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教版 (上海)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同步训练题
展开课后作业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番茄汁B.矿泉水C.牛奶D.蒸馏水
【难度】★★
【答案】B
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到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解度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难度】★★
【答案】B
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降温至0℃,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的滤液是 ()
A.饱和溶液B.纯水C.不饱和溶液D.无法确定
【难度】★★
【答案】A
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常采用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
【难度】★
【答案】蒸发结晶法或降温结晶
(2010•金山区二模)常温下属于结晶水合物的是()
A.氯化钠B.无水硫酸铜C.明矾D.金刚石
【难度】★
【答案】C
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以采用()
A.过滤B.蒸发C.结晶D.蒸馏
【难度】★
【答案】D
50℃的饱和石灰水100克等分为两份,将一份降温到20℃;另一份加入生石灰1克,温度仍保持5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答案】D
下列不属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是()
A.洗气B.过滤C.结晶D.振荡
【难度】★
【答案】D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错误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
B.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
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D.用试管收集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
【难度】★
【答案】B
一定温度下,向右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难度】★★★
【答案】D
蔗糖的质量/g
溶解度
(g/100水)
(奉贤·二模)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CD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D.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难度】★
【答案】D
(2014年徐汇区二模)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③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难度】★★
【答案】B
(2016松江一模)t2℃时,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如右图所示),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A.甲析出的固体比乙多
B.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C.t2℃时,甲、乙所含溶质相等
D.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难度】★★
【答案】D
(12·中考)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难度】★★
【答案】①<能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增加②小降温(或加压)a
(10·中考)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②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__g.
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 。
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Ⅰ.c>d= b >aⅡ.c=d >a= b
Ⅲ.c>a>b= dⅣ.c>a= b>d
【难度】★★
【答案】(1)30(2)15 (3)加水(或升高温度)(4)Ⅲ
乙
甲
甲
10℃
30℃℃℃
10℃
A B C
(2016嘉定一模)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_________乙(填“=”或“>”、“<”);
②若将B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入物质甲___________克;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时,上述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_________C(填“=”或“>”、“<”,下同)。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_______C;
⑤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_______乙。
【难度】★★
【答案】>10饱和=><
(闵行一模)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由图二可知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乙
乙
(4)在室温时,将盛有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各两支,分别放入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中。根据图二判断,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Ⅰ.甲、乙都是饱和溶液Ⅱ.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Ⅲ.溶液质量:甲>乙Ⅳ.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难度】★★★
【答案】(1)B (2)甲(3)冷却热饱和溶液
(4)A (5)Ⅱ、Ⅳ(全对给1分)
(13闵行二模)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溶解度g/100g水
85.5
31.6
36.0
NaCl
KNO3
0 20 50 温度/℃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利用溶解度曲线进行了以下实验:
加2.5g KNO3
搅拌(20℃)
10mL水
x
再加2.5g KNO3
搅拌(20℃)
y
升 温
至50℃
z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若将此时溶液稀释到5%,则需加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5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D.物质的溶解度
【难度】★★★
【答案】(1)31.6g/100g水(2)y、20%、37.5g
(3)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4)B
(2016奉贤一模)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g/100g水。
Ⅱ. 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Ⅲ.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难度】★★★
【答案】49.(1)36(2)(3)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4)36~36.3(5)不饱和(6)9(7)C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I.冷却结晶II.蒸发结晶III.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采用右图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
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 剩余海水中氯化
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_____________g。
③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I.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II.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__________g(保留整数)。
I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用“①”、“②”、“③”表示);。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将20℃的水改为80℃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难度】★★★
【答案】Ⅱ500增大13②=③﹥①B
(普陀·二模)溶解度曲线能直观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请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指出右图中的一个错误并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③_________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④60℃时,将80 g 甲物质放入8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
液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g。此时,若要进一步增大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①溶解度的单位应该是g/100g水 ②小于 ③40
④128,增加溶剂或者升高温度
(2016崇明一模)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与水相关。请回答: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溶解
蒸发结晶
操作a
I.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II. 三个步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⑤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60
0
20
t1
t2
温度/℃
S(g/100g水)
I.在_____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II.t1℃时,将50g固体甲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
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III.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
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IV.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变大
⑥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丙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蒸发10g水
蒸发10g水
蒸发10g水
20℃一定质量的丙的溶液
析出1g丙
共析出5g丙
共析出mg丙
……
I.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的数值是________。
II.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
【难度】★★★
【答案】(1)略(2)吸附作用(3)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4) 过滤 (13)玻璃棒
(5)20 80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B
(6)不饱和 9 C
(嘉定·二模)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
①20℃时,________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填“a”或“b”),在该温度下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 3 \* GB3 ③在15℃时,将5克乙物质放入盛有1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①A ②b,加溶剂水或者升高温度 = 3 \* GB3 ③20%
(2016长宁一模)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物质的溶解度a_______b(填“>”或“<”或“=”);
②t2℃时将28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g,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t1℃时,欲将c物质在m点对应的溶液变为p点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④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中的各项关系符合b>a>c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Ⅰ.溶质质量 Ⅱ.溶剂质量 Ⅲ.溶液质量 Ⅳ.溶质的质量分数
⑤欲配置100g质量分数为15%的a物质的溶液,所需a物质____________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可选择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mL(填50或100),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1)< (2)75 1:2(3)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4)Ⅰ、Ⅳ
(5) 15 85 100 加速溶解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甲
__________________
乙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丙
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3
5
9
15
23
初中4.2 碳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4.2 碳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g/100g H2O,5H2O=32g×=50g,25g;443,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1 水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1 水当堂检测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