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

    【精品】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第1页
    【精品】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惨绝人寰,颠倒黑白,振聋发聩,沧海桑田,一以贯之,初读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课题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背景材料
    本文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本文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新闻评论。
    读准字音
    公祭(jì) 宝鼎(dǐnɡ) 国殇(shānɡ)
    杀戮(lù) 悼念(dào) 惨绝人寰(huán)
    篡改(cuàn) 抵赖(lài) 妄图(wànɡ)
    警惕(tì) 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遁形(dùn) 矢志(shǐ) 捍卫(hàn)
    誓言(shì) 彰显(zhānɡ) 磅礴(pánɡbó)
    辨清字形
    戮(lù)杀戮 翼(yì)羽翼
    戳(chuō)戳穿 冀(jì)希冀
    籍(jí)书籍 篡(cuàn)篡改
    藉(jí)狼藉 纂(zuǎn)编纂
    理解词语
    【公祭】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屠杀】大批残杀。
    【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
    【初衷】最初的心愿。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
    【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动议】会议中的建议(一般指临时的)。
    【右翼】政党或阶级、集团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保守或反动的一部分。
    【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抵赖】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
    【妄图】狂妄地谋划。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呓语】梦话。 【遁形】隐藏形体。
    【矢志】发誓立志。 【捍卫】保卫(多用于抽象事物)。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彰显】 鲜明地显示。 【磅礴】(气势)盛大。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何为国家公祭日?为什么要举行国家公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你了解多少?1937年12月13日发生了什么?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如今,南京大屠杀的浩劫已经过去80余载,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提及?我国又为什么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划分层次】
    通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主要事件——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交代了事件背景。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第三部分(第5、6段),写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新闻评论的主旨?
    本文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的事件,主要讲述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否认,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表明了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
    写作方法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运用对比。
    文章第2段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第3段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日本右翼分子顽固态度的强烈批判。
    2.列举大量事实。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如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事例。这些事例的罗列凸显了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强化了文章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读为主线,重观点把握。在本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以“读”字贯穿始终,从“初读”到“品读”,始终在读中了解文体特点,把握主要内容,明确作者观点。其用意就是要体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此外,在教学时,我还尝试着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创新潜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