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第1页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第2页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

    展开

    这是一份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灰尘四起B.花香满园C.雪花飘飘D.黄沙扑面
    3.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4.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
    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飞扬的柳絮,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且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7.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分子非常小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8.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
    9.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
    10.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11.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12.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C.“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在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停止
    B.南方的春天,室内的墙壁上会“流汗”,是熔化现象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爽,是酒精汽化放热
    D.夏天,从冰箱取出冰冻的饮料,放置一会表面会湿,是液化现象
    14.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16.下列哪个事实不能证明分子动理论( )
    A.扩散现象
    B.两块接触面光洁程度非常高的铅块被紧压后就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C.潮汐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17.端午节,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8.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
    19.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20.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2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说明分子不停地 .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 .
    22.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 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23.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24.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
    25.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运动.
    26.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27.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8.2017年4月,东营园博园内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观赏.“暖风熏得游人醉,郁金香满园博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人们能闻到郁金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在 .
    2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30.位于黄河岸边的兰州市安宁区召开了第34届桃花节,桃花节上游人如织,香气袭人.游人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 ;游人穿行于仁寿公园,公园中人工湖湖水清澈,鱼翔浅底,看到湖里的鱼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 像.

    三.解答题(共2小题)
    31.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32.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1分子动理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解答】解: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错误;
    B、海绵里面有气孔,用手捏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则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有一个人吸烟,烟味会很快扩散到房间内的空气中,这是由于有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故C正确;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灰尘四起B.花香满园C.雪花飘飘D.黄沙扑面
    【解答】解:
    灰尘、雪花、黄沙这些都是物体,它们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花香满园,是气体分子的扩散,说明了分子的运动.
    故选B.

    3.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解答】解:
    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
    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
    【解答】解: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花朵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飞扬的柳絮,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且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答】解:
    A、吸盘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牢牢地吸在玻璃上,该现象与分子间的引力无关,故A错误;
    B、飞扬的柳絮,飞扬的柳絮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故C错误;
    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解答】解:
    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分子非常小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解答】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
    【解答】解: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
    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
    【解答】解:
    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故选A.

    10.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解答】解:
    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蜂蜜的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是扩散现象;
    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解答】解:
    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2.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C.“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解答】解:A、闻到香味,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CD、眼镜上的“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雾气”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BC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在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停止
    B.南方的春天,室内的墙壁上会“流汗”,是熔化现象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爽,是酒精汽化放热
    D.夏天,从冰箱取出冰冻的饮料,放置一会表面会湿,是液化现象
    【解答】解:A、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仍在不停地运动,故A错误;
    B、南方的春天,室内的墙壁上会“流汗”,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爽,是酒精汽化(蒸发)吸热,故C错误;
    D、夏天,从冰箱取出冰冻的饮料,放置一会表面会湿,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解答】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解答】解: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中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变得模糊,是分子扩散的结果,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将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故B错误;
    C、同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放入水中的玻璃板被拉起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得多,说明玻璃板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故C错误;
    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如同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如果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哪个事实不能证明分子动理论( )
    A.扩散现象
    B.两块接触面光洁程度非常高的铅块被紧压后就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C.潮汐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解答】解: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两块接触面光洁程度非常高的铅块被紧压后就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
    C、潮汐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故C错误;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故正确。
    故选C。

    17.端午节,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解答】解:小红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小红闻到了.不能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的组成情况.
    故选D.

    18.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
    【解答】答: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故D正确.
    故选D.

    19.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解答】解:
    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笔画是由许多黑色的小颗粒组成的说明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发现这条线是“断裂”,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200m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才会导致混合合总体积变小,故A正确.
    故选A.

    20.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解答】解:ABC、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故AB错误;C正确.
    D、分子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2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说明分子不停地 无规则运动 .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 排斥 .
    【解答】解:(1)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排斥.

    22.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 扩散 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斥力 .
    【解答】解: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扩散;斥力.

    23.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分子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小 (选填“大”或“小”).
    【解答】解: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能够闻到炒菜的香味;
    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24.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 扩散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
    在量筒里装入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变模糊了,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5.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无规则 运动.
    【解答】解: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大,天然气液化后,体积变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大;蒸发是属于扩散现象,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变大;无规则.

    26.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30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
    【解答】解:
    (1)因为1m=109nm,所以3×10﹣8m=3×10﹣8×109nm=30nm;
    (2)两水滴互相靠近时,能自动的汇聚成一滴,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27.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 熔化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晶体熔化时会吸热外界的热,外界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部分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熔化.
    故答案为:熔化.

    28.2017年4月,东营园博园内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观赏.“暖风熏得游人醉,郁金香满园博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人们能闻到郁金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在 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
    郁金香竞相开放,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就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做无规则运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0.1 nm。
    【解答】解:“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因为1m=109nm。
    所以10﹣10m=10﹣10×109nm=0.1nm。
    故答案为:做无规则运动;引力;0.1。

    30.位于黄河岸边的兰州市安宁区召开了第34届桃花节,桃花节上游人如织,香气袭人.游人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游人穿行于仁寿公园,公园中人工湖湖水清澈,鱼翔浅底,看到湖里的鱼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现象而形成的 虚 像.
    【解答】解:游人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湖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折射;虚.

    三.解答题(共2小题)
    31.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解答】答:
    劣质油漆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春天能闻到花坛中的花香,是因为花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2.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解答】答:(1)煮好的粥香气扑鼻,是粥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粥的香气就越浓;
    (2)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加快了热粥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热粥中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凉的更快.

    相关试卷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8欧姆定律:

    这是一份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8欧姆定律,共42页。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7电流与电压:

    这是一份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7电流与电压,共34页。

    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5内能和热机:

    这是一份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真题练习:考点15内能和热机,共28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