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交流展示,反馈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内容
8.《世说新语》二则第 1 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习重难点
文学常识的掌握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自学
结合注释翻译《咏雪》。
了解《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弈女()
二、交流展示
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 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 3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 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 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 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 人小说的代表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
文意。
把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 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 予提示。
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 它的核心。
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明确: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 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 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 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 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 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 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 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 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 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 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 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默写课文。三、反馈检测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天亮)
简答:
⑴“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
⑵“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
⑶“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
⑷“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窃:偷偷地、悄悄地)
2、⑴王冕⑵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⑶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⑷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
入迷。
学习反思:
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
8.《世说新语》二则第 2 学时
学习目标
研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
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
学习重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懂得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自学
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交流展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 文意。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 行。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 评
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
各小组提问,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⑴“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 断迟到?
⑵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⑶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⑷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6.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明确:
⑴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 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⑵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 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 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
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 精神。
⑶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 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⑷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 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 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 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 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 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 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7.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三、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
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 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三、反馈检测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
下车引.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相.委.而去()()
翻译下列句子。
⑴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⑵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⑷未若柳絮因风起。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
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参考答案:1.期:约定。顾:回头看。引:拉;放开。舍:放弃;牺牲。 信: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
2.⑴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⑵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⑶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3.敬词有③④⑥⑦⑨谦词有①②⑤⑧
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见”通“现”; D、“说”通“悦”)
学习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合作互助 质疑解惑,自学展示 精讲点拨,反串互动 拓展提升,感悟成功 颗粒归仓1,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讲一件关于自己交友的故事三,合学,展学,评学,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翻译课文,探究质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