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word版含答案
展开www.ks5u.com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过关测评(三) 有机化合物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2.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 )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3.白酒、食醋、蔗糖、淀粉均为家庭厨房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能否与酸反应 ④白酒中是否存在甲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A.乙醇与乙酸 B.苯和溴苯
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 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
5.为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选用一种试剂,可为下列中的( )
A.钠 B.硝酸
C.碘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6.能与Na反应放出H2,又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的物质是( )
A.CH2===CH—COOH B.CH2===CH—CH2OH
C.CH3CH2OH D.CH2===CH—COOCH3
7.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8.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3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3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
C.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
D.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
9.(2016·高考全国卷甲)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0.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②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 ③蛋白质水解能生成多种氨基酸 ④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⑤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⑥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
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HNO3+H2O
C.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
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
12.异嗪皮啶具有刺激机体免疫力的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的功效。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异嗪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异嗪皮啶的分子式为C11H10O5
C.秦皮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异嗪皮啶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3.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酒精 B.冰醋酸
C.苯 D.甲醇(CH3OH)
1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实验和其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引起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浓硝酸可以区分纯棉织物和真丝制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可以检验其官能团。下列关于有机物X中所含官能团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金属钠 | 有气体产生 | 它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和羧基 |
B | 银氨溶液 | 产生银镜 | 它含有醛基 |
C | 碳酸氢钠溶液 | 产生气泡 | 它含有羟基 |
D | 溴水 | 溶液褪色 | 它可能含有碳碳双键 |
16.(2016·高考江苏卷)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9分)下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制乙醛的反应 ②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乙烯使溴水褪色 ⑤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⑥乙酸和CH3CH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酯的反应 ⑦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的反应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在稀硫酸催化下发生淀粉水解反应,要证明淀粉的水解情况。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加碘水,第二支试管先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新制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1)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淀粉部分水解。
(3)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4)第二支试管先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实验室制备溴苯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填写下列空白:
(1)关闭F夹,打开C夹,在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反应一段时间制得溴苯。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________(填“小”或“大”)的无色液体,在实验中因为________而显褐色。则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颈烧瓶中的溴苯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 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分)以下为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根据表中信息回答回题。
A | B | C | D | E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液体; ②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③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 其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 比例模型为: | ①可用于除水垢; ②在低于16.6℃时,凝固成冰一样的晶体 | 由5个原子组成的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 |
(1)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对A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有毒 ②无色无味 ③密度比水小 ④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⑤在海带提碘实验中作萃取剂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⑥在热Cu丝作用下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比它小2的有机物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④⑤⑥
(2)B的电子式为________,把一定体积的B、E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有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发生,当溴水的质量增加2.8 g时,生成物的质量为________g。
(3)工业上,C来源于煤干馏后的液态产物煤焦油。C在浓硫酸、50~60 ℃水浴中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用18O标记的A与不含18O的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实验室进行该反应时的装置图,其中有________处错误。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79900200] 解析:选D。A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项,CH3CH2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C项,四氯化碳的电子式应为。
2.[导学号79900201] 解析:选C。狼毫为动物的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台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
3.[导学号79900202] 解析:选C。食醋中含有醋酸,它能与小苏打(NaHCO3)发生反应生成气体,与食盐则不能反应;可用食醋与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接触,看是否与酸反应;故答案选C。
4.[导学号79900203] 解析:选C。A、B、D项中的物质互溶,不可用分液法分离。
5.[导学号79900204] 解析:选D。只有新制Cu(OH)2悬浊液与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分别混合时,现象有明显区别。乙醇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乙酸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沉淀消失,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6.[导学号79900205] 解析:选B。A项,因它属于羧酸,它能使pH试纸变红;C项,虽然乙醇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不能使溴水褪色;D项,它属于酯,不能与钠反应。
7.[导学号79900206] 解析:选C。A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油脂中的油属于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B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项错误;D项,虽然二者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它们的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不同,前者含有羟基,后者含有羧基,D项错误。
8.[导学号79900207] 解析:选C。甲烷、苯均不能因化学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等质量的三种烃完全燃烧时甲烷消耗氧气最多,B错误。苯属于不饱和烃,D错误。甲烷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乙烯、苯是平面形分子,C正确。
9.[导学号79900208] 解析:选C。C4H8Cl2可看做C4H10中的2个H被2个Cl取代得到的产物,C4H10有CH3CH2CH2CH3和CH3CH(CH3)2两种异构体;2个Cl取代CH3CH2CH2CH3中同一碳原子和不同碳原子上的2个H分别有2种和4种不同结构;2个Cl取代CH3CH(CH3)2中同一碳原子和不同碳原子上的2个H分别有1种和2种不同结构。即符合条件的有机物共有9种。
10.[导学号79900209] 解析:选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植物油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用(C6H10O5)n来表示,但由于n值不定,故两者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蛋白质分子微粒直径已达胶体微粒的大小,故其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①③④说法均正确。
11.[导学号79900210] 解析:选B。B项中生成物应为硝基苯()和水,结构简式书写错误。
12.[导学号79900211] 解析:选A。异嗪皮啶与秦皮素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秦皮素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异嗪皮啶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13.[导学号79900212] 解析:选C。能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有醇和羧酸、无机含氧酸。
14.[导学号79900213] 解析:选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用饱和Na2CO3溶液。真丝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15.[导学号79900214] C
16.[导学号79900215] 解析:选C。A项,两个苯环中间有一个碳原子,该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单键可以自由旋转,所以该碳原子和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错误;B项,X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和Na2CO3反应,错误;C项,在酸性条件下,分子内酯基断开,产物只有一种,正确;D项;1 mol X分子中有1 mol酚酯,其水解需要2 mol NaOH,羧基也会与NaOH反应,则1 mol X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错误。
17.[导学号79900216] ①③ ②⑤⑥ ④⑦
①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⑥CH3CHOH+CH3COOH
CH3CO18OCH2CH3+H2O
18.[导学号79900217] 解析:本实验涉及两个实验现象:
①淀粉遇I2变蓝色,②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若只具备实验现象②,则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若只具备实验现象①,则说明淀粉未发生水解;若①、②两个现象均具备,则说明淀粉部分水解。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在加新制Cu(OH)2悬浊液之前,必须先使水解液呈碱性。
答案:(1)无明显现象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2)溶液变蓝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3)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4)中和淀粉水解时加入的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
19.[导学号79900218] 解析:(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所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液体,在实验中因为溶有Br2而显褐色。
(2)由于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挥发,溶于水显酸性,则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溴化氢溶于水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浅黄色沉淀,即E试管实验现象是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容易发生倒吸,所以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与F相连的广口瓶中的水流入三颈烧瓶。
(4)②由于溴苯中溶有溴化氢与单质溴,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的作用是反应掉HBr和Br2。
③氯化钙是常用的干燥剂,起干燥作用。
答案:(1)大 溶有Br2 2Fe+3Br2===2FeBr3
(2)D管石蕊试液变红,E管出现浅黄色沉淀
(3)与F相连的广口瓶中的水倒流进三颈烧瓶
(4)吸收HBr和Br2 干燥
20.[导学号79900219]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A为CH3CH2OH,B为CH2===CH2,C为,D为CH3COOH、E为CH4。(1)CH3CH2OH中的官能团为羟基,对乙醇描述正确的为③④⑥。(2)乙烯的电子式为
,n(CH2===CH2)==0.1 mol,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m(1,2二溴乙烷)=2.8 g+160 g·mol-1×0.1 mol=18.8 g。(3)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为。(4)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时,CH3CHOH脱去氢原子,CH3COOH脱羟基,生成;错误有3处,一是用酒精喷灯加热,二是用水接收乙酸乙酯,三是导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答案:(1)羟基 C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选修5: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选修5: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2020-2021学年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本册综合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