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2《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2《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2《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2《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清代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2.1757 年,清廷只开放一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其他贸易港口全部关闭。这个城市是()
    A.北京B.天津
    C.广州D.上海
    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而采取的政策②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关闭所有港口③这个政策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这个政策使清朝的发展领先于世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年份
    人口数量
    (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
    (亩)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80.73
    3.75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1822
    3.73
    756.21
    2.03
    A.①B.②C.③D.④ 5.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表现为()
    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 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明清统治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对外开放小农经济
    对外开放八股取士
    闭关锁国小农经济
    在中国历史上,乾隆是受史学家们褒扬推崇最多的皇帝之一。他执政 63 年,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被称为“乾隆盛世”。但盛世背后隐存各种危机,其中属于外部危机的是() A.欧洲经历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四处开拓海外殖民地
    中国开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乾隆帝在位巡幸多达百次,均大摆排场,如六巡江南D.中国农业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
    清朝推行了近两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大恶果是() A.对西方殖民起到过自卫作用
    B.广州十三行承销外商货物C.渔舟不能下海捕鱼
    D.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史学家戴逸指出:“18 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能够认识清楚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②清政府政治腐败黑暗 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皇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各督抚镇:海上逆贼郑氏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资以粮物,若不立法
    严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 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自此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写过这样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材料三清雍正帝诏书曰:“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最为贵……而工贾皆其末也”;王夫之著书曰:“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实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贼”和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谁?请分别说出两种评价的史实依据。
    材料三体现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经济主张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清代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C)
    A.“重农抑商”政策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解析】 注意题干中“清代”“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等关键信息,
    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C 项正确。
    2.1757 年,清廷只开放一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其他贸易港口全部关闭。
    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C)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而采取的政策②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关闭所有港口③这个政策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这个政策使清朝的发展领先于世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②说法错误;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④说法错误。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B )
    这个城市是(
    C
    )
    A.北京
    B.天津
    C.广州
    D.上海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②中“绝对禁止”说法错误。①③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年份
    人口数量
    (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
    (亩)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80.73
    3.75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1822
    3.73
    756.21
    2.03
    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表现为(A)
    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 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明清统治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D )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对外开放小农经济
    对外开放八股取士
    闭关锁国小农经济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可知, 当时清政府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根据题干材料“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可知,清政府实行的是小农经济。D 项正确。7.在中国历史上,乾隆是受史学家们褒扬推崇最多的皇帝之一。他执政 63 年, 被称为“乾隆盛世”。但盛世背后隐存各种危机,其中属于外部危机的是(A) A.欧洲经历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四处开拓海外殖民地
    中国开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乾隆帝在位巡幸多达百次,均大摆排场,如六巡江南D.中国农业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
    【解析】 A 项属于外部危机,符合题意;BCD 项都属于内部危机,不符合题意。8.清朝推行了近两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大恶果是(D)
    A.对西方殖民起到过自卫作用B.广州十三行承销外商货物C.渔舟不能下海捕鱼
    D.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解析】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D 项正确。
    史学家戴逸指出:“18 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能够认识清楚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B )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
    力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①说法错误,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帷幕。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皇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各督抚镇:海上逆贼郑氏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 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自此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写过这样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材料三清雍正帝诏书曰:“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最为贵……而工贾皆其末也”;王夫之著书曰:“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实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闭关锁国(海禁)。原因:①“海上逆贼郑氏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
    ②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③“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④防范“外夷”侵犯。
    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贼”和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谁?请分别说出两种评价的史实依据。
    【答案】两者均指郑成功。“海上逆贼”评价的史实依据:1661 年,郑成功在东
    南沿海坚持抗清。“海外孤忠”评价的史实依据: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守军被迫签字投降。
    材料三体现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经济主张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答案】雍正帝主张:重农抑商。王夫之主张:工商皆本。

    相关试卷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第三课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同步达标解析版docx、第三课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同步达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精品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