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课后作业题,共6页。
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1~2题。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2.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①东北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成都平原A.①②③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解析】 从农事安排来看,当地主要种双季稻,应位于我国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其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是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水源充足等,但其水稻生产规模小,主要靠传统经验,机械化水平低。【答案】 1.A 2.C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中非农业合作,助力非洲脱贫。地处非洲的甲国(如下图)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结合非洲简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3~4题。 【导学号:36460065】3.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4.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充足 D.土壤肥沃【解析】 第3题,季风水田农业种植的水稻单产高,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读气温、降水图可知,甲国气候雨热同期,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第4题,甲国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图中显示的优势条件是水热条件充足。【答案】 3.A 4.C(2015·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5~6题。5.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6.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专业化程度低 B.机械化水平高C.科技水平低 D.生产规模小【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甲地的农业发展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各自所占比重相当,且商品率较高,符合混合农业的发展特点。第6题,乙地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很高,说明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答案】 5.D 6.B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导学号:36460066】7.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8.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C.科技 D.市场【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农业地域类型应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主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第8题,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的纬度偏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应是热量。【答案】 7.D 8.B9.读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填表,完成有关A、D两地农业的比较。 A地D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2)根据B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说出B地容易发生的灾害,以及针对此现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 第(1)题,A位于三江平原,D位于江汉平原,A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与D地相比优势自然条件:土地面积广大,肥沃的黑土。D地区属于季风水田农业,与A地相比优势自然条件:由于纬度低,水热充足,生长期长。第(2)题,据图分析B地降水春、夏季差别很大,春季易发生旱灾,夏季易发生涝灾,因此针对旱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答案】 (1) A地D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黑土肥沃,土地面积广大降水丰富,热量充足,生长期长(2)旱涝灾害。修建水利工程(或修水库)。[能力提升](2015·无锡学业水平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A.土壤肥沃 B.人均耕地面积大C.商品率高 D.水热条件优越11.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产高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改良土壤D.培育良种【解析】 第10题,图中显示该地可以种植甘蔗,说明地处我国南方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该地主要种植蔬菜、甘蔗,说明地形较为平坦,属于人口稠密区,人均耕地面积小;南方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商品率高属于该地农业发展的特点,不是优势区位。第11题,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旱涝频繁,使农业生产不稳定,因此为保证该地农业稳产高产,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答案】 10.D 11.A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1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解析】 第12题,农业科技先进使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13题,东北地区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农业区位优势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A、C、D三项均不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答案】 12.C 13.B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36460067】材料 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1)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简述丁江汉平原要巩固商品粮基地地位应采取的措施。【解析】 第(1)题,甲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第(2)题,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自然条件(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方面分析。第(3)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非农用地的增加,耕地比重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江汉平原要巩固商品粮基地地位应从保护耕地着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3)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本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当堂检测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课时作业,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