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
初中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3页。
知识点归纳
1、地理位置: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历史进程:国家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年)→强盛(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灭亡(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文明成就(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1)金字塔【常考点】
(2)其他:天文学(太阳历)、医学(木乃伊)、文字(象形文字)等。
(3)评价: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4、法老的统治
(1)法老地位:政治上,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国王);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王权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教材重难问题解答
问题思考(P3)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通过对尼罗河泛滥与星象之间的规律的长期观察,发展了天文学;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需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从而制定了历法。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点归纳
1、地理位置: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文明成就【常考点】
(1)《汉谟拉比法典》
金字塔
用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代表
胡夫金字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象征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官博物馆
内容
十分广泛,从中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商品经济等)
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其他:天文学(阴历)、文字(楔形文字)、数学(60进位制)等。4.评价: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教材重难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P9)
(1)奴隶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
(2)奴隶主阶级。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点归纳
1、地理位置: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2、国家建立
(1)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家。
(2)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种姓制度【常考点】
(1)含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内容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4、佛教
(1)创立概况: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2)思想主张:早期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
①北传: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②南传:经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教材重难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P14)
2.(1)从左至右:古代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世纪;古代中国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
(2)大河流域;北纬20°〜40°。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流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
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本册综合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抓住主要方面进行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