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比比有几项比有什么性质并给我们举出实例
二、比较分析,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问题:1:你能说一说这几幅图中哪些像,哪些图片不像吗
2:小组交流
3:请同学们观察、计算一下,图片的长和长、宽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4、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比较一下,你什么发现
师:那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
生: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板书:式子)谁来说一说这个式子就表示了什么
生:表示相等的两个比
生: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师板书:比相等)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同桌互相说说
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比例
1、探索组成比例的条件
师: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寻找比例
师:你还能从图片中找出哪些比例(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6∶4=3∶2 12∶8=6∶4
3、介绍比例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
4、区分比和比例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小组交流)
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四、根据意义,判断比例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新的式子比例,那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1、5:8 与1:5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给5:8找个朋友组成比例吗
反馈:(1)你给5:8找的朋友是( ),组成的比例是( ),向大家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
想一想,能与5:8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几个你认为这无数个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
2、判断:
(1)、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如果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 )
(3)、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4)、0.1:0.3与2:6能组成比例 ( )
(5)、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 整数比 ( )
3、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五、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来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12∶6=2
8∶4=2
12∶6=8∶4 也可以写成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比例的认识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6∶10和9∶15 4.5∶1.5和10∶6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说: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二、自主探究
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名称,请自学课本,你能发现什么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
三、反馈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
2、重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3、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 板书第一、三题的外项和内项)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师: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存在着一种关系,刚才老师就是用这种关系做出了判断,你能发现吗请你用乘法算算看,是不是所有比例都存在这样一种关系,请你验证一下
(2)学生探究验证,教师指导
(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五、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完成课本第34面的“做一做”)
2、():4 = 6:()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5∶3 =( ):1 (2)2∶0.5 =1.2 :( )
(3) (4)
(5)
4、如果a*2=b*4,则a:b=( ):( );如果a:b=4:2,则a=2,b=4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5.在a:7=9:b中( )是内项,a*b=( )
6.如果2A=7B(A,B不为零),那么A/B=()/()
六、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七、布置作业:
比例的认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各部分名称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
(1)( )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写出这个比例( ).
(4)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 ).
(5)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或( )
(6) 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7) 9:3=( ):2
(8)在3:15、9:45、4:3三个比中,选择其中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
(9)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10)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
二、选择题
1.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
a. 6 b. 18 c. 27
2.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 )
a. 2∶15 b. 15∶17 c. 2∶17
3.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 3.5∶6 b. 1.5∶4 c. 6∶1.5
4.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 7 b. 5.4 c. 1.5
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写出判断过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按要求写比例
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是 ,两个外项分别是17和 ,写出这个比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370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比例的认识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二 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二 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教师谈话,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二 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二 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