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检测卷六+答案
展开期中检测卷六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人面桃花相映红”说明桃花红是由于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2.下面是小芳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我们看到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糕上的“白霜”是一种汽化现象
B.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的细,是由于钨丝升华的缘故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珠,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3.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4.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C.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
D.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手影 D. 日食
7.下列图象中,反映液体凝固成晶体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8.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9.(6分)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_____减弱噪声.在苏州市大公园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装置上35后面的单位是_____.
10.(6分)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11.(4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12.(2分)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_____m.
13.(8分)如图甲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 __.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____ 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所以冰是__ 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图4分,共8分)
14.按要求作图:
如图所示,P为人眼的位置,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墙壁的范围
.
15.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其光路图.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每图4分,共42分)
16.(26分)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①__ __;② ___ __.
(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上甲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_.
(4)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 ___.
(5)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_____℃.
(6)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李同学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 | 7 | 8 | 10 | 11 | 12 | 13 | 14 | … |
温度/℃ | … | 90 | 92 | 96 | 99 | 99 | 97 | 99 | … |
(7)如上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 _.(只要写字母)
(8)实验过程中发现:李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替他想一种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 .
(9)李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同一实验室的王同学也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己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王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质量比李同学的多.请在图丁中画出王同学测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坐标起点相同).
17.(16分)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B蜡烛和_____蜡烛,选作_____为“平面镜”(填物品的符号)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点燃蜡烛A,在镜后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_____,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_____(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
(4)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你认为小芳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 _.
(5)实验中,小芳又突发奇想,将蜡烛A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请问她还能完成该实验探究吗?
__ 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A 3.D 4.D 5.C 6.A 7.A 8.D
填空题
9.传播途中 响度 分贝(dB) 10.4 不变 衣领 11.色散 不能
12.2040 13.正确 能使物质均匀受热 不变 晶体
作图题
14. 15.
实验探究题
16. (1) B (2)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②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3) 秒表
(4) 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5) 94
(6) 97 99 低于 (7) BDAC (8) 减少水的质量
(9)加热条件完全相同,初温相同,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变化越慢,如图示:
17.(1) C G (2) A (3) 相等 不应该 (4) 相等 未多次实验 (5) 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检测卷一+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示范课课件ppt,共8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检测卷四+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课文ppt课件,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检测卷十+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本册综合背景图课件ppt,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