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教案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教案教学设计1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教案教学设计1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教案教学设计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运用资料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出现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3、通过学习探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增强关注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1、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环境问题并不陌生,但是要正确的从理论上去认识: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困,却有一定的困难。他们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要从本质上去系统地认识一个问题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去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
    2、本课有很大联系实际的空间,而作为初三的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很好地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的。这为本堂课向“探究型”课堂发展提供了条件。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的对策。教学难点:理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1、观看《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视频情境导入:1、观看《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视频,
    问:呼伦贝尔美不美?
    2、展示呼伦贝尔沙地的图片。
    师问:如果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这样的还美的吗?
    展示呼伦贝尔沙地的材料。说明呼伦贝尔大草原已经面临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活动 2【讲授】二、探究新知,理性思考
    ?
    1、感受我国环境的严峻现状:
    问:(1)除荒漠化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破坏问题呢?(森林破坏,草原退化等)
    展示:在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是我们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呈现图片及统计数据)
    问:(2)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有哪些呢?(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出示图片)2、感受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师:过渡:当你看完这些照片的时候,你震惊吗?更震惊的是近年来,在各大媒体,报刊杂志网络微信等多处爆出这样的新闻(展示新闻截图,关于环境问题的危害)
    问:看到这些材料,你得出环境的危害是什么?
    师归纳总结:环境问题的危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危害人们的健康 ; 影响社会安定;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3、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探究单)
    师:过渡:如此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究课堂。我们以荒漠化和水体污染为例,兵分两路一起去看看造成这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组:生态环境破坏 以呼伦贝尔为例
    提问:(1)从图一可知,我们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省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第一地理分区?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造成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B 组:环境污染以淮河污染为例
    问:造成淮河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师:总结: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环境破坏, 人为原因是主要的?
    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我们才是环境问题的责任人。是我们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 不合理的利用自然所造成的。师过渡:同学们可能觉得呼伦贝尔草原、淮河这些是个别现象,其实这样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地。(播放视频:母亲河在哭泣) 过渡: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浙江又是江南水乡,却推行“五水共治”,这是暗示我们:我们浙江也是一个水环境恶劣的地方。
    四、
    情境导入:1、观看《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视频, 问:呼伦贝尔美不美?
    2、展示呼伦贝尔沙地的图片。
    师问:如果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这样的还美的吗?
    展示呼伦贝尔沙地的材料。说明呼伦贝尔大草原已经面临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二、探究新知,理性思考
    1、感受我国环境的严峻现状:
    问:(1)除荒漠化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破坏问题呢?(森林破坏,草原退化等)
    展示:在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是我们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呈现图片及统计数据)
    问:(2)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有哪些呢?(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出示图片)2、感受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师:过渡:当你看完这些照片的时候,你震惊吗?更震惊的是近年来,在各大媒体,报刊杂志网络微信等多处爆出这样的新闻(展示新闻截图,关于环境问题的危害)
    问:看到这些材料,你得出环境的危害是什么?
    师归纳总结:环境问题的危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危害人们的健康 ; 影响社会安定;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3、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探究单)
    师:过渡:如此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究课堂。我们以荒漠化和水体污染为例,兵分两路一起去看看造成这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组:生态环境破坏 以呼伦贝尔为例
    提问:(1)从图一可知,我们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省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第一地理分区?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造成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B 组:环境污染以淮河污染为例
    问:造成淮河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师:总结: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环境破坏, 人为原因是主要的?
    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我们才是环境问题的责任人。是我们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 不合理的利用自然所造成的。师过渡:同学们可能觉得呼伦贝尔草原、淮河这些是个别现象,其实这样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地。(播放视频:母亲河在哭泣)
    过渡: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浙江又是江南水乡,却推行“五水共治”,这是暗示我们:我们浙江也是一个水环境恶劣的地方。探究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结合探究单)
    关注家乡的发展——“五水共治”为例问:(1)“五水共治”指的是哪五水?
    这里会涉及到哪些问题(水资源,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水环境问题,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我们就从治污水的角度谈一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哪些人应为此事承担责任?(国家、企业、公民)三、课堂小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她、爱护她。环境治理更需要依靠像你我这样的每一个普遍人。只要我们人人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身作则,我想不久的将来天会更蓝,水会更绿,人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的。(动画:同在蓝天下)
    四、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的探究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本来设想的活跃的气氛并没有在课堂中出现,所以我在反思:是不是问题的设计不够的深度,至于学生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在关注家乡发展的这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家乡的体会不够深入,例子也不能充分的列举,所以我在反思:是不是应该在事先让学生查阅有关我们家乡台州水环境破坏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活动 3【活动】探究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关注家乡的发展——“五水共治”为例问:(1)“五水共治”指的是哪五水?
    这里会涉及到哪些问题(水资源,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水环境问题,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我们就从治污水的角度谈一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哪些人应为此事承担责任?(国家、企业、公民
    活动 4【练习】阅读材料,完成练习走近水体污染――以淮河为例
    材料一:部分工业企业偷排污水现象严重。经过 10 年来“抓大关小”,调整产业结构,淮河流域工业企业中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或设施不达标的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工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常常擅自关闭污水处理设施,偷排污水。
    材料二:农村污染已成为淮河流域一个重要污染源。据了解,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1/6,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很大,其污染也相对较重。
    材料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其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污水,成为影响淮河流域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2年全省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23.85 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12.41 亿吨,占一半还多。结合以上材料分析:
    造成淮河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相应的对策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早期农业,古代城市的出现,原始宗教,手工业兴起,阶级分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变化,环境问题的三个层次,环境问题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