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 语文 / 六年级下册第1讲-诗歌的初步把握(浅显的诗歌)-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 / 语文 / 六年级下册第1讲-诗歌的初步把握(浅显的诗歌)-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的基本简介,诗歌的历史起源,诗歌的主要特点,诗的节奏,诗的结构,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分类,古诗赏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有着各种不同的小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
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传统的诗被称作韵文,和散文不同之处在于有独特的结构、节奏和韵律。欧洲语言的字词本身有重轻音节的区别,因此西方的诗也特别着重字词的节奏。
传统诗对每一句的字节的数目,以及句子的数目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利用整齐的句子或不规则的长短句来达致节奏上的美感,如西方的十四行诗,和中国的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格式。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古代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
* 现代诗歌的分类 1.按国别可分为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2.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诗歌内容。 3.按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它们都具体体现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
1.诗歌的主要特点?2.诗歌的分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怎样快速把握诗歌情感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依依惜别,思亲念友,无限喜悦,标题显情感,注解点情感,羁旅漂泊的愁思,情语明情感,倍加凄凉,仕途失意,意象寓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内容整体把握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咏白海棠林黛玉,这是一首什么诗,饮酒晋陶渊明,学过哪些诗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把握诗歌情感课件(28张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把握诗歌的情感,答题指津顺口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