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展开201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1.(1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 的状况。
(2)第④段从 (两个字)和 (两个字)两方面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
②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
③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
④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⑤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A、⑤③①②④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③⑤④D、⑤②③①④
(4)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5)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6)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本报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2.(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宁静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②孤身站在那里,我感到充满活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机警敏悟。一声喊叫或一个举动都会打破这短暂的静谧。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是与古老的节奏和时光的永恒、与湖泊的呼吸、与万物缓慢的生长保持同步的时刻。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宇宙,领悟到人与自然一体的真实含义。
③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V字形白帐篷。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
④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鹀的啼叫和隐身鸫悦耳的歌声。但是站在高山之巅,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渐渐地它们相互交汇,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仿佛还不及我的呼吸声。
⑤眼下,太阳在山脊边颤动。它充满了活力,几近流动,当我望着它落下时,我想我能感到地球在转离它,我真切地感到了地球的旋转。总而言之,那是一种荒野的宁静,是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感觉,只有当没有任何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时,只有当我们用内心之耳去听、用内心之眼去看时,当我们用全身心而不仅仅是用感官去感受和领悟时,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我认识到,没有宁静,就不可能领悟;不从外界影响中解脱出来,人就不可能理解精神的意义。
⑥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倾听。天气很冷,大约零下二十摄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个湖泊的岸边。那天夜里,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似的。银河耀眼夺目,飞溅于苍穹之上。湖畔幽暗的林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宁静再度降临于此地,令我想到体验宁静的机遇是多么少见,要想达到真正的宁静和随之而来的内心平和又是多么难得,“宁静无价”的说法是多么真实贴切。
⑦我们日益意识到宁静之于我们的欢乐有多么重要。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停地萦绕于我们原始感官的那些奇异的声浪将我们驱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将我们从曾经体验过宁静的人变成了焦虑不安、喜怒无常的人,陷于摧毁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杂音之中。
⑧宁静属于原始的景物。没有它,不变的风景无非是一些岩石、树木和山脉。但有了它,风景便充满含义,意味深长。试想,当一架轰鸣的直升飞机在大峡谷上空盘旋时,它的那片蓝天,它的幽深和永恒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
⑨约翰•缪尔曾说:“红杉属于千年的沉静。”那些古老的树,其中有些早在公元前就存在,在新大陆被发现很久以前就已经成熟,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它们的存在使得作为世间匆匆过客的人类清醒镇静。
⑩当奎蒂科﹣苏必利尔湖区的荒原被飞机的轰鸣声和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浪所淹没时会是什么情景?划独木舟旅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那份宁静,当你沿着湖畔漂荡时,便与岩石、树木和所有生物融为一体。倘若所有自然之声被发动机和变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闹声所取代,情况将会发生怎样急速的变化?在平静的水域中,人们通常都不会高声说话,而是低声细语,因为那时任何噪声都是一种亵渎。
⑪当一个人徒步走过一片原野时,他心中是多么惬意!然而,为了享受宁静,一个人其实也不必独处。人们常说,能与他人分享宁静是相互理解、亲善友爱的标志。只有当陌生人聚在一起时,人们才感到必须去寻欢作乐。只要兴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没有障碍去阻止人们共享宁静。当我孤身一人在宁静的地方时,常常希望有人与我共享那份宁静,从而使这种经历更为丰富完美。
⑫我们是多么频繁地谈起荒野广漠的宁静,保持荒野宁静的重要性及在宁静中所能找到的奇妙与安宁。当我想到宁静时,我便看到了北方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泽地和延伸的冻原以及无路的荒凉之地。我看到了西部的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那高耸起伏的山岭。我想象着西南部的沙漠及其色彩斑斓的全景,还有南部难以穿过的沼泽地。它们总是在那里,它们的美丽不会改变。然而,一旦它们的宁静被打破,就再也不会恢复。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2)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的景物描写。
(3)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飞溅”的精妙之处。
(4)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红杉“不仅仅是树”?
(5)对第⑪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置身于寂静的荒野可以获得更多的欢乐。
B、心灵互相阻隔的人在一起,无法分享宁静。
C、一个人的宁静若不与人分享,是不完美的。
D、一个人独处时更能感受到宁静的欢乐。
(6)分析作者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
3.(6分)默写。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去也。(《<论语>七则》)
(2)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4)叹年来踪迹, ?(柳永《八声甘州》)
(5)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6)书不尽言, 。(《周易•系辞上》)
(7)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渔父》)
(8)今夕为何夕, 。(袁凯《客中除夕》)
4.(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3)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5.(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②榷:专卖。
(1)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②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③其间缘水置仓
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2)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3)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4)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
(5)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
。
6.(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治学
(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兮 B、哉 C、夫 D、矣
(2)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3)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4)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5)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 。
二、作文70分
7.(70分)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阅读80分
1.(1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 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的状况。
(2)第④段从 原因 (两个字)和 表现 (两个字)两方面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D
①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
②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
③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
④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⑤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A、⑤③①②④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③⑤④D、⑤②③①④
(4)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5)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6)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本报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分析】科普类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分(具体)﹣﹣总(概说)”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科技小品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特别是关联词和代词.
【解答】(1)第一步,根据“这种困境”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指代义;第二步,锁定答题范围为“新闻…不确定性”;第三步,分层进一步缩小范围;第四步,可知“这种困境”是面临的一种矛盾境地,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本题值得关注的一个小小变化是,在问题横线后还有“的状况”这个中心词,需代入验证,看是否通顺.
(2)本题在概括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字数限制,要求概括语言更加精简.答题思路是在理解内容的前提下抓住段落的关键词句,并对文段进行分层,概括后整合出答案.很明显,针对受众缺乏寻求真相意愿这个问题,段落刚开始是从受众为什么不原意寻求真相这个方面阐述了,这个可以概括为“原因”,而接下来段落就是从受众不愿意寻求真相的种种做法来进行阐述,可以概括为“表现”.
(3)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此类题目的解决可以采取排除法,在这个题目选项中,最后一个句子应选第④句下结论的句子,排除B.然后根据逻辑顺序应是先提出常识的局限,再进一步说把常识推上神坛的恶果.顺序可以判定为③①,排除C.然后根据先提出观点,再论证的顺序可以判定为②在③①之前,所以此题答案选D.正面分析此段的顺序为常识是什么→提出观点→常识的局限→把常识推上神坛的恶果→下结论.
( 4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做这种题型时,学生需注重选项信息和原文相关信息的仔细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别.在原文中有关于新闻发布会的门槛的句子在第2段出现,作者使用这个短语时是把它和“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放在一起说的,这个和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属于强加因果,因此选择这个选项.
答案:
(1)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2)原因 表现
(3)D
(4)C
5、第⑥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寻求真相的意愿的相关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
6、评分说明:依据考生答案与文章提供的四个方面的契合程度,及考生答案的表达是否准确、逻辑是否严密评分.
【点评】科普类实用文阅读技巧之确认指代词的含义.
常用的指代词如“这”“那”“这些”“那些”“它”“它们”“此”“某”“其他”等,作者为了行文简洁,常用这些代词替代文中的各种信息、观点、例证等,依据语境选取最接近代词的句子或内容,确认每一个代词的含义,并弄清不同代词之间的关系,如并列、交叉、包容等,才能正确认定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观点.指代多是承前指代,如果把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可以读通的一般是所代的内容;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多,代入原文都可以读通,甚至能够理解通顺,就应该考虑最接近代词的内容,还可以与本段小论点对照,选择最接近论点的内容.如果指代内容含有修辞手法,就须推知修辞的具体含义.
2.(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宁静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②孤身站在那里,我感到充满活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机警敏悟。一声喊叫或一个举动都会打破这短暂的静谧。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是与古老的节奏和时光的永恒、与湖泊的呼吸、与万物缓慢的生长保持同步的时刻。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宇宙,领悟到人与自然一体的真实含义。
③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V字形白帐篷。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
④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鹀的啼叫和隐身鸫悦耳的歌声。但是站在高山之巅,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渐渐地它们相互交汇,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仿佛还不及我的呼吸声。
⑤眼下,太阳在山脊边颤动。它充满了活力,几近流动,当我望着它落下时,我想我能感到地球在转离它,我真切地感到了地球的旋转。总而言之,那是一种荒野的宁静,是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感觉,只有当没有任何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时,只有当我们用内心之耳去听、用内心之眼去看时,当我们用全身心而不仅仅是用感官去感受和领悟时,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我认识到,没有宁静,就不可能领悟;不从外界影响中解脱出来,人就不可能理解精神的意义。
⑥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倾听。天气很冷,大约零下二十摄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个湖泊的岸边。那天夜里,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似的。银河耀眼夺目,飞溅于苍穹之上。湖畔幽暗的林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宁静再度降临于此地,令我想到体验宁静的机遇是多么少见,要想达到真正的宁静和随之而来的内心平和又是多么难得,“宁静无价”的说法是多么真实贴切。
⑦我们日益意识到宁静之于我们的欢乐有多么重要。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停地萦绕于我们原始感官的那些奇异的声浪将我们驱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将我们从曾经体验过宁静的人变成了焦虑不安、喜怒无常的人,陷于摧毁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杂音之中。
⑧宁静属于原始的景物。没有它,不变的风景无非是一些岩石、树木和山脉。但有了它,风景便充满含义,意味深长。试想,当一架轰鸣的直升飞机在大峡谷上空盘旋时,它的那片蓝天,它的幽深和永恒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
⑨约翰•缪尔曾说:“红杉属于千年的沉静。”那些古老的树,其中有些早在公元前就存在,在新大陆被发现很久以前就已经成熟,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它们的存在使得作为世间匆匆过客的人类清醒镇静。
⑩当奎蒂科﹣苏必利尔湖区的荒原被飞机的轰鸣声和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浪所淹没时会是什么情景?划独木舟旅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那份宁静,当你沿着湖畔漂荡时,便与岩石、树木和所有生物融为一体。倘若所有自然之声被发动机和变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闹声所取代,情况将会发生怎样急速的变化?在平静的水域中,人们通常都不会高声说话,而是低声细语,因为那时任何噪声都是一种亵渎。
⑪当一个人徒步走过一片原野时,他心中是多么惬意!然而,为了享受宁静,一个人其实也不必独处。人们常说,能与他人分享宁静是相互理解、亲善友爱的标志。只有当陌生人聚在一起时,人们才感到必须去寻欢作乐。只要兴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没有障碍去阻止人们共享宁静。当我孤身一人在宁静的地方时,常常希望有人与我共享那份宁静,从而使这种经历更为丰富完美。
⑫我们是多么频繁地谈起荒野广漠的宁静,保持荒野宁静的重要性及在宁静中所能找到的奇妙与安宁。当我想到宁静时,我便看到了北方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泽地和延伸的冻原以及无路的荒凉之地。我看到了西部的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那高耸起伏的山岭。我想象着西南部的沙漠及其色彩斑斓的全景,还有南部难以穿过的沼泽地。它们总是在那里,它们的美丽不会改变。然而,一旦它们的宁静被打破,就再也不会恢复。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2)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的景物描写。
(3)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飞溅”的精妙之处。
(4)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红杉“不仅仅是树”?
(5)对第⑪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B
A、置身于寂静的荒野可以获得更多的欢乐。
B、心灵互相阻隔的人在一起,无法分享宁静。
C、一个人的宁静若不与人分享,是不完美的。
D、一个人独处时更能感受到宁静的欢乐。
(6)分析作者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
【分析】(1)本题属于“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考点.
(2)本题属于“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考点.
(3)本题属于“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考点.
(4)本题属于“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考点.
(5)本题属于“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考点.
(6)本题属于“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考点.
【解答】试题分析:
(1)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喻体,然后把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本体和喻体的含义,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它”,喻体是“一块巨大的海绵”,结合上文“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可以判断出“它”指的是“湖泊”;湖泊和海绵的相似性在于,二者都具有“吸”的功能,海绵能吸水,而湖泊“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海绵越大吸水性越强,那么,这里作者把湖泊比作“巨大的海绵”,意在表明湖泊的吸音功能强大;海绵吸水具体可感,而湖泊吸音则只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是抽象的,别人看不到的,所以,作者用这个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现象传递给了读者,使读者可见可感.
(2)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思考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有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态、静态、色彩、远观、近看,视觉、听觉,仰看、俯视…(二)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三)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其它表现手法:烘托、渲染、工笔、对比、衬托、比兴等手法.(四)语言特点和风格.(五)景物和画面特点.本文第③段可选择的角度有动词的运用,如,“攀登”“起伏”“悬”“伸向”等;写景角度的变化,俯瞰日落﹣﹣平视地平线﹣﹣远望更遥远的地方;色彩的组合,如“火球”、“白帐篷”等.
(3)这类题目的答题方法是,把该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既要指出该词语的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从词义上看,“飞溅”的本义是“向四周溅出,向四处迸射”,用在这里就写出了夜空之上群星闪烁的美丽画面.从手法上看,“飞溅”是动词,在地球上观看银河,相对来说是银河是静景,“银河…飞溅…”就把静景银河写活了,所以“飞溅”采用的是化静为动的手法.
(4)此类题目在解答时应首先分析原因,然后进行总结.从原文来看,作者说“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这就需要考生首先明确“这层意义”指的是什么,“这”提示考生向上文找答案.从上文看,“约翰•缪尔曾说:‘红杉属于千年的沉静.’…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可以分析出,“这层意义”指的是“红杉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另外,“它们不仅仅是树:”“冒号”起到了提示下文的作用,所以还需结合下文思考,由下文“它们的存在使得作为世间匆匆过客的人类清醒镇静”可以分析出作者说红杉不仅仅是树还因为它的存在能使人类清醒.最后总结,作者认为红杉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树.
(5)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可分为几层.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第⑪段一共六句话,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说享受宁静不必独处,第二层的意思是说只有兴趣相投、品味一致的人才能共享宁静.这一段的关键句是“能与他人分享宁静是相互理解、亲善友爱的标志”,“只要兴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没有障碍去阻止人们共享宁静”.由此可以判断出本题的答案应为B项.
(6)解答方法是,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首先明确文中写了哪几种声音,每种声音有什么特点,然后分析出作者描写这种声音的意图是什么,作者对两种声音的态度怎么样,作者写这两种声音对表达主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作者写了两大类声音,一类是自然界的声音,一类是人类工业文明带来的喧嚣声.自然界的声音,如第四段作者写到虫鸣鸟啼“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第六段,作者写到“湖畔幽暗的林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可以分析出,作者写自然界的声音是为了突出宁静,自然界的声音是宁静的组成部分.人类工业文明带来的声音,如第七段作者写这些声音“将我们驱向精神崩溃的边缘,…焦虑不安、喜怒无常…摧毁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杂音…”表明作者认为人类工业文明带来的声音破坏了宁静之美,是应该批评的;而第十段中“当奎蒂科﹣苏必利尔湖区的荒原被飞机的轰鸣声和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浪所淹没时会是什么情景?…倘若所有自然之声被发动机和变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闹声所取代,情况将会发生怎样急速的变化?”又写出了作者深深的担忧.两种声音在本文中形成了对比,起到了突出“宁静无价”这一主旨的作用.
答案:
(1)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用海绵吸水来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形象而生动.
(2)本题采用整体评分法,对考生选择的角度及针对该角度结合文本进行的赏析作整体评分.可选择的角度有动词的运用、写景角度的变化、色彩的组合等.
(3)“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4)红杉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它的存在使人类清醒镇静,因此,作者认为红杉是一种具有特别含义的树木.
(5)B
(6)作者描写了多种不同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增加了宁静感,也是宁静的一部分,作者写这类声音是为了表现宁静之美;工业文明的喧闹破坏了宁静,作者描写这类声音来表达批评和担忧.作者通过描写这两大类声音,表达了宁静无价的主旨,和作者对宁静的赞美与向往.
【点评】散文备考,可以说挑战性极强,多数情况是作者在纸上神游一通,我们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其实,就高考散文来说,我们一旦摸到“诀窍”,轻松阅读,顺畅作答.
诀窍是什么,就是先辨方向,再探重心(接近主旨),由此推断结构和思路.所以首要任务是辨方向.高考散文基本是五大方向:情结的、呼唤的、礼赞的、感悟的、沉思的.方向辨清,一切皆明.
3.(6分)默写。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论语>七则》)
(2)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4)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柳永《八声甘州》)
(5)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6)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周易•系辞上》)
(7)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屈原《渔父》)
(8)今夕为何夕, 他乡说故乡 。(袁凯《客中除夕》)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不以其道得之
(2)霓为衣兮风为马 (重点字:霓)
(3)花近高楼伤客心
(4)何事苦淹留 (重点字:淹)
(5)八百里分麾下炙 (重点字:麾)
(6)言不尽意
(7)可以濯吾缨 (重点字:濯、缨)
(8)他乡说故乡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4.(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3)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分析】(1)本题考查了诗歌分类.诗歌从体裁上看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语言.答题模式:(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形象答题模式: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性格+身份);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解答】(1)本题属于识记题.
(2)“乱荷叶”写镜湖中的女子很多,她们粉面如花,头顶着荷叶做成的小伞在镜湖中忙碌着.所以“乱荷叶”的解释是错误的.
(3)颔联中镜湖女“妆面花样红”写了外貌;“小伞翻翻”写了动作,是视觉;“菱歌”是听觉;“约西邻女”“看赛神”是行动.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镜湖女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
答案:(1)A;
(2)B;
(3)作品塑造了一位湖边船家女子的形象,突出她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诗中从“妆面花样红”的视觉形象,“菱歌缥缈”的听觉角度,描写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
赏析:
全诗描写的是绍兴如画般的风光.过去从事采莲和采菱的,多数是女子.这是富有诗意的劳动,历代泛游鉴湖的文人,多有讴歌之作.“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是绍兴水乡旧时的寻常之景.在绍兴的河湖上,常常可以看到小船,悠闲地行进.船夫坐在船尾,背倚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船楫,稳操方向,两脚一曲一伸地蹬着船桨,推动小船前行.“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波平如镜的镜湖之上,粉面如花头顶荷叶的美丽女子,坐在小船上,忙碌着,风景如画.“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傍晚时分新月初升,女子们纷纷归来,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劳累了一天的镜湖女儿回到家中又互相邀约第二天一起去看迎神赛会,表现出女孩子们的青春活力.
【点评】(1)本题考点:文学常识.古诗分类: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①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②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③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2)本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这类选择题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也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3)本题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这两方面: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及对比、烘托、渲染、衬托等手法;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5.(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②榷:专卖。
(1)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记录
②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大致
③其间缘水置仓
沿着
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立即
(2)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
(3)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4)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
在各道设置知院官,及时掌握情况,一旦需要,就及时救助,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增加了户口数量.
(5)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
第③段的内容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因地制宜、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
【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
(2)此题考查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留、换、删、补、调﹣﹣五字法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通句顺.重点翻译为、以、觇、虽、句意完整.注意官职.
(3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熟背18个常见虚词,且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4)此题考查段落内容分析概括,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
(5)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主人公观点,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
【解答】解析
(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 运用语境推断法:①“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意思是“每过十天至一个月所在州县的雨雪丰歉状况上报转运使司”,该句中“具”作动词,应理解为“记录”
②“率一斛得八斗至者”中“率”作副词,“大致,大概”,课本知识“率赂秦邪?”﹣﹣《六国论》
③“其间缘水置仓”中“缘”译为“沿着”.课本知识“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中“遽”作副词,译为“立即,立刻,马上”
(2)重点字词:“为”译为“担任”、“以”译为“用”、“觇”译为“察访”、“虽”译为“即使”.注意官职保留.
(3)①中的“以”是介词“把”的意思;②中的“以”相当于“而”,是连词,表因果关系,解释为“因为”.
(4)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根据原文“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意思“各道分别设置了巡院的知院官,每过十天至一个月,必须记录所在州县的雨雪丰歉状况,上报转运使司.知院官开始见到年景不能丰收的端倪,就要先行申明到某月需要免除若干赋税,到某月需要救济资助若干物资,到了预定的时期,刘晏不等州县申请,便上奏实施,解决百姓的急难,从来不曾错过时机.因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住户人口增多繁衍起来”来进行概括.
(5)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出盐之乡置盐官”体现按需置官,“各随便宜,造运船”体现因地制宜,“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体现从长计议.
答案
(1)①记录 ②大致 ③沿着 ④立即
(2)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
(3)D
(4)在各道设置知院官,及时掌握情况,一旦需要,就及时救助,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增加了户口数量.
(5)第③段的内容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因地制宜、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参考译文
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他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衡标准,全部控制在手中,朝廷因此获利,而民间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
刘晏还认为:住户和人口增加,赋税征收的范围就会自然拓宽.所以刘晏管理财务,总把关心百姓疾苦放在前面.各道分别设置了巡院的知院官,每过十天至一个月,必须记录所在州县的雨雪丰歉状况,上报转运使司.知院官开始见到年景不能丰收的端倪,就要先行申明到某月需要免除若干赋税,到某月需要救济资助若干物资,到了预定的时期,刘晏不等州县申请,便上奏实施,解决百姓的急难,从来不曾错过时机.因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住户人口增多繁衍起来.在刘晏任职的初期,钱财赋税每年收入不过四百万缗(古代计量单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到他任职的后期,每年收入达到一千余万缗.
刘晏专门采用盐产专卖办法来增加军需国用,认为官吏多了,百姓就会受到骚扰,所以他只在产盐地设置盐官,在产盐地以外的州县不再设置盐官.在刘晏任职之前,把关东的谷物运送到长安,因为河水水流湍急凶险,大致一斛谷物能运到八斗,便算成功,会受到优厚的奖赏.刘晏认为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的水流缓急各不相同,根据各处的不同特点,依据各地的便利条件,分别制造运送谷物的船只,训练负责漕运的士兵,长江的船只运抵扬州,汴水的船只运抵河阴,黄河的船只运抵渭水流入黄河的河口处,渭水的船只运抵太仓,各地段之间都沿着水边设置粮仓,由上一段转送给下一段.从此,每年运送谷物有时能够达到一百多万斛,没有一斗一升在水中沉没.刘晏在扬子这个地方造船,每造一艘船,付给一千缗钱.有人说,“造一艘船的费用实际还用不了一半,浪费的钱财太多了”.刘晏说:“不是这样.办大事,当然不可吝惜小费用,办一切事情都要做长远的考虑.现在船场才开始设置,办事的人很多,应该首先让这些人的私人用度不受窘迫,他们为官家制造的物品就会坚固牢靠了.如果立即同这些人不厌烦细细地计较一分一毫,怎么能够长久地实行下去呢!”
【点评】内容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6.(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治学
(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B
A、兮 B、哉 C、夫 D、矣
(2)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态,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能够消除人的蒙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3)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4)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
(5)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 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
【分析】(1)本题属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点.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注意词类活用和通假.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2)本题属于“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考点.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备考中注意积累并掌握议论文常用的各种论证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文段加以分析.组织答案的方法是,指出该文段是如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达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本题属于“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考点.在解答时考生可首先将画线句子翻译过来,结合上下文了解画线句子含义,然后对照选项找出答案
(4)本题属于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考点.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详细了解各类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考场上考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句式知识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即可
(5)本题属于“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考点.此类题目在解答时考生首先要通读全段,明确该段一共有几句话,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划分层次,概括每层的含义,最后按照“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模式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解答】(1)本题属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点.
A、“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多用于诗歌中,如“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B、“哉”:语气词,可表示感叹,相当于“啊”;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表示测度,相当于“吧”;还可以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C、“夫”:文言发语词、文言助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
D、“矣”: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四个虚词的用法相比较,可以确定答案应为B项.
(2)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本文第②段“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把百姓不学习处于蒙昧状态比作宝物在暗室,“学者,心之白日也”,把学习比作太阳,意思是说学习能使人消除蒙昧,就像太阳能消除暗室的黑暗照到宝物一样.这就把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了表述出来,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3)在解答时考生可首先将画线句子翻译过来,结合上下文了解画线句子含义,然后对照选项找出答案.第④段画线句翻译过来就是“回顾学习活动走过的路,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是认识错误,而且是行为完全不正确了”.意思是说,学习走过的路是漫长的,但是如果因为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松懈了,那就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行为上都是错误的.由此可知答案是D项.
(4)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整句的特点是,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本文第⑤段中运用整句论述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就具有以上特点,考生逐一列出即可.
(5)第⑥段一共五句话,第一句中“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是说学习需要坚持不懈,“没而后已”是说学习要穷其一生,是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句中“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指出要想成就功业必须立下志向,点明立志的重要性,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三句、第四句是第二层,“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指明志向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而才华的作用是次要的.
第五句是最后一层,通过对比学习的人多,有成就的人少,得出“故君子必立其志”的结论,再次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答案
(1)B
(2)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态,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能够消除人的蒙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3)D
(4)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
(5)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参考译文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蒙昧的状态,什么也不知道,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一照进来,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给神祇祖先.
聆听过了黄钟的声音,这样以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这样以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走过的路,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是认识错误,而且是行为完全不正确了.
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仰着头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梦想,孤身独处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则一定能达到目标.所以,君子的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后才停止.因此,虽然有那样的天赋才华,却没有那样的远大志向,也不能够建立那样大的功业.志向在学习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才华在学习中起的是次要作用.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而担心志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点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必须强化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加强学习文言文方法的指导,以适应更多的文言文学习.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整理、运用,从而能够做到知识能力的迁移.在初步疏通了文意,学生准备翻译文言文时,教师适时地出示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一读,这篇文章,想一想其中的意思,看一看书下的注释,议一议你认为的难点,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评一评他人的翻译.学生根据这种方法,不仅找出了古汉语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还找出了古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因此,我们学习文言文,只有注意积累文言词语,注意各种语言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二、作文70分
7.(70分)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分析】本材料的核心是“自由”,审题不易偏题.但又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必须穿越又是没有选择的,没有自由的.立意必须着眼于材料的整体,不能偏颇.自由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没有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学生写作时,不能浮于自由与不自由干瘪的关系,要进一步拓展:如何从不自由到自由,如何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庄子的《逍遥游》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为追求所谓自由而不自由的鲜活例子.
【解答】
尽情舞蹈,纵使身着镣铐
我们生下来就是要穿越沙漠的,作为所谓的“命运之注定”,我们足踝上那层抹不去的黄沙便是这一生注定要担负的镣铐,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站在绿洲的浓荫中逃避,因为这黄沙之旅便是人之一生.
或是烫人砂砾磨坏了足踵,或是水袋空瘪,食粮断尽,或是漫漫沙漠中无处可寻觅绿洲踪迹…这千百种生之苦难,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正如罗蒙诺索夫无法拒绝在污泥中摸打滚爬的童年,正如曼德拉无法拒绝锌皮房里二十七年的逼仄,正如史铁生无法拒绝在“最狂妄的年纪”遭遇病魔,不幸也罢,不公也罢,这副镣铐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礼物”.
于是有的人因这被剥夺的自由而垂下了头颅:海子把年轻的生命了却成了铁轨上一个潦草的惊叹号,王尔德把满腹的才华埋葬在了无望的牢狱之中,文森特淌血的残耳与绝望的枪声让世人叹惋…他们把死亡与放弃当作了与命运决裂的方式,却不知这等与镣铐拼个鱼死网破是何等愚蠢软弱的选择﹣﹣他们投身的并非超脱沙漠的自由,而是黑暗无边的束缚.
于是又有人选择错了“穿越沙漠”的方式:强权的压迫是高尔基痛恨又畏惧的“沙漠”,古拉格集中营赤裸的现实如此残酷,却被蒙上纱幕涂上粉脂﹣﹣这等求全自保的方式只会让“沙漠”吞噬心田,再无逃生的可能.诚然,方式和道路的选择是我们的权力,但违背正义和心灵的步履又是何等沉重?这样的人生,又怎能舞出人生的风采,灵魂的高度?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这句话的确铿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带着镣铐跳舞”,尽情舞出生命的绿洲.看啊!那些负轭之人舞起来了!罗蒙诺索夫的全俄首所大学,曼德拉的崭新南非,史铁生的地坛…命运的把戏化作了坚忍、勇敢以及乐观者足下的泥丸,生活的限制囚禁不住茫茫大漠蓬勃生长的绿意.这世上总有什么是可以被选择的,既然生与死,顺与逆的自由被无常所剥夺,那就踏着沉重的镣铐起舞,这是你的自由,更是你对生命的不辜负与义务!
尽情舞蹈吧!纵使身着镣铐.就算你没有了拒绝沙漠的自由,没有了回避灾祸的权利,没有了鲜花,绿荫与清风供以选择,你也照样可以用不停歇的舞姿征服黄沙,用不知苦的足板踏平荆棘.至少,你还可以选择面带微笑,心怀感激.
唯有此,你才能打破生命的限制,舞出不凡的天地!
【点评】本则作文材料易懂而又贴近生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讲,更具现实意义.思想上,可以促进青少年认清自由的内涵;方法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想把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讲清晰,又不太容易.对学生“深刻”的理解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02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应用10分,选择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应用10分,选择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填空,按要求选择,概括第①段的段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