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科版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展开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明确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及存在的错误。
2.清楚地描述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思想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运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质量和惯性的关系,并解释相关惯性现象。
4.在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5.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对生活中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利用惯性解释简单的日常现象。
教学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及惯性影响因素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自主阅读教材P125~12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1)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将毛巾依次换成棉布和光滑的木板,重做上述实验,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讨论本实验的下列问题:
①几次实验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什么?
答: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初速度相同。
实验记录表:
②棉布比毛巾__光滑__(选填“光滑”或“粗糙”),小车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比在毛巾上__小__,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__远__。木板比棉布__光滑__(选填“光滑”或“粗糙”),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比在棉布上__小__,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__远__。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会怎样?
答: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二)牛顿第一定律
自主阅读教材P127~128的内容,完成第1~2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请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你如何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答:条件:不受外力。一切物体在此条件下均遵循的运动规律。
“或”应理解成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速度__。
(2)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BC__(选填“AB”或“BC”)段。请将“毛巾”和“木板”填写在表格中①__毛巾__,②__木板__。
(3)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远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做匀速直线运动__。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惯性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2课时 惯性》。(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物体的惯性
自主阅读教材P128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演示实验:用木棒快速地敲击硬纸片(如图),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问:鸡蛋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答:鸡蛋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问:纸片被弹走,鸡蛋的状态变吗?
答:鸡蛋状态没变。
2.演示实验: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后(如图),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问:原来的小车和小球都处于什么状态?
答:原来的小车和小球都处于运动状态。
问:后来小车遇到障碍物受力停下来,小球保持什么状态?
答:小球仍保持运动状态。
3.根据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理学上,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范例:《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避免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_惯性__,身体向前倾而造成伤害。当汽车速度增大时,车的惯性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提示: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所处状态及速度大小无关。
2.惯性的大小仅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易错点:
1.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质量有关。
2.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是力,是一种性质。不能说“惯性的作用”“受到惯性”。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二)惯性现象的解释
自主阅读教材P129的内容,完成第1~2题。
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锤头松了为什么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答:撞击前,锤头随锤柄一起向下运动,撞击时,锤柄因受力的作用而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了。
2.跳远运动员起跳前为什么需要进行助跑?驾驶员和前排乘客为什么必须使用安全带?
答:起跳前助跑一段距离,可以使运动员在起跳时有较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可以使运动员保持这个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驾驶员和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和乘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径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所示。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__乙、丙__。
方案二:赏漫画,回答问题:
圣诞老人唱着“铃儿响叮当……”驾着驯鹿拉的雪撬高速奔驰,突然遇到红灯,他来了个急刹车,发生了如图所示的一幕。试着解释为什么圣诞老人会“飞”到空中?
答:雪撬受力由运动变为静止。但由于圣诞老人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飞”了出去。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惯性
1.物体的惯性
2.惯性现象的解释
六、教后反思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小车滑动距离
毛巾
大
短
棉布
较大
较长
木板
小
长
设想——光滑水平面
无
无限远
所铺材料
小车运动路程/m
①________
0.28
棉布
0.44
②________
0.85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组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投放学案,引导自学,合作共建,解决问题,知能应用,巩固提高,诊断评价,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