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
(1)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____,_____”的雄心壮志;面对贬谪境遇,范仲淹传递出:“______,_____”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岳阳楼记》)。他们以人格魅力永垂史册,为后世敬仰。
(2)刘禹锡的“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诗人借向秀《思旧赋》和王珂烂质的典故表现了对故人已逝的悲痛及自己遭贬后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苏轼的“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在浓墨重彩的描绘出猎的场面后,又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突出表现了自己的英勇形象。
二、字词书写
2.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1)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 )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niǔ ní( )作态。
矫(_______)揉造作 niǔ ní(_______)作态
(2)敌人的残兵败将,走头无路,只好投降。
句中的错字为_________,应该改为_______
三、选择题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称谓,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
B.明清两代,殿试第一、二、三名,依次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中的“状元”指各行各业第一名。
C.“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日是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祭社神,祈求丰收。社神是土地神。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成自己时候一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四、综合性学习
4.下面简短的书信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错误、一处格式错误、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①敬爱的李老师:
②您好!明天就要中考了,回想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③三年来,您不辞劳苦,给我们传授学科知识,解答学习上的难题,排解思想上的动摇。④您的一句点拨,解开了我们的疑难;一声细语,缓解了我们的焦虑;一个眼神,提醒我们要努力——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会信心百倍、沉着冷静地应对考试。⑤同时,我们也奉劝您多注意身体,考试结束后,我们再回母校来看您。
⑥您的全体学生
五、名著阅读
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萧让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A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此时宋江、卢俊义大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侯喝道:“这厮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A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侯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A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到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的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5.(1)选文中的A是《水浒传》中哪个人物?选文刻画出该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文中A在《水浒传》中哪些故事情节。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出自《陈涉世家》的语句,与选文中画线句意思详尽的一项是( )
A.苟富贵,勿相忘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等死,死国可乎?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的情感。
8.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七、课内阅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尝趋百里外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0.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2.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豪华生活?
14.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唯有攀登,才能向上
①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队员们在峰顶展开测量工作并掌握相关数据后,要计算出珠峰准确高程还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对此,人们满怀期待。
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测绘基础极为薄弱,珠峰高程数据长期被国外“测量权威”垄断。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
③1975年,国测一大队的同志与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我国测绘工作者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经过严密计算,获得了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成为人类征服险阻、探索未知的生动诠释。
④珠峰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为何一代代中国测绘人敢于勇攀高峰?这是因为成立于1954年的国测一大队,用生命铸就了测绘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劲头,既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精神高度。
⑤唯有攀登,才能向上。而每一次攀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甚至会有牺牲。在国测一大队成立以来的66年里,有数十名队员在野外作业时献出宝贵生命。从珠峰高程测量到南极重力测量,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到西部无人区测图,从海岛(礁)测绘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测绘人的前进脚步。国测一大队队长就曾说过,“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
⑥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攀登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社会主义就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我们不仅需要这份坚持、这份气魄,更要以攀登者的姿态创造下一个奇迹。
⑦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国测绘人、攀登者们,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铭记。登顶珠峰过程中迸发出的精神动力,必将激励我们迈向新的高度。
(谷业凯/文,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日,有删改)
1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标题“唯有攀登,才能向上”是这篇文章的观点。
B.文章由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开篇。吸引读者,引出论题,引发思考。
C.第④段描写珠峰恶劣的环境,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珠峰险峻的特点。
D.第⑤段“测量”“测图”“测绘”等词语,写出了测绘人工作范围之广,责任之重,贡献之大。
16.第③段“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中“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17.结合全文说说第⑤段“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中“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18.请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甲)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丙)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19.“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一句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A.(甲) B.(乙) C.(丙)
20.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方法。
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21.请分析第⑥段独句成段的好处。
22.第⑦段说“一切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
2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九、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然后倏的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根据对这则材料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参考答案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而乐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详解】
古诗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歌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与题意相符的诗句;三是作答时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了却、赢、赋、烂柯人、倾城”易写错。
2.jiǎo 忸怩 头 投
【详解】
(1)矫揉造作:“矫”拼音是jiǎo,意思是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
niǔ ní:忸怩,意思是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2)走头无路——走投无路,意思是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3.B
【详解】
B.“殿试第一、二、三名”说法错误,应该是取得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故选B。
4.开头“敬爱的李老师”,格式错误,称呼要顶格写。第③句中,“动摇”改为“压力”。第④句中,破折号应改为省略号。⑤句中“奉劝”可改为“希望”。
【详解】
第③句中,“排解思想上的动摇”搭配不当,可把“动摇”改为“压力”。
第④句中,“提醒我们要努力”后不能用破折号,因为是内容的省略,应改为省略号。
开头“敬爱的李老师”,格式错误,称呼要顶格写。⑤句中“奉劝”是敬辞,劝告的意思,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警告劝诫的意思,可改为“希望”。
5. 李逵(黑旋风);鲁莽(草率,任性而为)、蔑视皇权,敢作敢为。 江州劫法场,斗杀四虎,真假李逵(写出任意两个)
6.D
【分析】
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这段文字叙写的是“李逵撕毁诏书反对招家”的事,从文本中的人物宋江、季虞候陈太尉等人和“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可以推断出选文中的A是李逵。
根据“只见A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A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侯便打”,可见其鲁莽草率,任性而为;根据“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的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可见其蔑视皇权;根据“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可见其敢作敢为。
从小说来看,与李逵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如: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锡;李逵斧壁罗真人;黑旋风探穴救柴进等。
6.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的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中“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说明大家身份地位平等,“你做的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这是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我哥哥也做得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生而平等,谁有能力谁也可以做皇帝。
A.“苟富贵,勿相忘”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这句话是说要共享富贵。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这句话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C.“等死,死国可乎?”意思是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这句话是说死的要有价值。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生而平等,只要靠自己打拼也可以做到王侯将相的地位。
只有D项意思和文中画线句意思相同,故选D。
7.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
8.这首词选取“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边声”、“号角声”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渲染了悲凉而哀伤的气氛,意境开阔、苍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分析】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7.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胸怀。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这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
8.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者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点睛】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9.(1)跑(2)快步走(3)香袋(4)乱麻
10.B
11.C
12.每次向书多的人家借书,亲自抄写笔记,计算着日子把书还给人家。
13.用同舍生的生活与自己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对比,表现了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14.(1)学习要勤奋刻苦。(2)对老师要有礼貌。(3)以读书为乐,不攀比吃穿,珍惜现在的生活。(4)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分析】
9.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本题要理解整句话大意,结合文言词语积累,推出词义。
①大意:赶快跑着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走:跑;
②大意: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趋:快步走;
③大意: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容臭:香袋;
④大意: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缊:乱麻。
10.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 于:介词,向/介词,在;
B.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 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D. 以:介词,用/动词,认为;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
C.大意: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余”是主语,后面要停顿,正确停顿为:余/因得/遍观群书,
故选C。
1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句中关键词有:“假借:借;手自:亲自;记日以还:计算着日子把书还给人家”;“假借于藏书之家”是“于藏书之家假借”的倒装,“计日以还”是“计日以(书)还”的省略,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补充出省略成分。
13.
本题考查写法分析。文中写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舍生生活条件好,和我“缊袍敝衣处其间”的寒酸形成对比,而我“略无慕艳意”,因为我心中“有足乐者”,突出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以读书为乐的学习态度。
14.
本题考查文章道理启示。从作者的求学经历分析,从材料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见作者勤奋刻苦;从材料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知作者尊敬师长;从材料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以得出作者以读书为乐,不攀比吃穿;最后从总体的求学经历可以得出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点睛】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序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15.C
16.“刻”本义是在木头上雕刻,这里指中国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在测绘珠峰高程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突显了中国测绘队勇于挑战、探索未知的攀登精神,有力地支撑本文论点;流露出对中国测绘人的赞美和对祖国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的自豪之情。
17.①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担当;②矢志不渝、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攀登精神;③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④淡泊名利。
18.本文由2020珠峰高程测量队员登顶珠峰的事件、珠峰高程测量的意义和历史,引出中国测绘人勇于挑战、不畏艰险的精神,进而延伸到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攀登精神,登顶珠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分析】
本文由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的事件,引出“唯有攀登,才能向上”的观点,呼吁我们以攀登者的姿态创造下一个奇迹。第一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第二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第三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第四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掌握。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
C.第④段描写珠峰恶劣的环境,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中国测绘人勇于挑战、甘于牺牲的精神。所以C项错误。
故选C。
16.
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
“刻”本义是雕刻,在木头上雕刻。在这里指中国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在测绘珠峰高程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表达主旨起的作用则是突显了中国测绘队勇于挑战、探索未知的攀登精神,有力地支撑本文论点;情感上,则流露出赞美与自豪之情。
17.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由“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可见,“精神”的内涵有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担当。由“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劲头”等内容可见,“精神”的内涵包括矢志不渝、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攀登精神。由“而每一次攀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甚至会有牺牲”“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测绘人的前进脚步”等内容可见,“精神”的内涵有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由“中国测绘人、攀登者们,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可见,“精神”的内涵有淡泊名利的一面。
18.
本题考查写作思路。
本文第①至③段写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的事件,珠峰高程测量的意义和历史,为下文展开论述作铺垫。第④⑤段叙议结合,表现了中国测绘人勇于挑战、无惧艰险的精神高度。第⑥⑦段由中国测绘人的精神延伸到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攀登精神,登顶珠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可据此概括为:本文由2020珠峰高程测量队员登顶珠峰的事件、珠峰高程测量的意义和历史,引出中国测绘人勇于挑战、不畏艰险的精神,进而延伸到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攀登精神,登顶珠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
19.C
20.运用反复(排比),突出了歪儿对游戏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
21.承上启下。凸显了大家对歪儿回来的释然和惊喜之情。
22.(1)大家对歪儿的讥笑捉弄到关爱和保护;(2)歪儿由孤独痛苦到感到快乐和满足
23.示例:(1)歪儿(我和歪儿)(2)踢罐电报(3)光亮的眼睛
【分析】
19.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本文记叙男孩们一起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身体瘦弱的歪儿总是被伙伴们捉弄,因此被妈妈责骂不能跟我们一起玩,看着小伙伴们的游戏因为少了自家的铁罐,而使快乐减色许多,虽然之前曾经受到他们的欺负,但是终究于心不忍,不计前嫌地把铁罐从窗口扔了下去,希望小伙伴们能尽兴的游戏。由此,“我”对自己之前戏弄歪儿的事感到愧疚,于是会叫歪儿和我们一起玩耍。据此,“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这句话应该放在丙处,故选C。
20.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鉴赏能力。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句中三个“自愿”连用,构成了排比,宁愿做庄,徒自奔跑,累的跌跌撞撞,歪儿还是愿意和我们玩,再结合前句“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可知,本句使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歪儿对踢罐电报的喜爱,和对友谊的渴望。
21.
本题考查对句段作用的分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本题中的这句话独句成段,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了“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这一事实,既表现了对自己之前戏弄歪儿的愧疚与忏悔,也表现了对歪儿回到游戏队伍中这一事实的喜悦与激动。结构上,由上文歪儿不来玩时少了趣味转入下文歪儿重新回到队伍后的和谐快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2.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通读全文可知,集中在第7段,从“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可知大家对歪儿的讥笑捉弄变成了关爱和保护;“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可见歪儿由之前的孤独痛苦到现在快乐和满足。
23.
本题考查给文章拟标题。常见标题可以贯穿文章的线索(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也可以到文章中去提炼,抓文章的开头;抓文章的结尾;抓文章的中心句;抓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本文的主人公是歪儿,主要事件是“玩踢罐电报”结尾议论说“歪儿的眼睛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点出了文章主旨。故可以“歪儿”、“踢罐电报”或者“光亮的眼睛”为题。
24.例文
厚积,方能薄发
玫瑰不停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等到来年春天开出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小溪平缓地流过山涧,不停地奔跑着,翻越高山峡谷后,变成了大河。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现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同样,人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会在积淀中成长,变得强大。就像尖茅草那样,在积蓄了足够的营养之后疯狂地生长,最终变成了“草原之王”。
厚积,方能薄发.王羲之用他那神奇的双手,开启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风。
他从小跟随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开始钻研书法论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刻苦临摹名家手迹,不停地思考和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与笔画,因为练字不辍,笔、砚就在门前的池塘里清洗,久而久之,清澈的池水变成了墨池。长期的苦练、积累,使他的书法由模仿到创新,由传承到出神入化,俊逸妍美。
厚积,方能薄发。因为重视基础,重视积淀,王羲之练字,据说每天是从“点”开始,坚持了一生,正因如此才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练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行书”。
薄发,源于厚积。人们只看到沈从文先生用他那华美的笔,将湘西小城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知他历经了多少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与世态炎凉,考察了多少凤凰城的风土人情,拜访了多少熟知凤凰典故风俗的人物,阅读了多少本有关凤凰城的典章书籍.他像尖茅草一样,耐得住寂寞。扎根的过程是漫长的,把“根”扎向文物、经典,艰辛地积累资料…..于是一部《边城》横空出世。
厚积,方能薄发;薄发,源于厚积。因为重视积累,沈从文先生将亲身经历的悲欢离合注入到湘西的美魂中去,于是,他眼中的湘西变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
“厚积”与“薄发”是辩证并相互转化的。只要坚持住自己的目标,立足长远,就有了向下扎根的源源动力和清晰方向,成为后来枝繁叶茂的可靠支撑;只有放得下面子,向下扎根,不被短期效益和一时得失迷住双眼,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反之,则将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积淀中成长,享受过程中那积淀的痛苦,会品尝出苦尽甘来的味道。因为厚积,方能薄发。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导语中所给材料篇幅短小,抓题干“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然后倏的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的关键词得知,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是“总要低飞”来“积蓄力量”,因此,很容易就能从中总结出“厚积方能薄发”“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取得较大的进步或者发展”的道理。写作围绕这个主题来写即可。
第二,写作构思。题干不限制文体,因此在围绕“厚积方能薄发”这个主题构思的时候,可以按照记叙文的思路写作,也可以按照议论文的思路构思。如果写记叙文,可以结合自己个人经历或所见所闻,得出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可以先从材料中总结中心论点,再运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及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尤其要联系生活经历来写,才能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回答问题,下列各项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苏轼这样评述,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