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4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4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4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第六单元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原卷版docx、第六单元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基础篇】1.(2019春•潍城区期末)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大试管 B.酒精灯 C.集气瓶 D.锥形瓶【答案】B【解答】解:A、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可用大试管作反应容器,故选项错误。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要使用酒精灯,故选项正确。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可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D、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可用锥形瓶作反应容器,故选项错误。故选:B。2.(2019春•西城区校级期中)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食盐水 D.糖水【答案】B【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可以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故选项正确。C、食盐水中的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故选项错误。D、糖水中的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故选项错误。故选:B。3.(2019•高新区模拟)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是(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随着压强的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答案】D【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与密度无关;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与密度无关;C、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系,与密度无关;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D。4.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用KMnO4制O2﹣﹣①②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 D.收集CO2气体﹣﹣⑥⑦【答案】B【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A错误;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先要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气体,然后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避免气体逸出,最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不为氧气,故B正确;C、实验室用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时候,是不需要酒精灯加热的,故C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将空气压出,收集满后,要用玻璃片盖住,故D错误。故选:B。5.(2019•谯城区模拟)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答案】B【解答】解:二氧化碳使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B。6.(2019•海口模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加入石灰水充分震荡 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 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答案】A【解答】解:A选项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可证明已满。B选项中加入石灰水后震荡只会检验出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用于验满;C选项中把燃着的木条放入瓶内,出现木条熄灭现象也只能证明瓶内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满;D选项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石蕊溶液变红只能证明瓶内有二氧化碳,也不能证明是否集满。故选:A。7.(2019春•科尔沁区校级月考)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共同点是( )A.反应时都需要加热 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D.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答案】B【解答】解:A、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故错误;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C、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错误;故选:B。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或加热条件 B.必须用含碳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答案】B【解答】解:A、必须使用催化剂或加热条件错误,因为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和催化剂;故选项错误;B、必须用含碳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正确,也必须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错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错误,因为燃着的木条等都可以;故选项错误;故选:B。9.(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石灰水的表面和瓶的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是 ,生成白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 。【答案】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解答】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这层白膜的成分是碳酸钙,生成白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Ca(OH)2+CO2═CaCO3↓+H2O。故填: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10.(2019•枣阳市校级二模)我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已经结束,如图是小岂同学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评分标准每项1分,满分5分,实验完后他得3分。请找出他失分操作是 、 。【答案】B;D。【解答】解:B中试剂瓶塞没有倒放,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瓶口与试管口要紧挨在一起;D气体验满时,应将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答案为:B;D。 【提升篇】11.(2019•泉州模拟)下列实验室进行的二氧化碳有关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制取 B.收集和验满 C.检验 D.性质验证【答案】A【解答】解:A、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错误,应该在液面以下,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图D实验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12.(2019•和平区一模)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正确的是( )A.Ⅰ处试液变蓝 B.Ⅱ处溶液变浑浊 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无色 D.Ⅳ处试纸变红【答案】B【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A、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A错误;B、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C、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C错误;D、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故D错误。故选:B。13.(2019•蚌埠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制取 CO2,石灰石加入试管后,立即将试管固定在铁夹里 B.制取氢气时,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C.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体中 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再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答案】C【解答】解:A.制取 CO2,石灰石加入试管后,立即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再将试管固定在铁夹里,故错误;B.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氢气,无需加热,故错误;C.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体中,以防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末端逸出,故正确;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再移走酒精灯,以防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错误。故选:C。14.(2019•河南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 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 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答案】C【解答】解: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正确,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正确,因为铜丝可以上下移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错误,因为铝与醋酸反应有氢气放出,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15.(2019春•东阳市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 )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 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答案】D【解答】解: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都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都可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故A正确;B.因为高锰酸钾是干燥的,在试管口不会产生冷凝水,故B正确;C.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故C正确;D.因为二氧化碳是能溶于,1体积的水约只能溶解 1体积的二氧化碳,当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能收集到一瓶CO2,故D错误。故选:D。16.(2019春•济南期末)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 C. D.【答案】B【解答】解:A、球形干燥管可以上下移动,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B、分液漏斗只能控制反应的速率,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正确;C、铜丝可以上下移动,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D、有孔塑料隔板上放固体药品,此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故选:B。17.(2019•通州区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 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答案】B【解答】解:A、①不能证明CO2使石蕊变红,A错误;B、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B正确;C、③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C错误;D、③中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D错误;故选:B。18.(2019•如东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答案】C【解答】解:A.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聚集在烧杯底部,又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下方的蜡烛先灭,既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说明其密度较空气的大,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9.(2019春•镇海区校级期末)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答案】(1)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2)0.6.【解答】解:(1)为了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故答案为: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说明2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120毫升二氧化碳,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是:=0.6,故答案为:0.6.故答案为:(1)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2)0.6.20.(2019•太原二模)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碳某些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A试管的作用是 。(3)在C与D的试管中任选一个,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C:溶液变红色;D: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A试管的作用是证明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填:证明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3)在C与D的试管中任选一个,观察到的现象是:C:溶液变红色;D: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溶液变红色;D: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精品巩固练习,共3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创新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