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怎样 选材1 配套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33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怎样 选材1 配套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330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怎样 选材1 配套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330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怎样 选材1 配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怎样 选材1 配套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材料从何来,从媒体中感悟,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选材要 “小”,选材要 “真”,选材要“深”,选材要鲜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弄清什么是作文的选材和加工;
2、掌握选材和加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方法;
3、作文选材和加工训练。
教学重难点:掌握怎样选材和加工的方法
教法学法:讲授法,范文引路法,写作实践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歌德甚至说:“如果题材不合适,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所以,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注重选材。
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以“记我敬爱的老师”为题,你会写哪些事?(每位同学至少写3件)
选材的前提是聚材。将能想、找到的材料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
二、材料从何来
材料来源
一、从生活中寻找(做生活有心人)
亲身经历 校园生活
亲眼所见 家庭生活
亲耳所闻 社会生活
二、从阅读中挖掘(做阅读有心人)
1.历史 → 著名的人物和事件
2.文学作品→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描写
3.报刊杂志→人物及故事
三、从媒体中感悟(做媒体有心人)
1.电视→新闻、民生、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的人物等。
2.网络→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三、选材的原则
一、选材要紧扣中心
叶圣陶说过:“把所有的材料逐步审查,而以是否与总旨一致为标准,这时候自然知其去取。于是检定一致的、必要的,去掉不一致的、不切用的,或者还补充上遗漏的、不容少的,这就是剪裁的功夫。”
训练一 选材要紧扣中心
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一材料?
A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B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C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D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E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F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G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H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I下雨天,他能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
J他从不迟到早退。
K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L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A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B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C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
D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
E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F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G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H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
I下雨天,他能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 √
J他从不迟到早退。
K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L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二、选材要尽量典型、有代表性
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如《藤野先生》(鲁迅)就选取了我和藤野先生相识、相处过程中的四个典型事件,从而突出了藤野崇高的精神品质。
训练二 选材要尽量典型、有代表性
如果写一位敬爱的老师,你将选择什么材料?
材料一:我十分贪玩,还和老师顶嘴,老师狠狠批评 了我。
材料二:我考砸了,老师鼓励我,并为我讲解我做错 了的题。
材料三: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能说会唱。
材料四:老师鼓励我上课发言,我回答问题时,老师表扬了我。
材料五:老师带领我们去春游,让我们走进大自然, 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
材料六:老师上课方法灵活,讲解风趣幽默,使我们 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材料七:老师不只以分数论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 生,能发现和表扬学习以外的闪光点。
如果写一位敬爱的老师,你将选择什么材料?
材料一:我十分贪玩,还和老师顶嘴,老师狠狠批评 了我。
材料二:我考砸了,老师鼓励我,并为我讲解我做错 了的题。√
材料三: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能说会唱。
材料四:老师鼓励我上课发言,我回答问题时,老师表扬了我。√
材料五:老师带领我们去春游,让我们走进大自然, 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
材料六:老师上课方法灵活,讲解风趣幽默,使我们 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材料七:老师不只以分数论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 生,能发现和表扬学习以外的闪光点。√
三、选材要新颖、独特
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那些人人皆知,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大家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别人想不到,新颖独特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有时,也可以换个角度,选用与众不同的“视角”来写作,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会获取阅卷老师的青睐。
例如:《喂--出来》(星新一)
训练三 选材要新颖、独特
以“变化”为题选材
1、自己家住房的改变
2、餐桌上美味的增加
3、交通工具的升级
4、爷爷的烟斗的变化 √
以自己家住房的改变,餐桌上美味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升级等来反映“变化”这就不够新。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这就从小处落笔反映大的主题,新颖了很多。
四、选材要 “小”
很多同学觉得小事没有意义,不值得写。可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可写。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如都德写爱国主义这个大的主题,却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最后一课》)
训练四 选材要 “小”
请以“我班故事”为题作文,通过记叙班级中典型的人或事,生动表现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和睦、阳光活泼的班集体,展现当代中学生时代风貌。这篇作文,我们如何来选择最典型的素材呢?先请大家从下面的素材中来挑选,试一试你的眼力:
1.生病之时,同学帮我洗衣之事,让我受到集体的温暖。
2.考试失利后,老师与我交心谈心,让我重拾信心,阳光生活。
3.元旦晚会来临,同学们团结一心积极筹备,努力为班级争光。
4.在学校广播体操落后于兄弟班级,我班不服气。在班主任号召下,同学们个个虚心好学,取长补短,力争上游,最终在期末考试中战胜了兄弟班级。
在这些“小”素材中,你认为哪一则素材最符合小处入手(小)的选材要求,请你说一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文选素材时,既要突出班级的个性,又要展现当代中学生的共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小”题材中展现“大”的主题来。由此可见:客观事物的意义总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意蕴不仅在事物的内部的最深层,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个性中显出共性。因此,立意深刻应从深度、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开掘,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描述上。一件生活小事,同学们不妨步步追问:它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发生与社会风气有何联系,它对我们有何深刻的启示。运用追问法,层层剥笋,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发掘出事件的意义,从小事之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来。结合文章中心,我们认为第四则素材是最好的,因为这则素材不仅展现了班级积极进取、团结和睦、勤奋好学,还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力争上游、顽强拼搏的精神。第一、二则素材不能以点带面,太俗套,无新意,第三则虽能体现,但未能充分体现中学生勤学的竞争意识。
五、选材要 “真”
选材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作文课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信笔写来。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恐怕就是自己读了也觉得不妥,当然更不会以情动人了。比如有的同学写老师关怀学生,总是写下雨了,老师借雨伞雨衣给学生,自己淋着雨回家;或者自己病了,老师冒雨来给自己补课,自己很感动。这些材料经常被滥用套作,有些还被刻意夸大渲染,以致丧失了真实感,不见得就能深深地感动读者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写作文时,不仅要有真实的故事,还要有真实的感情。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的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训练五 选材要 “真”
1、快速浏览,找出这篇文章中你认为材料不真实的地方?
我身边的感动
今年,一个特殊的一年,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遇见了一个很令人心酸,也令人感动的事。
那天,我到邻居家串门,邻居家的小露和我玩的好好的,他忽然晕倒了,怎么叫也叫不醒。我看他嘴唇发白,脸色蜡黄,浑身冒冷汗。就知道一定出事了。我立马叫了小露的爸爸妈妈来,把小露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医生经过了一番检查,得出了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结论:小露得了白血病。白血病啊,那是个什么概念,高额的医疗花费不说,还要找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小露能熬过去,从死神手里回来吗?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小露的爸爸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感到手足无措,小露的妈妈受不住这个打击,终于病倒了,小露顿时觉得妈妈的病是她造成的。如果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妈妈也绝不会病倒了。可现在说什么也只是徒然,现在最要紧的是治好小露的病,让小露的妈妈醒过来才是真的,我也为小露一家的遭遇感到难过。我为他们家捐了1000元作为医疗费,虽然只是九牛一毛,却也尽了一份小小的心意,小露的爸爸接过钱连忙说了三十几声谢谢。看到这里,突然一阵心酸。
第二个月,小露的病已经拖了2个月,不可以再拖了。就在这时医院里病房的敲门声响了起来,一开门看,原来是几个好心人带着几个电视台的人来到小露的病房,该采访的采访,该捐钱的捐钱。“分工”仔细,通力合作。小露的爸爸顿时热泪盈眶,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医生和护士都说:“你们算碰上好心人了。”小露的爸爸又哭又笑。小露躺在病床上,也忍不住笑了。看见小露和她爸爸的笑容,我的心终于舒服了许多。她的妈妈看见有那么多好心人为他们捐钱捐物,病也慢慢好起来。逐渐,好心人越来越多,得到的捐款也越来越多。他们几个好心人决定举办一个募捐活动,做一个募捐箱呼吁全城人民甚至全国人民来为小露一家人募捐。那几个好心人东奔西走,汗流浃背地忙着,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募捐很多,总共是三十万五千六百四十元。应该可以做手术了。手术非常成功,小露也康复的很快。
小露很感谢曾经救过她的那些好心人,为她所做的一切,她不会忘记。小露的脸上终于又露出了青春可爱的笑容了。
小组合作探究,找出这篇作文中你认为不真实的地方?
不真实之处
1、现在最要紧的是治好小露的病,让小露的妈妈醒过来才是真的,(妈妈只是生病)
2、小露的爸爸接过钱连忙说了三十几声谢谢。(道谢不可能这么多)
3、做一个募捐箱呼吁全城人民甚至全国人民来为小露一家人募捐。(一个募捐箱怎么让全国人民来捐款)
六、选材要“深”
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让读者明白所写材料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写作的目标。
如何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
1.多读书,学习观摩成功的作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大师的作品都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2.深入思考。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语言、形式等作科学的安排,反复推敲、反复斟酌,选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选用最恰当的句式,选用最准确的词语。
训练六 选材要“深”
围绕以“20年后的我”为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1、选择当教师 ,医生
2、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
3、选择当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4、当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呼吁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这样写就深刻多了。
七、选材要鲜活、有时代气息
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时代精神。但凡好的文学作品,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或揭露社会丑恶,或歌颂时代新风。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理想素材。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例如: 《斑羚飞渡》(沈石溪)
训练七 选材要鲜活、有时代气息
以“感动”为话题作文,选材
1、公交车上让座
2、我生病了老师送我去医院
3、我考试成绩不好妈妈安慰我
4、汶川地震师生踊跃捐款
5、春游时一同学意外摔伤,老师急忙送他去医院
6、中考前,我篮球不合格,老师放学后单独指导我训练
以“感动”为话题作文,选材
1、公交车上让座
2、我生病了老师送我去医院
3、我考试成绩不好妈妈安慰我
4、汶川地震师生踊跃捐款
5、春游时一同学意外摔伤,老师急忙送他去医院 √
6、中考前,我篮球不合格,老师放学后单独指导我训练 √
训练八
围绕 “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1.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材料分析
1.虽然是母爱,但是母亲的溺爱不是我们应该选的题材,所以不能选。
2.围绕中心,而且深刻。母亲独特的爱,是一种新颖的爱的方式,多下笔墨能成为好的材料。
3.题材虽然是母爱,但太多人写,写不出自己的特色。
4.与母爱无关的材料,实际该材料是说的母亲见义勇为。
5.母爱的一种既尊重孩子,又关心孩子的新材料,很少有人写,此材料容易得高分。
四、选材标准
选熟不选生
选新不选旧
选近不选远
选小不选大
选深不选浅
选好不选坏
五、作文
1、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班里的“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
2、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写作 选材和加工
一、选材要紧扣中心
二、选材要尽量典型、有代表性
三、选材要新颖、独特
选材标准 四、选材要 “小”
五、选材要 “真”
六、选材要“深”
七、选材要鲜活、有时代气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什么事选材?,选材的要求,小结,布置学生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励导入,写作指导,课堂小结,实践练习,写作实践,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选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