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小数——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进一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物品,经历用“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物体长度的过程。(3)初步了解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用几米几分米几厘米表示的物体长度,改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出来。2.难点:注意小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卷尺。【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数家族的,还记得是谁吗?学生回答:小数。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数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开门见山引入课堂,承前启后)二、探索新知1.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用直尺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①直尺太短。②课桌长度不是整数。(2)请学生口答:1000÷10= 100÷10= 10 ÷10= 1÷10=(3)总结: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常用小数表示。2.填空。学生独立完成。(1)①1角=( )元②3角=( )元③9分=( )元(2)①1米=( )分米②3分米=( )厘米③5分米=( )米(将以前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巩固,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3.读一读。(1)出示教材图片,读一读。(2)把上面物品的长度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学生试写。教师视情况讲解:①1.95米写出单位进制并演示数字1、9、5的意义。说明小数点要点在“米数”的右下角。②0.18米写出单位进制并演示数字1、8的意义。说明不够1米时,就用0来表示。小数点要点在“0”的右下角。③2.60米写出单位进制并演示数字2、6、0的意义。思考:与2.06的区别。学生思考:2.60表示2米6分米,2米60厘米。2.06表示2米6厘米。它们都是两位小数。说明:计算单位为“米”。小数点要点在“米数”的右下角。末尾的“0”可以不写。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都有两位小数。注:2.60称为两位小数,2.60可以省略后面的0不写,这时为2.6,称为一位小数。(3)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两位小数。8.9 0.4 2 13.4600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数?(1)写下身高。你还知道哪些人的身高?小组间交流、记录。有几种记法?①用厘米记录。②用米记录。(2)测量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保护这两扇珍贵的窗户。知道自己的视力吗?把自己的视力写下来。(将敏感的话题引入课堂,提醒学生注意视力保护)三、实践与应用1.测量教室门的宽、黑板的长和课桌的高,用小数表示,并读出来:(1)老师和两个同学一起测量门和黑板,并记录。(2)课桌由学生自己量,并记录。2.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米=0.90米 4毫米=0.04米75毫米=0.075米 5厘米=0.5米4角6分=0.46角 5角=0.50元178厘米=1.78米 549分米=5.49米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小数王国里学习了小数,那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心中放一场电影,想想这节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大,下课以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找小数的影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