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8.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8.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2)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8.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2)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背景知识,预习积累,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文简介:
    本文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疏”这种文体的特点,学习比喻的论证方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国家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道理。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魏征(公元580—643年),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被擢为议谏大夫,历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参预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后以修史功,进位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2、题解
    谏:谏言,进谏。
    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3、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二、预习积累
    1、字音
    2、成语积累
    三、问题探究
    1、从全文看,魏征心中最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本文所用到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4、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谏臣?分享其劝谏故事。
    参考答案
    二、1、浚jùn其泉源 虑壅yōng蔽 正身黜chù恶 miù谬赏 垂拱gǒng而治
    2、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载舟覆舟: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
    三、1、魏征心中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即有才能的人各司其职,君王可以无为而治。
    2、核心内容:居安思危、正己安人
    意义:达到“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理想政治境界。
    3、(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比喻,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4、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屈原、比干、触龙、邹忌、海瑞等。感兴趣可以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阅读。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读,文本解读,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学案设计,文件包含《谏太宗十思疏》学生版docx、《谏太宗十思疏》老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共3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