乐观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则借景抒情,借秋日凄凉、萧索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喜欢哪一首”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联系自己对诗作的阅读感受,根据自己的理解,答出自己的观点,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成理,语言顺畅连贯即可。
10. 【语文素养•文化传承】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 知各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召开”改为“举行”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点拨】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所以应该在落款的日期上方署名“校学生会”。
在落款的日期上方署名: 校学生会。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____
【点拨】由“孤帆”可以判断交通工具为船,由“脱鞍”可以判断交通工具为马。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习题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课内知识优化练,课外阅读拓展练,语文素养专项练,调停调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优质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优秀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说课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优质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优秀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