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0再塑生命的人 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062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0再塑生命的人 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06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目标导学一赏析语言,目标导学二探究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活动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找出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披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卡片,补充介绍作者及莎莉文老师。
引导学生多层次朗读课文。(1)扫清字词障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1.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19 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1964 年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2.安妮·莎莉文
知识目标
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重点)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难
点)
情感目标
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重点)
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20 岁开始教海伦。她的教授方法是:将字母按入海伦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称。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3.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词。
搓.捻.(cuō niǎn)花团锦簇.(cù)怦.怦(pēng)感慨.(gǎn kǎi)
小心翼.翼(yì)赠.送(zèng)涨.红(zhàng)恍.然大悟(huǎng) 4.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搓捻:用手指搓。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疲倦不堪: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
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
1887 年 3 月 3 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着。后来,“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结合第六段思考: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老师送给“我”一个洋娃娃,既是老师对我的爱心表达,也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钥匙;通过“手指游戏”,“我”在轻松简单的模仿中接受了启蒙教育。
莎莉文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的成果有哪些?
使海伦· 凯勒学会了拼写“ 别针”(pin) 、“ 杯子” (cup) 以及“ 坐”(sit) 、“ 站”(stand) 、“行”(walk)这些词。
使海伦·凯勒领悟到“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5.引导组织交流展示活动。
通过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方法指导一
比喻的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方法指导二
归纳文章主旨:先简要概括文章内容,接着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
示
【目标导学一赏析语言】8.细读课文,品味语句。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这句话中的“搓捻”“抚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里运用了两个动词“搓捻”“抚弄”,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紧张、急切的心理。
“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受教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就是那个给自己启示人间真理,给自己深切的爱的人。 (4)结合上下文思考:“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
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握住”“紧紧地抱”,这些动作彰显了莎莉文老师的爱。莎莉文老师初次见面的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5)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去井房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之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了“水”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
了无比美好的求知感受。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②同时也说明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水”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目标导学二探究主旨】
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
由。
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
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 “再塑生命”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归纳本文的主旨。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展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愉快的生活经历,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步骤四知识拓展构建提升
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步骤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步骤六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可取之处
通过教学,可以看出老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 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流的良
好氛围。
不足之处
在对学生作品的点评上略显不足,学生只能对文章的内容 加以评价,而不能深入到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作品
分析得不够透彻,老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上要加强。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探究,拓展延伸,爱的呼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具准备,课 时,自主预习与交流,了解作者、作品,新课导入语,合作探究,人物形象,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