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无答案)(学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221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无答案)(学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221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无答案)(学案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无答案)(学案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实验步骤:(略)
4.实验操作的注意问题:(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使两限位孔的中心连线与长木板中心线重合;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3)要防止钩码下落时与地板相碰,要防止小车与定滑轮相碰,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接住它。(4)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使长度为50cm的纸带上清晰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5)细线要与长木板平行。
二、数据处理:1、
(2)依次测出之间的距离,填入表中。
(3)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将计算得出的各点的速度填入表中。
2、图象法:(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所示。
【题型1】对实验过程的掌握
【例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步骤。(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平稳地滑行;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并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
【针对练习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墨粉纸盘的大小D、纸带的长度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3)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四条纸带的a、b间的间距相等,则a、b间的平均速度最小的是哪一条?( )
【题型2】根据纸带数据判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例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给出了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4、5、6都为计数点,测得:
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cm/s;
v2= cm/s;v3= m/s,v4= cm/s;v5= cm/s。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
(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针对练习2】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相同,小球从1 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m/s,v3= m/s; v4=0.18m/s,
v5= m/s。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象(保留描点痕迹)。
【题型3】拓展延伸
【例3】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打点计时器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
(1)某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小车的v-t图象,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接起来,于是得到v-t图象。请你按以上办法(用一张薄纸压在图上,复制得到纸带)绘制这个图象。
(2)这样做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针对练习3】如图所示,用滴水计时器研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步骤如下:
(1)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一端(也可固定在侧面),在小车的另一端(或另一侧)固定一个平衡物,如图。调节滴水计时器滴水速度,使之每秒滴n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时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 ,于是水滴在白纸上描述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末端时立即将它握住并移开。
(3)取下白纸,用直尺测量连续相邻各点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x1、x2、x3、…xn、xn+1、…。则第n点对应的速度vn= 。
【自我检测题】
1、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过高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2 、关于纸带上打点间隔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加速运动
B、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减速运动
C、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匀速运动的
D、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变速运动的
3、如下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哪条纸带的加速度最大( )
4、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小车运动加速度时的误差,下列措施中哪些是有益的( )
A、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一些B、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的钩码的个数
C、在同样条件下打出多条纸带,选其中一条最理想的进行测量和计算
D、舍去纸带上比较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进行计算。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则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已计算出B点速度(见表格)请将C、D两点的数据,填入表中。
(2)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t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a= 。
(3)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 。
7、如右图所示是某一做直线运动的小车(后连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打出的一段纸带,图中的0、1、2、3、4、5、6为按时间顺序选取的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点中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8.78cm、16.08cm、21.87cm、26.16cm、28.84cm、30.07cm,请做出其v-t图象,并分析小车的运动特点。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导学案,文件包含专题提升2运动图像的理解与应用docx、4自由落体运动docx、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docx、专题提升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及应用docx、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ocx、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x等6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案,共11页。
这是一份第二章 综合复习检测(无答案)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