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择性必修 上册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上册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技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三篇文章。本篇课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以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孟子》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以及语言上的独特精妙之处。
    【素养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4.了解《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解题
    明确 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三、诵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孺子(rú) 怵惕(chù tì) 恻隐(cè)
    内交(nà) 要誉(yā) 羞恶(wù)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部分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释义: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情。
    活动二:问题探究
    1.分析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
    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明确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
    明确 性善论。
    【思考2】研读第二部分
    原文: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运:运转,转动 ②所以:表原因 ③乍:突然、忽然。
    ④孺子:多指幼儿、儿童。 ⑤怵惕:惊骇,恐惧。 ⑥恻隐:哀痛,怜悯。
    ⑦内交:结交,“内”同 “纳”。
    ⑧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⑨乡党:同乡。
    ⑩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特殊句式: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判断句和状语后置句
    释义: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活动二:问题探究
    1.这一部分是怎样体现中心论点的?有何作用?
    明确 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拿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
    【思考3】研读第三部分
    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是:代词,这、此 ②之:补充音节,无实义
    ③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④辞让:谦逊推让 ⑤端:萌芽,发端。
    特殊句式:非人也、仁之端也 判断句
    释义: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羞耻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谦让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是非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活动二:问题探究
    1. 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确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思考4】研读第四部分
    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之:取独 ②四体:四肢 ③是:代词,这 ④贼:伤害
    ⑤凡:凡是 ⑥若:就像 ⑦始:刚刚 ⑧然:同“燃”
    ⑨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⑩苟:如果 ⑪保:使……安定。
    特殊句式: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宾语前置句
    释义: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最后一部分的作用。
    明确 总结“四端”的作用和意义,将“不忍人之心”和“四端”与“安定国家”“孝顺父母“联系到一起,升华了思想,点明了政治主张。
    知识拓展:
    “之”的用法:
    ①助词“的”。
    例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③泛指代词:即可指称人,又可指称物,在句子中大多做宾语或定语。
    例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思考5】这篇论说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 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思考6】文章中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①例证法,举先王和百姓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②喻证法,比如:“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还有“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更加生动形象。
    ③对比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
    ④假设论证,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思考7】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明确 例如,观点一: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观点二: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观点三: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思考8】拓展阅读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节选)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所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有利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一方弃城而逃的原因,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问题】:这一部分的主要的思想主张是?
    明确 以人为本。
    五、艺术感悟—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技法指导】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有其独特和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分析其论证特点,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智慧,对我们的写作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指导作用。
    【分析】
    1.语言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全文鲜明地论说了人性与仁政之间的关系,语言简练,节奏明快,既有鲜明的观点,又进行了有力的论述,特别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加使得语言气势磅礴,加大了说理的力度。
    2.综合运用譬喻、排比、对比、假设等艺术手法。
    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这篇论说文说理更加有力。
    六、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够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答案】C
    【解析】C项,“《孟子》列为‘五经’之一”错,“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孟子》应当是“四书”之一。“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故选C。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D
    【解析】A项,“内”同“纳”,结交。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意思是: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B项,“要”同“邀”,求取。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意思是: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求取声誉。
    C项,“然”同“燃”,燃烧。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D项,不含通假字。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意思是: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其斯之谓与
    C.不学《礼》,无以立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A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意思是: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B项,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其谓斯与。“其斯之谓与”意思是:难道不就说的这件事吗?
    C项,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的办法。“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办法。
    D项,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意思是: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故选A。
    二、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____________”。
    (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七、孟子名言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八、阅读与思考
    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左传》等“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
    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
    (选自徐洪兴《孟子直解》)
    九、作业
    谈谈你对孟子“生不逢时”的理解,不少于300字。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链接,疏通文意,文言知识积累,探讨课文,艺术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课前预习,初读文本,研读文本,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二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讨论,整合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