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与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双图设计,小试牛刀,练习巩固,板书设计,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
学校
康庄中学
教师
郭华
学科
数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三
教材
北京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学达到:问题情境的设置唤醒学生记忆,让学生在画图、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作图的依据。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
分析
在尺规作图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材设计了许多让学生经历尺规作图的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作三角形,作等腰三角形,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形的内切、外接圆等,感受到尺规作图在数学中的一定作用,获得了从事尺规作图活动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学生情况
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教材(101-109页)介绍了如何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习了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习了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习了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给三边作三角形。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图的步骤,具备了基本的作图能力,并能简单的表达作图过程,说明作图的依据,为复习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3.教学方式及
教学手段说明
(1)教学方法:练习导引复习法(在练习中导引学生复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本节学习目标)
(2)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展示交流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中考基于“课标”而课标要求了五个基本作图,它们是作图的基础,是解决更为复杂的尺规作图的基础。作为一节复习课不但要注重基础的扎实,而且还应注重它的运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1)再认识什么是尺规作图;经历五个基本作图的复习与巩固;学会利用基本图形完成要求的做图。
(2)对尺规基本作图题,能口头表述作法,并能正确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作图依据。
过程与方法:经历五个基本作图的复习与巩固,感受尺规作图的几何意义,规范学生的作图语言,积累一些尺规作图的方法与经验,明确作图的依据,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尺规作图,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作图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五个基本作图的运用,画图,并写出作图的依据。
教学难点
(2)教学难点:按要求用尺规画图,理解尺规作图的依据。
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在课堂中我力图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选用师生合作探究,发现概括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直尺圆规铅笔
四、教学双图设计
活动一、知识回顾、铺垫迁移
回顾基本作图
活动二、画图探究,整体感知
基本作图的运用
活动三、中考探究,提升认知
直击中考
活动四、归纳本质,总结方法
总结方法
活动五、小试牛刀,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知识回顾、铺垫迁移
活动二、画图探究,整体感知
活动三、中考探究,提升认知
活动四、归纳本质,总结方法
活动五:小试牛刀,练习巩固
什么是尺规作图?
学生回答: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来作图
我们都学过哪些基本作图?
学生回答: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用直尺圆规完成以下做图。并说明作图依据。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已知三边,求作三角形
通过练习方式复习尺规作图的四个基本作图学生在八年级上册接触过五个基本作图,但是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一部分同学遗忘,这时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起了作图的步骤,同时也在其中体会到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而在本节课当中,教师应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画图步骤,并能熟练说明作图的依据。
活动二、画图探究,整体感知
例题:已知:∠AOB及边OB上一点C。
求作:∠OCD,使得∠OCD=∠AOB
要求:1、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做法;
2、请你写出作图的依据
依据:
学生:学生按要求利用尺规做图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能够说明自己作图的依据。
(2017年16题).下图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求作的外接圆.
作法:如图.
(1)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
(2)作直线,交于点;
(3)以为圆心,为半径作.
即为所求作的圆.
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
分析:找到外接圆的圆心是本课的关键
学生: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垂直平分线的定义;90°的圆周角所对弦为直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答案不唯一)
方法:按要求画图,画出一步,写出一个依据(定理、公理或者基本事实)
实质:图形语言 转换 文字语言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 (2016年16题). 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 。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明确尺规作图的作图工具
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最终达到掌握并灵活应用的目的。为本节课做好知识的铺垫。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中考题的探究分析明确中考方向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文字和读图相结合的能力
从感性理解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有效的解题方法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起到巩固加深理解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
尺规作图
一、归纳小结 二、 基本作图 三、 例题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说明
A
B
C
A
B
C
师评
课堂发言反映出的思维深度
强
一般
弱
课堂发现问题的角度、能力
多、强
一般
少、弱
课堂检测的正确性
高
一般
低
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高
一般
低
小组互评
小组发言的次数、质量
多、高
一般
少、低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多、强
一般
少、弱
讨论与交流的深度
强
中
弱
帮助同学的次数、质量
多、高
一般
少、低
自评
参与学习的兴趣
强
中
弱
独立思考的习惯
强
中
弱
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多
一般
少、无
倾听、理解他人见解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强
一般
弱
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强
一般
弱
八、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画图说理,学生从学过的基本作图开始研究,从多角度思考符合要求的图形的画法,充分调动学生运用知识的积极性,避免死学书本的东西,没有创新的能力。
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增进情感增强自信,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交流想法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在活动中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加强小组团队的凝聚力。
学生们从作图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经验,并从理论上验证自己的方法,体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让学生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将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总结规律转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再学习提供了探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心理体验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9讲《规律总结》第3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4页。
这是一份第9讲《规律总结》第2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9页。
这是一份第9讲《规律总结》第1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