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三角形的性质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2.3 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2.6 等腰三角形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2.7 直角三角形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2.10 轴对称和轴对…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12.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案及反思
展开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
3.经历作图、比较、证明等探究过程,提高分析、作图、归纳、表达、逻辑推理等能力;并通过对知识方法的总结,培养反思的习惯,培养理性思维.
4.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从而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二、提出问题
根据上面的结论,提出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如果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三、传授新知
探究1:请每个同学使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一个三角形ABC,使它满足AB=70mm,∠A=60°,∠B=80°.然后每个同学把△ABC剪下来,并与邻座同学的三角形互相叠放在一起,它们互相重合吗?
我们发现它们能彼此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由此总结出:有两个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或ASA).
例1、已知:如教材84页图12-27,AC∥BD,AB交CD于点O,且AC=BD.
求证:△AOC≌△A′B′C′.
类似的,我们可以总结出: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例2、已知:如教材85页图12-29,AC=AD,AB平分∠CAD.
求证:(1)△CAB≌△DAB;(2)∠C=∠D.
探究2: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个△A′B′C′,并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例3、如下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口头表达理由,由教师板演推理过程.
要求学生参照前面的例子,完成教材87页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不难推导出: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角边”或“AAS”).
例4、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求证BC=AD.
例5、已知:如教材89页图12-35,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1)AB=CD;(2)∠B=∠D.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总结出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2章 证明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2章 证明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合作交流,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整式的乘除12.5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整式的乘除12.5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探究新知,问题探究与研究性学习,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整式的乘除12.5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整式的乘除12.5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因式分解的概念,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