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每日一练)第三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每日一练)第三单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络择不绝 聚精会神 众志成诚
B.和气生才 宜然自得 兵荒马乱
C.史无前例 异口同声 焕然一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声调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闲散 放牧 社会 呕吐 全貌 告诫
B.不禁 遵守 资金 雕刻 旗杆 折腾
C.皇宫 朝鲜 咖啡 希望 撒手 颤巍巍
D.首都 对称 皱眉 抱怨 泄气 道歉
3.“( )困难再大,我们( )不能放弃。”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C.如果……就D.即使……也
4.下列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
A.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B.剪碎或切断——捣——浸——捞——晒。
C.剪碎或切断——浸——捞——捣——晒。
D.剪碎或切断——捣——捞——浸——晒。
5.( )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A.陈景润B.华罗庚C.詹天佑
6.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节日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D.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7.“文房四宝“不包括( )
A.笔B.墨C.砚D.书
二、填空题
8.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回首遥望——(____)
雕刻——(____)
9.组词。
拱(_______) 墩(________) 料(_______) 缠(________)
供(_______) 敦(________) 彩(_______) 绕(________)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____) 美观——(____) 创举——(____)
智慧——(____) 宝贵——(____) 闻名——(____)
11.读拼音,写词语。
shí jiàng shè jì lì shǐ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zhì huì zhà xiàn ér qiě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12.下列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圈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1)偶尔 倒映 优闲 服务( )
(2)尘土 社会 呈现 休建( )
(3)昆虫 夸桨 粘胶 牧场(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纸的发明》选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3.“欧”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传承:_________________
15.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选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野竹
它那被月光照出的瘦影,至今还不时在我的梦乡里摇曳。
它那挽住晨雾托起露水的鱼形叶片,至今仍留给我翠绿的记忆。
贫瘠、干早、荒凉都不会使它感到凄苦,雨雪风霜无法改变它绿色的性格。年年生长,年年被砍伐,年年被砍伐,年年又生长。
农家灶膛里的灰烬不就是它吗?盛莱装果的筐筐不就是它吗?池塘里拦鱼的帘子不就是它吗?禾场上的长柄儿扫帚不就是它吗?孩子们的风筝架子不就是它吗?我手中的毛笔杆儿不就是它吗?
默默地出土,悄悄地冒尖,寂寞地生长。不与大树( ),不与浅草( ),不与楠竹( )。
人们虽然并未有意裁培它,但,它自个儿生长出来且毫不吝惜地献身给人们。啊!我梦乡里的瘦影,我翠绿的记忆,让我用童年时常吹的“叫叫”——用它的管和叶做成的“叫叫”,来为它吹奏一支小曲吧!
17.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第5自然段的括号内。(填序号)
A.论长短 B.比高低 C.争宠爱
18.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即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不会使野竹感到凄苦。
(2)即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无法改变野竹绿色的性格。
(3)四个“年年”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第4自然段,说一说野竹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有一句话十分精练地概括出了作者对野竹的感情。请你找找,用“ ”把这句话画出来。
四、书面表达
21.写作
在我国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尽量把过程写清楚,语句通顺,尝试运用平日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字数在3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C
6.D
7.D
8.就站着只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者事物,首就是头的意思。回首遥望就是回头看的意思。 在木、石、玉、金属、象牙等材料上雕琢或刻画出形象或图案。
9.拱桥 桥墩 预料 缠绕 供养 敦化 彩礼 环绕
10.结实 漂亮 创造 聪明 珍贵 著名
11.石匠 设计 历史 智慧 赵县 而且
12.(1)优——悠
(2)休——修
(3)桨——奖
13. 欠 4#四 u
14.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
15.讲述了纸张是如何造成的。
16.蔡伦造纸用的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这些原料容易得到,价钱又便宜,可以大量制造,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17.B A C
18. 贫瘠、干旱、荒凉 雨雪风霜 野竹的生命力顽强。
19.竹制地板不就是它吗?竹制碗筷不就是它吗?竹席不就是它吗?药引子不就是它的叶吗?
20.啊!我梦乡里的瘦影,我翠绿的记忆,让我用童年时常吹的“叫叫”——用它的管和叶做成的“叫叫”,来为它吹奏一支小曲吧!
21.范文: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那天,我们可以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的爷爷和奶奶就会包又香又甜的粽子。只见他们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在圆锥的筒中装入一些糯米,放入红枣,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后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最后,用线绳将粽子绑扎结实即可。放入锅里煮熟,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南方人还会在粽子里包上瘦肉。
以前,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门上挂上艾草,在小孩的额头上涂上雄黄,以此赶走蚊子,还会佩戴香囊。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是为皇帝干活的人,皇帝非常喜欢屈原,皇帝身边的大臣们却非常嫉妒屈原,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皇帝也就开始疏远屈原,最后屈原所在的朝代灭了,屈原觉得没有了国,他活着也没有意思,就跳江自杀了。江里有吃肉的鱼虾,人们为了不让那些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粽子。
我要向屈原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向屈原一样爱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每日一练)词语,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信息匹配,连线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每日一练)习作,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每日一练)字形,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