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37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37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37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方程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原则及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及解计算题的基本格式。【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只是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要点诠释】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参加反应”是基础。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关键。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质量守恒”是核心。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2.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要点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含 义 实例(S+O2 SO2)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即质量比) S + O2 SO2 32 : 16×2 : (32+16×2) 32 : 32 : 64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
(粒子个数比) S + O2 SO21 : 1 : 1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O2 SO2为例):
(1)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要点诠释】
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就是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积的比;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之比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之比,而不是质量比。要点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遵循两条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配平,使反应前后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五个步骤可概括为“写”、“配”、“注”、“改”、“查”。【要点诠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歌诀: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要点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同种原子的数目相等。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观察法、归一法等。【要点诠释】
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切记不可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应是最简整数比。要点五、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1.设未知量;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把各物质的质量比列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4.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5.列比例式求解;6.写出简明答案。【要点诠释】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2015•荆州中考)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思路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答案】A
【解析】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没有改变;③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④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因此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总结升华】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2.已知反应X+3O22CO2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6 B.C2H4 C.C2H2 D.C2H6O【答案】B【解析】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对比:原子种类反应前反应后氧原子6个6个碳原子0个2个氢原子0个4个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2H4。【总结升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3.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A.只有碳 B.只有碳、氢 C.只有氢、氧 D.碳、氢、氧【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保持不变。生成物是碳和水,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反应物一定也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因为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总结升华】要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一定变、两可能变”。举一反三:【变式】(2015•甘南州)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答案】A 类型二、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⑴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⑵硫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C2H5OH+3O22CO2+3H2O S+O2SO2【解析】酒精燃烧的反应物为C2H5OH和O2 ,生成物为CO2和H2O,反应条件为点燃,然后配平化学方程式;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总结升华】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要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4P+5O22P2O5B.KMnO4=K2MnO4+MnO2+O2↑C.2Fe+6HCl=2FeCl3+3H2↑D.2Ag+CuCl2=2AgCl+Cu【答案】A【解析】B中的反应条件是加热,C中应生成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D中铜比银活泼,银不能置换出铜,故反应不能发生。【总结升华】化学方程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检查:一查化学式;二查配平(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是否相等);三查条件;四查生成物的状态。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OPO2 B.2Mg+O22MgOC.2H2O=2H2+O2D.CO+Fe2O3=Fe+CO2【答案】B【解析】A中生成物写错应为P2O5;C中没标注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D中没配平,没标注反应条件。【变式2】“●”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 2H2+O22H2OB. 2CO+O22CO2 C. 3Fe+2O2 Fe3O4D. H2 + Cl2 = 2HCl【答案】D类型三、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6.12g木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答案】
解:设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 + O2 CO2 12 44
12g X
12∶44 = 12g∶X X=44g
答:12g木炭完全燃烧可生成44克二氧化碳。【解析】首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入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总结升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一定要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举一反三:【变式】用100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最多可制取多少克氧气?(精确到0.1g)【答案】
解:设最多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100g X
316∶32 = 100g∶X X =10.1g 答:最多可制取10.1g的氧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典型例题,总结升华,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