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说课ppt课件
展开1.文化目标:通过对家乡文化现象的访谈、调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2.语言目标:掌握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技巧,在实地调查中提高访谈、调查 的技巧。
XUE XI HUO DONG YI JI LU JIA XIANG DE REN HE WU
学习活动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学习活动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XUE XI HUO DONG SAN CAN YU JIA XIANG WEN HUA JIAN SHE
学习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XUE XI HUO DONG ER JIA XIANG WEN HUA SHENG HUO XIAN ZHUANG DIAO CHA
活动指导:一、做好访谈准备1.确定访谈主题。如家乡民居、学校的变化等。2.确定访谈对象。对要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要有所了解。还要依据访谈主题的不同确定访谈的对象,如关于家乡街道的变化,某一历史建筑的演变,要多向当地老人请教。3.拟制访谈记录表
二、掌握访谈技巧1.提问技巧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结合不同的访谈进程,要灵活运用趣问、直问、推问等提问方式。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2.语言要得体,态度要诚恳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使受访者更好地参与进来。在访谈过程中,要怀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流,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撰写访谈文本1.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结尾。①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兴趣,积极进入主题。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2.文本示例:访谈周大新:记忆、乡土与乡情访谈人:张延文(张)受访者:周大新(周)张:周大新先生,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和您进行如此近距离的交流。有一首歌唱到: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您也是十八岁参军的吧?能不能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
周:是,我是十八岁参军的。1970年10至11月间,山东的一支部队来我们公社招兵。当时,我在读高中,但学校上课主要是学农学工,跟镇上拖拉机站的人学开拖拉机,到各村犁地。文化课上上停停,而且那时大学已停止招生,我看不到上学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当时吃不饱肚子,在学校没钱买饭票,回到家也是顿顿吃红薯,只有在给人家用拖拉机犁地时,方能吃顿白面条。为了寻找前途,也为了吃饱肚子,我决定去当兵,遂在大队报了名。刚好,接兵的李连长爱打篮球,他到我们学校的球场上打球,看到我们几个同学篮球打得不错,问我们愿不愿意当兵,我们自然说愿意,并告诉他我们已经报了名。于是,他和其他接兵的人对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就格外重视。我们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关,拿到了入伍通知书。12月份,我们坐上了开往山东的闷罐子军列,向着山东的部队出发了。到了山东肥城的部队驻地才知道,我们当的是地面炮兵,我们这个炮兵团隶属67野战军。我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一当竟然当了四十多年兵。
张:青年女作家、评论家梁鸿在2009年写过一篇关于您的评论《那荒凉而温馨的“圆形盆地”——周大新论》,你们都是河南邓州人,她对于您作品当中的故乡情结作了全面的论述;同时,她描写故乡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当代文学中,邓州还有包括姚雪垠、张鲜明等著名的作家、诗人,令人刮目相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周:我们家乡喜欢写东西的人比较多,这可能与前辈人的影响有关。张仲景当年写过《伤寒论》;范仲淹虽不是邓州人,但他在邓州当知州时,写了《岳阳楼记》;姚雪垠写了《李自成》。我们读小学、中学时就知道了他们,他们对后人是有影响的。再就是我们那个地方比较穷,穷地方的人也会把写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起码可以挣点稿费。我最初写作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那里的老百姓一向对会写书的人怀一种崇敬心理,过去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墙上贴一张写有“敬惜字纸”的红色纸条提醒家人。人们见到写有字的纸片,都会谦恭地捡起来放在家里。大概是这种传统也在鼓励着人们去学习和从事写作吧。
张:南阳盛产黄牛,是国家小麦生产基地、粮仓。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乡村和乡土自然容易成为聚焦点。您的《第二十幕》等关于故乡的小说,主题也往往是和工商业等题材相结合的,这和传统的乡土叙事有着一定的差异,您如何理解乡村生活面临的新问题?周:我的故乡的确如你所说,是一个粮食主产区。种植,是老百姓的主要营生和任务,但乡村和城镇从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农业和工商业不可能完全分开。尤其是我的家乡位于豫鄂两省的交界处,处于中原和两湖的交通要道上,粮农和工坊的工人及商人的来往,一向是很密切的,而且他们之间的身份转换也在经常进行着。这可能也是我的写作和别人的乡土写作不太一样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富起来,让农民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农村要想富起来,就不能不与工业和商业联姻。要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争取卖出的不是原粮,而是各种制成食品。要借助商人把自己经过深加工的产品变成商品卖出去,不仅在本县本省卖,要争取卖到外省外国去。还要办好乡间旅游,为城市人提供新的旅游服务项目:踏赏田园美景,体验种植之乐,夜听乡间之静,品尝农家饭食等等。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搞好乡间的环境保护,不让空气、水体、土地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在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张: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使用了平行叙事的方法,将神话和现实互为照应,为南阳盆地的三条河流赋予了三个异形同构的美好的神话故事,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另外一位著名的豫籍作家李佩甫的代表作《羊的门》,则将他家乡的平原上生存的各色人等比喻成了在乡间生长的不同类型的野草,现实主义的味道更为浓厚。您关于盆地的描写中,是否包含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呢?
周:我在《走出盆地》这部作品里,是想写人改变命运的不易,当然包含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间的冲突。一个人要超越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太不容易,超越精神观念的限制更不容易。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寻找此生的幸福,都在试图超越上天给自己设置的各种樊篱。我期望读者从这本书里能读出一种坚韧来,看到坚韧在人的命运形成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同时,对幸福在哪里也能生出一点新的感悟。人们都认为幸福在别处,从一个地方找到另一个地方,从今年找到明年,从明年找到后年,它真的在别处和以后吗?张:您的短篇小说《哼个小曲你听听》,讲到家乡人喜欢哼小曲,这些小曲既带有地方戏曲色彩,又有山歌的野味,这种现象在北方平原地区的乡村并不多见,这是否因为邓州受楚地文化的影响更多一些呢?
周:我们邓州古属楚地,人们爱唱歌,爱听曲。在我们村里,我有一个堂哥,在世时特爱哼小曲,俗称拉“肉弦子”,他双手一边干活,嘴里一边拉弦子哼曲,我们在一旁听着,非常好听。那些曲子似曲剧、似豫剧、似越调,但又都不像,完全是他自己的随心创作,听上去悠扬婉转。他并不识谱,不知他的创作之源在哪里,也许就是天生的?在国家搞民间歌曲普查时,我们南阳各县都收集有成本的歌曲,那都是人们在干农活时常哼唱的。张:在《哼个小曲你听听》当中,有大量的民歌民谣,活泼动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小曲大都是您自己编的吧?豫籍作家李洱在他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当中穿插了很多“颠倒话”,这些颠倒话作为豫北的一种民间小调,带有反讽的意味;而豫南的这些小曲大多直抒胸臆,但两者都有点冷幽默的味道。您平常喜欢音乐或者歌唱吗?
周:那些小曲,有的是在乡间流传的,有的是经过我改造的。我自己非常喜欢音乐,主要是喜欢民族音乐。年轻时,我爱拉二胡,爱吹笛子,特别爱听二胡独奏曲,对《二泉映月》和《良宵》非常着迷。也爱听民族歌手唱的歌曲,在连队当战士、班长、副指导员时,我是连队演唱队的主要成员,那时主要是唱一些民族歌曲。后来进了大城市,年龄大了,事情多了,自己不拉了,不唱了,只听,通过音响去听。直到今天,我只要一听到二胡独奏曲和唢呐曲,还有箫独奏,就特别高兴,感到心旷神怡。张:《哼个小曲你听听》里的主人公五爷,早年就成了孤儿,后来又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才,作为教师的儿子又在武斗当中为了救学生被红卫兵乱枪打死。风烛残年的五爷含辛茹苦地将孙子拉扯大,孙子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五爷却仍然是孤身一人,从放羊娃成了放羊的老头。这个故事让人想起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当中的主人公徐富贵,比较起来,五爷的形象显然更为正面,他在面对命运的轮回时,是一个胜利者。《哼个小曲你听听》里塑造了一个坚强的“父亲”形象,这其中是否也有着您自己家族人物的影子?
周:乡间有些人物,当然也包括我们家族的一些人物,人生很不顺,命运很凄惨,但他们最终都能平静面对,达观地看待人生,尽力把失去的东西“忘掉”,去应付新的人生问题,去活完自己的人生。我们村里有个瞎爷,他只是瞎了一只眼睛,但我们这些孩子都叫他瞎爷,他并不生气,他终生未娶,一个人过日子,家里的财产少得可怜,可他很少有忧愁的时候,整天乐呵呵的。五爷就是这些人的代表。我塑造这个人物,就是想向这类人表达我的敬意。其实,人怎么活不是个活?不就几十年时间?人最好的待遇,是不悔来人世。张:非常感谢您接受这次访谈,祝愿您生活愉快,创作再获佳绩!
答案 提问者:①就主题提问;②了解受访者的基本情况;③具备相关知识;④语言亲切。回答者:①就提问进行针对性回答;②不宜就某个问题做长篇大论。
本文是一篇访谈,读了本文,你觉得在访谈中提问者与回答者分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活动指导:一、做好调查准备1.搜集整理家乡传统民俗资料,确定调查对象,或调查家乡民俗,或调查家乡文物。2.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方法,可以实地调查,可以专题访谈,可以网上查阅。调查可以开调查会、蹲点调查、现场察访等。二、调查过程注意事项1.认真观察,做好记录,留下影像等资料。2.爱护文物、古迹,心怀敬意。
三、整理材料,形成调查报告文本1.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1)材料真实。调查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确凿无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2)对象典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正面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单位的等事实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写成调查报告。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代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而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的成功之处或教训的失误之处,所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4)针对性强。调查报告对象典型,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它应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指导人们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一般冠以“关于……的调查”或“……的调查报告”,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前言是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起因、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叙述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段类似于消息的导语性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件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在这部分,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1)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2)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并列、从属、主次关系。(3)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的对象加以对比来写。从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产生的不同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结尾或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或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或是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3.调查报告文本示例从“任务”到“责任”——洋泾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调查报告陈桂生 周兴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从1991年3月至今,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注意。该校学生服务活动的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如何考察这种成效?更值得研究的是,这些从小就习惯于接受长辈服务的孩子,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去为他人服务?他们如何在起初自愿或不甚自愿参加的情况下,越来越自觉地参加这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自己破解“志愿”“服务”“责任”的含义?带着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我们做了短期调查,初步得到了一些答案。
一尽管在这项活动开始的时候,多数学生从表面看来是自愿参加的,但事实证明学生的态度各不相同。而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态度才真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洋泾中学93级高一年级四个班共206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有200名,参与率高达97%。事后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在“你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一栏中,80.8%的学生选择“愿意”,8.6%的学生选择“开始不愿意,后来愿意”,1.4%的学生选择“学校组织的活动,不得不参加”。实际情况比问卷调查所显示的还要复杂。分析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小结以及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大致可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起始动机概括为:社区服务于己于人都有益,愿意积极参与;自己是团员、班干部,应该参与;它是学校开展的活动,不得不参与;多数同学都参加了,自己不参加不好;它影响学习,不想参加。
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为状态,影响着组织者能否达到社区服务的预期目的。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小结显示出了这方面的信息。由于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存在差异,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的行为表现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学生认为社区服务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应该在社区服务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另一类学生则是被动参与,把社区服务看做是学校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看做“社区社会工作”课必须做的作业。这种情况在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及学生记录中都有反映。例如:老人说现在来他这里服务的学生很多,有些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对社区服务工作的意义也不了解,自己也毫无体会可言。学生自身的记录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如有的同学在记录的“服务内容”项中写道:“老人说无事可做,我们只好离开。”
但从整个社区服务的过程来看,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及服务的行为状态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在态度上,学生经历了由不愿意到勉强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对“服务”的理解上,学生则从“任务”的观点转变为“责任”的观点。关于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第一,当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时,学生就可能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因此开展社区服务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使学生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意义。第二,与提高认知水平相结合的是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哪怕学生表现为勉强的行为倾向;通过参与使学生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在获得满足感与兴奋感的同时,体会社区服务的意义,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
第三,将不同态度的学生编为一组,通过同组学生来相互影响,确实是改变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比较有效的方法。第四,同伴学生的行为和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请参与社区服务的高一级的学生为即将参与的学生作报告、谈体会,也不失为一条形成学生积极参与态度的途径。二所谓社区服务内容,是指学生在社区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它将学校里特定年级的学生与街道特定群体——老年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较为特殊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的一定需要会得到满足,学生也能受到一定的教育。这是社区服务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服务内容的调查,我们试图描绘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开展过程的一般特征。
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规定原则上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一般安排在周五最后一节课,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作一定的调整(包括调整服务次数)。服务时间一小时左右。就时间安排来看,社区服务是按计划进行的,每学期各小组服务次数平均在八次以上,克服了以往服务一次性、突击性的缺陷。学生走进老人家庭或敬老院,在家庭的氛围里根据老人的需要,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要求。这种环境特点使得学生即使在替老人做家务或与老人一道劳动时,也可边做边与老人聊天,活跃了气氛,融洽了感情。洋泾中学社区服务与其他活动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呢?我们对所收集到的50份一个学期(—)的社区服务记录作了统计。五个服务小组共上门41次(除去一次到社区听老人作报告),平均每组上门八次。服务内容列表如下:
现就统计结果作如下说明:第一,社区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上述统计项目非常粗略,实际服务内容远不止我们列举的这些,还包括陪老人下棋,讲故事,向街道反映老人遇到的困难等等。第二,聊天占了全部服务内容的43.7%,加上兼有聊天的服务,超过一半以上。这说明老人真正感到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寂寞与孤单,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安慰。第三,由于聊天谈心成了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因此,最初由学生为老人提供的单向服务已变成了双向交流与影响,实际上,一些老人的经历也给学生很大的启发。这种双向交流与影响也许是社区服务最成功的地方。
三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如何,拟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看;一是从当事者的感受与体验来看。调查学生与服务对象关系的一个假设是:如果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由陌生到熟识再到亲近的变化,那么学生的社区服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社区服务的真正价值。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即在社区服务中,除拒绝接受服务的情况外,学生与老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变化。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与老人关系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相识阶段、熟悉阶段、亲近阶段。
在相识阶段,彼此相互介绍认识,彼此相互了解,各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大致要一到三个服务时间。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做出更多的努力,包括要事先了解老人的性格、爱好等,要更全面地理解服务的意义,避免提出“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之类的问题,以免在老人回答“没有”时束手无策。进入熟悉阶段,学生与老人在相互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开始相互信任。学生开始主动寻找可做的家务事,或者老人主动提出让学生做家务事;学生与老人的交谈开始不受拘束,自然、亲切,内容广泛;服务的内容开始不限于家务,能根据老人的需要而增加,如替老人上医院取药,陪老人进浴室洗澡,为老人过重阳节等等。熟悉阶段是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阶段,是逐步培养建立感情的阶段。而亲近阶段,学生与老人则由彼此信任到建立深厚的感情。需要指出的是,三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描述了一个大致的趋势,实际的情形还要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学期的社区服务结束后,同学与老人都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
如果说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从客观上说明了社区服务的效果和意义,那么,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则从主观上表明了社区服务的价值。根据学生的记录、小结、征文,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如传统美德教育、人格教育、人生观教育等,但以下两方面更显示了社区服务的独特教育价值。(1)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对事的责任感。(2)社交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表明,社区服务通过学生们的努力,的确达到了组织者预期的目的。我国正处在新的体制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难题。洋泾中学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为新时代的德育提供了新鲜的经验。这种经验可概括为: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学习,从“任务”观点的社会学习到“负责任”的社会学习——学习关心,学会负责!(有删改)
1.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将调查的情况、认识和结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应用文体。此次调查关注的是哪些问题?浏览调查报告全文,概括有关事实与结论,逐一扼要回答这些问题。
答案 (1)此次调查关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①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活动实际成效如何?②如何考察这些成效?③学生如何从最初的“服务是完成任务”的观点转变为“服务是责任”的认识?(2)①洋泾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的实际成效是由最初的自愿或不甚自愿到最终积极热情自觉地参与,即由一种服务是完成任务的认识状态到最终服务是一种责任的崭新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这一结论。在活动之初,调查者的调查问卷表明,有80.8%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有10%的学生表示,一开始不是十分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而从学生在实际社区服务活动的服务记录中可以看出,即使“愿意”参加活动的学生仍不免有完成任务的想法,而被动参与社区活动的学生更是抱着完成“社区社会工作课”作业的态度。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社区服务态度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在态度上,学生经历了由不愿意到勉强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对“服务”的理解上,学生从“任务”的观点转变为“责任”的观点。
②考察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看,一是从当事者的感受与体验来看。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看,他们经历了由陌生到熟识再到亲近的变化,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均可以得出这种结论,这从客观上说明社区服务的效果和意义;从当事者的感受和体验来看,学生已从“作业”的完成者转变为志愿的责任者了,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其他有关的社区活动材料可以印证这个结论,这从主观上表明社区服务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体现为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和社交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③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由“完成任务”到“服务是责任”的转变可以有四种措施:第一,开展社区服务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使学生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意义,因为当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时,他就可能表现出积极的行为;第二,与提高认知水平相结合的是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哪怕学生表现为勉强的行为倾向,因为通过参与使学生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肯定与赞扬,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第三,将不同态度的学生编为一组,通过同组学生来相互影响,是改变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比较有效的方法;第四,让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为即将参与的学生作报告、谈体会,也是形成学生积极参与态度的途径。
答案 (1)这三个部分分别写“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变化”“社区服务的内容”“社区服务实际效果的考察途径”。(2)这三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是,“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变化”能够带来更好的社会服务效果,还有可能带来更为丰富的社区服务内容;“社区服务的内容”对“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变化”有内在的影响,且内容与服务实效也有实质性的联系,比如43.7%的聊天服务内容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达到了很好的服务实效;“社区服务实际效果的考察途径”能够对学生社区服务的态度和实际效果作出及时而较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社区服务态度有一种潜在的积极影响,甚至可以对包括服务内容在内的一些社区活动作出及时调整。
2.调查报告的正文共有三个部分,该调查报告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洋泾中学开展社区服务的情况?请简要概括。想一想,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活动指导:一、如何参与在对家乡文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拟写针对家乡文化建议的建议书或倡议书。二、建议书、倡议书的区别(一)建议书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部门为了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进行某项活动而提出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文体,有的也叫意见书。写建议书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精练。
建议书的写作格式:1.在第一行正中写“建议书”三个字。2.第二行顶格写接受建议方的名称。3.正文:(1)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便于对方考虑;(2)建议的具体事项。4.表达建议者的愿望。5.结尾写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语。6.落款写上建议者的名称或姓名,以及写建议书的日期。(二)倡议书倡议书是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它的性质跟挑战书很相近,但是对象比挑战书广。倡议书是所有看到倡议书的人都可响应的。倡议书更具有广泛发动群众,调动集体和大多数人团结互助,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作用。
倡议书的写作格式和一般书信相似,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1.标题。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用“倡议书”三个字作为标题,也可在“倡议书”三个字前概括倡议的内容。2.称呼。可根据受倡议对象选用适当的称谓。如“同学们”“妇女姐妹们”等,也有的倡议书不另起行写受倡议对象,而是在正文中指明。3.正文。正文是倡议书的重要部分,主要写倡议的背景,倡议的对象、目的、内容、意义和要求。4.结尾。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希望以及建议。5.落款。写倡议者的名称或姓名,发倡议的日期。
三、文本示例关于推进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建议尊敬的县领导:近年来,我县的文化事业有了长足进展。文化改革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势头良好,文化建设取得进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我县赢得了荣誉,争得了商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县文化建设总体水平还不高,同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同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同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上级要求差距很大,与周边市县相比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文化基础设施简陋。没有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群众无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和阅读场所。
二、文艺队伍人才匮乏。规模不够,没有人才,后继乏人。重要的文艺活动,还要到周边县市请外援。三、文化产业数量稀少。我县除少量文化商演和工艺美术展览外,文化产业屈指可数。四、文化活动引导不利。除民间团体和个人自发的一些文化活动,如秧歌、排舞、拳剑、交谊舞外,官方组织的很少,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五、文化资源发掘不够。包括历史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掘。缺乏地域特色文化,人才外流情况严重。上述问题,与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宏大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结合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建议:一、巩固现有的品牌文化,包括文学刊物、书法剪纸、工艺美术等。同时建议县里创办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展示我县人文风貌,传播上级政策要求,反映百姓生活,服务社会发展。二、在进城入口处修立县标,以展示我县名片;在西郊建设文化广场(包括诗墙、画廊、雕塑、音乐喷泉等),以彰显文化氛围。建议在街边设立报刊橱窗,供群众阅览。三、建设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活动中心,使群众有娱乐休闲、健身活动和阅读观赏场所;开办老年大学,使离退休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四、由县领导牵头,主管部门承办,每年举办一次各种专业大奖赛。包括文学、书法、剪纸、美术、摄影、歌曲、舞蹈、曲艺、健身及元宵诗会和灯展等。通过各种赛事,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高队伍演出水准,激发演艺人员的积极性。五、重点搞好旅游景点文化建设,挖掘和开发我县的历史文化资源,使这些景点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文化内涵。应在现有基础上有大的提升,足以吸引游人观赏。以上为推进我县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些建议,如若实现,对我县的面貌必将有一个大的改观,对县域经济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建议县里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工作,让全县人民享受更多文化发展繁荣带来的成果!育才中学教师 李××2019年6月6日
四、即学即练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两处字数各不超过40)倡议书各位同学: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众所周知,□□□□□□□□□□□□□□□□□□□□□□□□□□□□□□□□□□□□□□□□。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文明乘车,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中学学生会×年×月×日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说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家乡文化生活,活动目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活动提示,建议书,必备知识①,建议书的特点,相关知识,建议书的格式,参考实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质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质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