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含有对光线敏感细胞的眼球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2.近视是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中的变化情况是( )
①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②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③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④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
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D.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4.如图所示耳的结构,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
B.晕车与[4]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5.下列有关膝跳反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测同学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小腿的反应
B.膝盖下方的韧带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
C.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即使缺少某一环节,反射仍能进行
D.膝跳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如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
7.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
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
C.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8.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对人体有调节作用
B.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
C.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9.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A B.B C.C D.D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应贯穿生活点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随手关灯关水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C.垃圾分类处理 D.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1.台州各地河水治污采用“河长”制,如果你是一位“河长”,下列做法应该制止的是( )
A.将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内 B.适当放养鱼苗,恢复生物种类多样性
C.及时打捞漂浮物、清除河道垃圾 D.在河面放置种有净水植物的生态浮床
12.下列对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将患病孩子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保护易感人群
1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具有特异性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
14.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
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D.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
15.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引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HIV)既是病原体也是传染源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C.目前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接种艾滋病疫苗
D.HIV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
二、综合题
16.图一是眼球结构模式图,图二是同学们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见图)。
(1)图一中眼球最前端无色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此部位病变或受到损伤可以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人们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______(填序号和名称)的颜色。
(2)图一中标号[4]所示的结构叫做______,人们通常称它为“白眼球”,对眼球内部起保护作用。
(3)我们看到汽车从远方驶来时,晶状体的变化是曲度由小变大,其变化由睫状体调节;而______的变化是由大变小其变化由虹膜调节。
(4)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______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______。
(5)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______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17.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
(2)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此反射活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填数字),醒来后感到瘙痒,此感觉在______产生。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B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
(3)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______神经中枢,它能控制脊髓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4)若此图表示某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感受器是眼睛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该反射属于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8.下面的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______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在这道防线中除该物质外______也起着重要作用。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通常是用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后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也叫做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某海滨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在“学习强国”答题时,看到这样的内容: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生在两侧,在鱼体长到大约3cm长的时候,眼睛开始发生移位,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专家分析,这种外形的不对称,是其在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缘故。为此该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题:探究比目鱼的眼睛位置变化是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将三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丙,每天记录比目鱼生长发育的情况(如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
步骤
甲缸
乙缸
丙缸
①
分别加入5000mL海水
②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小比目鱼1条
③
每天分别加入等量鱼食,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④
不加任何制剂
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
加入适量的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制剂
实验
现象
鱼体长到3cm时眼睛开始发生移位
鱼体长到3cm时眼睛没有发生移位
(1)生物体内有多种多样的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______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一般来说生物体内的激素具有含量______,作用______的特点。
(2)在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缸。
(3)本实验设计中,有一处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加以完善______。完善实验方案后,请你推测乙缸内的实验现象:______。
(4)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提前变成苍蝇大小的青蛙。结合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能够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结核病和埃博拉出血热都属于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______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_。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
(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抵抗结核杆菌。
(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5)根据传播途径来分析,肺结核属于______的传染病。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眼球的结构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
【详解】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含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明确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详解】
试题分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②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①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
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3.C
【分析】
耳的结构图如下:
【详解】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求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故选C。
【点睛】
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
4.C
【分析】
图示中:1、外耳道, 2、鼓膜, 3、前庭, 4、半规管, 5、听神经, 6、耳蜗。
【详解】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A正确。
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应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会出现晕车,B正确。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应是听觉中枢,而不是6耳蜗,故C错误。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5.D
【详解】
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受测试的同学的一条腿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下并搭在另一条腿的上面。故A错误。
膝盖下方的韧带是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故B错误。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故C错误。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故D正确。
6.C
【分析】
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不是位于小脑。
【详解】
A.测定反应速度时,需要被测试者的眼睛看着尺子下落,视觉形成的感受器在视网膜,视觉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故A正确;
B.进行测试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最后求平均值作测试者的反应速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而不是位于小脑,C错误;
D、在测试中,测试者看见尺子下落后,迅速用手指捏住尺子,因此,在这个反射狐中,效应器就是被测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D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进行解答,注意与反射的内容进行结合。
7.D
【分析】
(1)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2)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A正确。
B、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语无伦次;B正确。
C、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正确。
D、红灯停,绿灯行,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D错误。
故选D。
8.B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调节作用。但激素中没有消化酶,A错误。
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过血液等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B正确。
C.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是,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C错误。
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甲状腺激素过多,人可能患甲亢,甲亢患者表现出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D错误。
故选B。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激素的概念、特点、调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C
【详解】
试题分析:若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肾小管发生病变,A正确;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B正确;如果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通过分析上述病人的症状,他患的是甲亢,C错误;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的症状是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这种病是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引起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D正确。
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10.D
【分析】
有利于环境保护要知道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
【详解】
随手关灯关水,可以节约能源,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垃圾分类处理,能防止环境污染,故C正确;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11.A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
A、将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内,污染了河水,破坏了环境,错误;
B、适当放养鱼苗,恢复生物种类多样性,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C、及时打捞漂浮物、清除河道垃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D、在河面放置种有净水植物的生态浮床,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2.D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A、患病孩子属于传染源,故将患病孩子送回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
C、D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睛】
关键是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3.C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
【详解】
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具有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A、B错误。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C正确。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比初次侵入人体时快,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
14.B
【详解】
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
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是人自身通过感染病毒,而自然产生的抗体,不属于计划免疫,
B、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符合题意。
C、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细菌性的炎症,不属于计划免疫,
D、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是通过补充含碘的无机盐的方式来预防甲状腺肿,属于补充营养或食疗,不属于计划免疫,故AC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计划免疫。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只要熟练掌握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5.D
【详解】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A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错误;目前预防艾滋病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C错误;HIV攻击、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D正确。
16.1角膜 3虹膜 巩膜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
【分析】
分析图一可知:1角膜,2瞳孔,3虹膜,4巩膜,5脉络膜,6视网膜, 7玻璃体。
【详解】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1角膜(可以透过光)、2瞳孔(光线的通道)、晶状体和7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对光敏感的细胞)上,形成一个物像。虹膜上具有色素,黑眼睛和蓝眼睛是虹膜的颜色决定的。
(2)【4】是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人们通常称它为“白眼球”。
(3)3虹膜会自动调节2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4)根据图二可知,水透镜模拟的是晶状体,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可以改变曲度折射光线,光屏可以呈现物像,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5)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大脑皮层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如图:
【点睛】
掌握眼睛的结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7.神经元 ②④③⑤① 大脑皮层 不能 高级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分析】
分析题图中反射弧的组成:②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①效应器。
【详解】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所以,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此反射活动经过的途径是:②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①效应器。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动物不具有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人的语言中枢。故人醒来后感到瘙痒,此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所以,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B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不能发生。
(3)躯体的运动,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的调节。实际上,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就这样,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所以,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脊髓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4)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人完成“看到酸梅分泌唾液”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类型等知识点。
18.甲 溶菌酶 乙 吞噬细胞 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相应的抗体 特异性免疫
【分析】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2.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详解】
(1)图甲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乙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丙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题图中所示的免疫作用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所以,皮肤的保护作用,如同图甲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由上述分析可知: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在这道防线中除溶菌酶外,吞噬细胞也起着重要作用。
(3)注射的疫苗是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故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所以,注射疫苗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点睛】
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作用特点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是解答的关键。
19.胰岛素 少 大 甲 第②步,应加入若干条相同的比目鱼(第②步,每个玻璃缸中放1条比目鱼进行实验,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大部分比目鱼体小于3cm时,眼睛开始发生移位 促进生长发育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比目鱼的眼睛位置变化是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
(1)生物体内有多种多样的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过血液等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机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仅仅起着“信使”的作用,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对生理生化反应起着调节作用。所以,一般来说生物体内的激素具有含量少,作用大的特点。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故在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缸。
(3)每组只用一条比目鱼做实验不科学,实验对象太少,可能因其自身原的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比目鱼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 所以,第②步,应加入若干条相同的比目鱼(第②步,每个玻璃缸中放1条比目鱼进行实验,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比甲缸和丙缸,变量是甲状腺激素(正常量、抑制量),而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测:比目鱼的眼睛位置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有关。所以,可推测乙缸内的实验现象:大部分比目鱼体小于3cm时,眼睛开始发生移位。
(4)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 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提前变成苍蝇大小的青蛙。所以,结合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以及探究实验变量的唯一性。
20.病原体 病原体 传染源 抗原 抗体 ①④ 空气传播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详解】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传染源。
(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卡介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控制传染源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根据传播途径来分析,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生物考前押题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