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学案
展开班级: 组别: 姓名:
1. 了解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2. 理解小说情节的特色:曲折离奇。
3. 学习小说细腻精彩的心理描写。
4. 理解小说刺贪刺虐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语言建构与运用:夯实字音字形基础知识;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的规律,让学生查找和落实本文的文言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具体把握小说的情节,并能复述出来,通过编写故事提纲,掌握情节起伏跌宕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学习掌握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文化传承与理解: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观。
1、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
2、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一、读准字音
迂讷( ) 裨益( ) 翕辟( )
藁葬( ) 觇视( ) 惭怍( )
邑庠( ) 不啻( ) 惙然( )
抢呼( )
【答案】 nè bì xī ɡǎ chān zuò xiánɡ chì chuò qiānɡ
二、辨识通假
(1)手裁举( )
(2)翼日进宰( )
【答案】 (1)“裁”同“才”,刚刚 (2)“翼”同“翌”,次日
三、一词多义
(1)责eq \b\lc\{(\a\vs4\al\c1(因责常供( ),每责一头(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以塞官责( )))
(2)进eq \b\lc\{(\a\vs4\al\c1(以一头进( ),径进以啄( )))
(3)益eq \b\lc\{(\a\vs4\al\c1(\a\vs4\al(死何裨益( ),益奇之( ))))
(4)逼eq \b\lc\{(\a\vs4\al\c1(鸡健进,逐逼之( ),与村东大佛阁逼近( )))
(5)售eq \b\lc\{(\a\vs4\al\c1(\a\vs4\al(久不售( ),亦无售者( ))))
(6)岁eq \b\lc\{(\a\vs4\al\c1(\a\vs4\al(后岁余( ),岁征民间( ))))
(7)顾eq \b\lc\{(\a\vs4\al\c1(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8)然eq \b\lc\{(\a\vs4\al\c1(然睹促织( ),俨然类画( ),成然之( )))
(9)故eq \b\lc\{(\a\vs4\al\c1(此物故非西产( ),故天子一跬步( )))
【答案】 (1)动词,责令 动词,索取 动词,责罚 名词,差使 (2)动词,进献 动词,前进 (3)名词,好处 副词,更加 (4)动词,逼近 副词,非常 (5)动词,考取 动词,买 (6)名词,年 名词作状语,每年 (7)动词,看,环视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 动词,顾虑,考虑 动词,探望,拜访 (8)连词,表转折,然而 副词词尾,……的样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 (9)副词,本来 连词,所以
四、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 )
(2)得佳者笼养之( )
(3)早出暮归( )
(4)取儿藁葬( )
(5)日与子弟角( )
(6)旬余,杖至百( )
(7)大喜,笼归( )
(8)土于盆而养之( )
(9)仙及鸡犬( )
(10)试使斗而才( )
(11)裘马扬扬( )
(12)昂其直( )
(13)而高其直( )
(14)辄倾数家之产( )
(15)成然之( )
(16)益奇之( )
(17)成以其小,劣之( )
(18)而心目耳力俱穷( )
(19)近抚之( )
(20)蟹白栗黄( )
(21)成述其异( )
【答案】 (1)名词作状语,每年 (2)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3)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4)名词作状语,用草席 (5)名词作状语,每天 (6)名词作动词,打板子 (7)名词作动词,用笼子装 (8)名词作动词,装上土 (9)名词作动词,成仙 (10)名词作动词,显示才能 (11)名词作动词,穿着皮衣 (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 (1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 (1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倾尽 (1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 (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觉得……奇特 (1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劣 (18)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19)形容词作动词,走近 (20)形容词作名词,白肉;黄粉 (21)形容词作名词,非凡本领
五、古今异义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2)操童子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男孩子,泛指儿童。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行侠仗义之人。
(4)日与子弟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弟弟、儿子、侄子等。
(5)振奋作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精神)振作奋发。
【答案】 (1)年轻人。(2)古义指童生。科举时代,对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3)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4)年轻人。(5)指振动(翅膀)。
六、文言句式
(1)覆之以掌。(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状语后置句 用手掌覆盖(蟋蟀)。
(2)定语后置句 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3)被动句 为人迂拙,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4)省略句 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资料链接]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蒲松龄年轻时,颇有文名。他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作品中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
这篇小说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其实大有深意。“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惜哉!抑传闻失实耶?”这是跟作者同时代的诗坛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犬马”,酷爱“斗鸡戏虫”。
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中国18世纪成书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共431篇。它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是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直指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同时对人间美丽、坚贞、纯洁的爱情予以衷心的赞美。“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一副对联,这是对《聊斋志异》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性的高度概括。
[文本鉴赏]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近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上行下效、横征暴敛的黑暗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压迫的社会底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头交代“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几句话虽然精练简短,却是整个故事的起因,上面皇帝荒淫无道,下面官吏趁机搜刮百姓,表明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像成名这样的百姓,只能倾家荡产。故事背景的简要交代为全文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阅读课文第3~8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怎样看待“求神问卜得佳虫”和“成子魂化成促织”这两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求神问卜,虽带有迷信色彩,但作者并非宣扬迷信,而是借奇幻的想象寄托作者的“孤愤”,揭露、抨击现实社会的黑暗丑恶;成名一家遭受的大苦难,精神所受的大折磨,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因为皇帝的一点小小的爱好、小小的乐趣,成子魂化促织正是大苦难与小乐趣的矛盾无法解决的产物,有了这头小促织,皇帝的小乐趣得到了满足,成名的大苦难才能中止,这是荒唐的,却又是深刻的;这是可笑的,却又揭露了血淋淋的现实。
这两处想象使主人公绝处逢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良好愿望。
3.“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这句话有何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名一夜未眠,愁的不是儿子怎么样了,而是还能上哪儿捉蟋蟀,眼看期限在即,交不了差,唯有死路一条,真是一筹莫展,愁肠百结。儿子的生命竟然不如一只小小的蟋蟀。作者写来真是满含悲愤。
4.细读课文第6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词,依次填入横线上,并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每条横线只填一个字)
成名听说儿子误毙促织则________,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________,见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________,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________。忽闻门外虫鸣则既________且________,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________;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________。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怒 悲 喜 愁 惊 喜 劣 喜 恐
作用:一只小小的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熔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荒淫,官贪吏虐,致使老百姓家破人亡的罪恶现实。
三、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小说的情节发展一步步走向高潮,其中是需要一定要素的,比如悬念、人物矛盾、环境等,请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悬念一,老实忠厚的成名因交不出合格的蟋蟀,不仅倾家荡产,而且遍体鳞伤,往后会如何?
悬念二,成名妻子问卜后得到一张画,它灵验吗?
悬念三,蟋蟀死,儿痴呆,成名夫妇会走上绝路吗?
悬念四,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却又那么弱小,会有用吗?
悬念五,成名的小虫斗得过“蟹壳青”吗?
6.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纯属虚构,现实性不是太强,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因无法纳贡而“忧闷欲死”,继又“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甚至“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接着成名之子因死一蟋蟀而吓得投井自尽,成名夫妇“抢呼欲绝”“茅舍无烟,相对默然”,这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得成名家破人亡。是的,成子化蟋蟀,大家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作者写此虚幻的事实,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民命如玩小虫。这个“结局”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反而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结尾指出“独是”以促织富,“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这有力地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之于区区小虫,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所以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猾黠(xiá) 迂讷(nà)
觇视(chān) 气息惙然(chuò)
B.不啻(chì) 矜持(jīn)
邑庠(xiánɡ) 抢呼欲绝(qiānɡ)
C.拾掇(du) 裨益(bì)
万椽(chuán) 唇吻翕辟(yǔ)
D.惭怍(zhà) 审谛(dì)
襟袖(jīn) 掭以尖草(tiān)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崇尚,嗜好
B.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责:负责
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错
D.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修: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B.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C.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B.“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后来科举制度兴起,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闱”又被喻指科考试场(科举考试会场关防严密,曰“锁闱”,省称“闱”)。
C.《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女聊斋志异》是他专写女性主人公的作品。
D.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语用
8.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依次写出四个关键词或短语。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其产量有助于应对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需求。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有效利用小麦杂种优势能提升小麦产量。杂种优势是一种杂交子代在很多方面都优于双亲均值的复杂生物学现象,而这种优势取决于基因互作,即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讷”读nè;C项,“翕”读xī;D项,“怍”读zuò,“掭”读tiàn。
【答案】:B
2.【解析】:责:索取。
【答案】:B
3.【解析】:A项,(古义)面对面,(今义)与绝对相反;B项,表示侥幸;C项,(古义)仔细地陈述,(今义)纤细而少;D项,(古义)三十岁以下的人,(今义)十二三到十五六的青年期。
【答案】:B
4.【答案】:D
5.【解析】:《女聊斋志异》不是蒲松龄的作品。《女聊斋志异》,又名《女聊斋》,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代末年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答案】:C
6.【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中的说法是“于是渐不信狐”,可以知道并不是“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所以应该选C。
【答案】:C
7.【答案】:(1)(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只是;仅仅。异,意动用法,感到奇怪。白,告诉。)
(2)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置:置办。啖:吃。)
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
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辞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蒲松龄说:“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则能受益,这是真理。刚刚小有名气,就自以为是,拿着叶公等人的文章,因袭、模仿而不改变,以至于一败涂地,骄傲、自满就是带来如此的祸害!”
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答案】:小麦产量 粮食安全 杂种优势 基因互作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精品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导学案,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