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9.1《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0167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9.1《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0167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9.1《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0167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1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1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听录音诵读,回顾本课,研读赏析第一段,合作探究,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陈情表》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方式。
2 、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3、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表文中的恰当得体的用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启发学生继承发扬优良孝风传统,促进社会和谐。
重点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
难点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拔擢zhuó 床褥rù 盘桓huán 供gòng养
闵 mǐn凶 逋bū慢 洗xiǎn马 矜jīn育
茕茕qióng独立 宠命优渥wò
期qī功强qiǎng近 终鲜xiǎn兄弟
结合本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检查,进而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新旧知识整合的能力,学生能尽快走进情境,走进本课。
讲授新课
一、听录音诵读,回顾本课
二、研读赏析第一段
第一段: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闽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然后讲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段内容,是陈述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课文分析:
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研读赏析第二、三、四段
三、合作探究:
假如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为什么?
嵇康: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陷害,被司马昭所杀。
阮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方孝孺:
浙江宁海人。明惠帝时任翰林侍讲、文学博士。后明成祖称帝时,命其起草即位诏书,他宁死不从,惨遭杀害,被灭十族。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你得到什么启示?
艺术特色:
语言艺术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对偶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 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比喻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七、课堂练习
分析词语古今异义。
①不行:古:不能走路 ;
今:不可以_ ______。
②成立:古:成人自立________;
今:开始存在__ _____。
③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____;
今:给马洗身 ____。
④上报:古:_报答皇恩_______;
今:向上级汇报 。
下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C )
①终鲜兄弟:终于没有兄弟。
②行年四岁:经历了四年。
③供养无主:没有主人供养。
④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
⑤日笃:一天一天沉重。
⑥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⑦伏惟:伏惟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⑧死当结草:死后再算账。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⑧ C.①④⑥⑦ D.②④⑥⑧
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诉说)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之心)
五、拓展提高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九、作业布置
如果你是晋武帝,会如何批复李密的表文呢?请你写一段话,字数在200左右。
听名家配乐朗诵,进一步理解本文。
以小组为单位、以班级为摊位进行研读,共同赏析。
学生先说内容,教师再指导。
研读文本,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
课堂上进行班级检测。
出示有关本文的学术理论纷争,增强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
通过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在角色中训练写作能力,同时加深了对“表”这种特殊文体的理解。
理解本文
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方式。完成教学目标一。
教师给以鼓励性评价。
研读,不仅可以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理解本文,还可以让这样的艺术特色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养料。
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检测本节课所学内容。
训练思维能力,有力与课堂上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完成作业
课堂小结
你能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板书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重在理解这一节课内容以及相关文言文知识。
及时总结,要点提示。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9.1 陈情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设想,教学要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1 陈情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